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迷茫!深入分析如何从造价改革中抓住契机

作者:洪禄 
就职于房地产公司,擅长土建预算、成本预算工作
为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住建部发布了《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38号文件。不管是改进工程计量规则还是计价规则,都是为了提升市场竞争力。通过对38号文的解读,文件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建立市场机制,让造价逐步与市场接轨。
对很多人而言,此文件的颁布令人头大脚虚,无所适从。
早在文件未明确发布的时候,很多商业地产商的工程已经采取了市场报价形式。市场报价的应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也为难了一些固有定额思维的造价人员:如防水工程,根据《河北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12)的计量规则,“建筑物地面防潮层按主墙间净空面积计算,扣除凸出地面的构筑物、设备基础等所占的面积,不扣除柱、垛、间壁墙、烟囱及0.3㎡以内孔洞所占面积。与墙面连接处高度在500mm以内者按展开面积计算,并入平面工程内,超过500mm时,按立面防水层计算。”我们计算防水工程量时不仅要计算地面面积,还要计算不超过500mm高度的墙面上的防水工程量。而在市场计量规则中此部分则被简化,只用计算地面投影面积即可,缩小了我们的计量工作量。同理,还有卷材防水的附加层,按照河北定额计量规则,附加层应另行计算。而在市场机制下,防水的附加层却不再单独计算,由投标方在报价中自行考虑。那么造价人员要在有限的投标时间内计算出这些工程量后再进行综合考虑报价,是根本来不及的,这对习惯了定额思维的造价人员是个不小的挑战,这就牵涉到指标、数据……
初接触指标、数据,让有些造价人员一脸茫然,然而指标、数据的应用,往往在工作中起到重要作用。例如曾遇到一个对模板报价有特别备注的案例,招标文件要求对拉螺栓在模板的报价费用中进行考虑,不再另外计算。而河北省的定额中对拉螺栓是单独计算的,那么,对拉螺栓的费用在模板报价中如何考量?首先通过对以往若干个相同性质工程的已有工程量数据进行分析,工程建筑面积的螺栓用量是每平方米多少(公斤或根)?投入量是多少?实际的消耗是多少?依据以上数据换算到建筑面积里每平方米多少元?如此推导出模板接触面积是每平方米多少元等相关数据,就此可以得到最终模板的报价。虽然对拉螺栓的占比不大,但以小见大,足见数据、指标的重要性。所以,重视数据、指标,才是造价行业潮流趋势,是造价行业发展的步伐。
数据、指标的积累,是为了更好的适应造价行业的市场。而文件改革内容中要建立的市场机制也是朝着对造价人员有利的方向发展。
例如挖土方,定额上我们至少要套取挖掘机挖土和自卸汽车外运土两项,其中还要考虑是用正铲挖掘机还是反铲挖掘机或是施工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的其他机械,那么继而要考虑用多大规格的挖掘机合适,0.6m³、还是1.0m³?仅0.6m³和1m³反铲挖掘机一类取费就相差1.1元/m³,并还要考虑是否装车,装车与不装车套取的定额又不一样,不装车要考虑施工场地是否有足够场地堆土,如果需要反铲挖掘机装车还需要考虑到自卸汽车乘1.1的系数,最后终于通过层层思考套取了认为最合适的定额后,还要考虑运距,到底运多远合适。如果不了解施工过程,对施工现场没概念,即使是你认为简单的挖土工作,也在套取的一项项定额中折磨你。每一步的考虑都是一条不同的定额,每一条不同的定额代表着不一样的金额,虽然可能最终组成的单方价格相差不多,但土方最重要的是量大,看似不起眼的一、二元的单价,到最终都是上万元的差距!
而在市场机制下,以上很多都不需要你考虑,组织好施工单位去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编制好招标文件,在同一条件下公开招标,施工单位自会根据场地情况和自身企业情况按市场进行竞争报价,通过几家的报价并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对比分析,省去诸多思虑的同时还能签订一份满意的合同。
市场,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行业行进需求的产物,是指标、数据实际应用的舞台,是各行业竞争的擂台,同样也是造价人员以后的“主战场”。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减轻了造价人员计量的工作量,一方面又提高了对造价人员技术素质的要求,当你拥有了扎实的基础,有了自己的技术数据库及指标库,就能按招标文件的要求,结合实际做法,依据合同性质迅速甄别,做出判断,从容应对,找准方向!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工程行业各个不同,业主要求种类繁多,外部因素更是千差万别,造价数据不能一概而论,只有自己积累的数据才最适合自己。其实,只要用心,数据、指标就在你身边,不断积累自己的数据库、指标库。面对变革,积极转换思想,紧随行业发展,让市场机制成为一把利剑!

*本文系洪禄原创

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