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大败,刘备最多只损失5万人,为何蜀汉因此一蹶不振了?
相关推荐
-
刘备兵败夷陵后为何“不敢”回成都?1年后诸葛亮才明白其用意
前言:刘备一生可谓非常励志,在东汉末年从一名小角色到后期三国鼎立的君主,其中经历的艰辛相信只有刘备本人才能深切体会到.刘备这个人有一个特点,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前半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后因曹操赤壁之 ...
-
夷陵之战中,刘备只损失了五万兵马,蜀汉为何从此一蹶不振?
荆州丢失后,在刘备当时的处境确实只能硬着头皮伐吴,否则蜀汉政权有可能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就得崩盘.蜀汉本身在三国里是那种最不稳定的政权,刚刚打下地盘还没来得及巩固.东吴虽然也是外来户把地头蛇的地盘占了, ...
-
夷陵之战刘备损失多惨,六将死三将降,若不败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夷陵之战是刘备不得不打的一场战争,刘备用毕生精力和个人威望所建立的蜀汉政权,不能因为孙权偷袭荆州而放任不管,否则无论是蜀汉政权的人心所向,还是国际威望,都会受到极大的削弱,就连诸葛亮也默不作声,以默认 ...
-
【三国】看懂了夷陵之战,才会懂得刘备的真英雄
这是船夫聊三国人物的第一篇,希望观点和角度能够让大家有所收获,如果喜欢那就更好了,全文3500字,阅读可能需要6分钟. 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因其被罗贯中写入了小说< ...
-
刘备在夷陵之战最多损失5万人,蜀汉为何却因此一蹶不振?
三国里面的夷陵之战,作为最后一场较大的战役,也同样决定着历史的结局.虽然经过这次战争,蜀汉历经十几年的时间休养生息,但是对于历史的结局来说,依然逃不掉被历史淹没的答案.尽管蜀汉在后期依然奋力直追,甚至 ...
-
夷陵之战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 为何之后就一蹶不振呢!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经常会夸大魏蜀吴三国的兵力规模.其中,就夷陵之战来说,<三国演义>中称刘备率领了75万大军,而东吴则派遣20多万大军来抵抗刘备.不过,根据<三国 ...
-
土尔扈特人的归国之路:损失10万人后,只剩妇女、儿童,艰难为生
中国成为现在这么强大的国家,是经历了很多的磨难和艰辛的,尤其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走向统一化的进程中,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的.我国现在的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史歌,他们在一片褴褛之中 ...
-
孟良崮战役的疑问:国军25万只损失3万,为何放弃围攻华野
孟良崮战役最经典的形容,当属陈毅元帅所说:华野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然而感慨我军英勇善战.奇谋迭出之余,还有许多战场疑问: 1.国军进攻兵力多达25万多,整74师被歼只有3万多,国军为何放弃进攻? 2 ...
-
贵州男生谈恋爱,女生要50万彩礼,男生最多只给10万,是女生要多了,还是男生不重视女生?
男友是贵州人,你要求彩礼50万,他说最多10万,你要的多不多,他是不是不重视你的问题.本来这是一个情感问题,咱蜂部落小编一养蜂的糟小伙子,对这些情情爱爱倒是没有多大追求,不过上面提到是咱贵州小伙,而且 ...
-
斯大林做了些什么,以致于苏德战争开战半年内苏军损失400万人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兵分三路入侵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然而,军力在欧洲名列前茅的苏联红军竟然在开战后半年内损失兵力400万人.苏联红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第一,斯大林肃反 ...
-
朱棣最惨痛的失败,一场战争损失10万人,朱棣一怒流放主帅全家
自秦朝统一多民族以来,中原王朝最大的威胁一直来自北方.无论是秦汉时期的匈奴,还是隋唐时期的突厥,都对长城以南广袤土地虎视眈眈.唐朝末年,石敬瑭献出燕云十六州,契丹.辽.蒙古等游牧民族相继南侵,让北宋和 ...
-
【地理视频】高度仅次三峡,丹江口大坝加高13米,只为6900万人喝到江水
【地理视频】高度仅次三峡,丹江口大坝加高13米,只为6900万人喝到江水
-
此民族被日本不断同化,如今只剩20万人,日本:纯正血统的顶多还剩2万
说起日本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日本人经常会自称自己是大和民族,这让很多人都认为日本是一个民族,其实并不是的,在日本北边的北海道便有一个日本的土著民族,名为阿依努族. 据悉阿依努族的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