“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怎么理解?为什么老子如此盛赞婴儿?
相关推荐
-
道家从根本上把握大道,故为道者能自身生生不息,新而又新
当人亲近道德的时候,它也亲近人:当人远离道德的时候,它也远离人.但一个为道者将修德不仅实现于自身,而且扩大到他人乃至世界. 一个修道之人在完成了闻思修证行之后就成为了有道者.一个有道的人就是一个有德的 ...
-
读懂了母亲和婴儿,你就真正读懂了老子,读懂了《道德经》
<道德经>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现象,文中常常提到母.始(下文有解释).子.婴.孩以及牝.玄牝等,老子以这些概念为关键词,展开论述,并以母体喻道,以喂养婴儿喻德,一个慈祥母亲哺育婴儿的画面,诠释 ...
-
56.问道老子:什么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没身不殆”?
56.问道老子:什么是"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没身不殆"? 现代流行版本<老子>第五十五章原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 ...
-
我理解的老子与《道德经》
<道德经>这本书究竟是什么时间成书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将老子排在孔子之前,意指老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哲人.但是,持反对意见的哲学史作者亦不在少数 ...
-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中医书友会
-
“道德经”中谈鬼论神,你的理解和老子在同一个频道上吗?
<道德经·第六十章>解读 <道德经·第六十章>似乎是谈鬼论神的一章,其原典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 ...
-
「道德经」中谈鬼论神,你的理解和老子在同一个频道上吗?
<道德经·第六十章>解读 <道德经·第六十章>似乎是谈鬼论神的一章,其原典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 ...
-
试问大家是怎么理解《老子》里“无为”和“有为”以及其中的关系?
无为和有为这都是说修道之內炼,无为是集累,并不是不做为,无为也是一种境界,修道之人把他所做的一切都当做平常的,你晚上睡觉,他晚上却在那修炼打坐,你白天忙前忙后,他却能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炼功,在他的眼 ...
-
【如何理解《老子》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一名言】作业帮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两句话是至理名言,是老子参透了宇宙人生之后的总结,是为人谋事的最高法则!"反者道之动"是说"道"的一种运动变化 ...
-
“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怎么理解?老子贬斥的假修道士是怎样的?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此篇承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
-
《道德经》“德善”和“德信”应该怎么理解?老子是如何达到的?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如何理解"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