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证
相关推荐
-
伤寒论261-270条
261 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檗皮汤主之. 湿热发黄,用苦寒除热,用栀子柏皮汤治疗. 262 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 湿热发黄,外加表证,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治疗. 263 少阳之为病 ...
-
关于《宋以前伤寒论考》一书择要
仔细思考从可不可分篇到到三阴三阳分篇: 张再良:"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伤寒论>的重心从治法的可不可变到了病态的三阴三阳?为什么可不可篇到后来不被重视了?还有为什么阳明病从胃中寒变 ...
-
少阳证癫狂
吴××,女,43岁.四川省郫县团结乡小学,教员. [病史]长期失眠多梦,易动怒,多气郁,偶有神志惚恍之象.××医院曾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1974年9月,因工作与同志争吵,一怒之 ...
-
太阳少阳证腰痛
江××,男,39岁.四川省某局工作人员. [病史]患者素有腰酸痛史.因天气变化,常轻度发病.1974年4月,自觉头昏,腰酸痛,发热恶寒. 某日,当用凉水浣洗时,转身接水,突觉腰部剧烈疼痛,僵直不能转动 ...
-
宋柏杉:广义少阳证临证发挥
一.<伤寒论>中少阳病篇整体构架 <伤寒论>六经病脉证并治篇每一经都分为表证.里证.本经证.变证和类证. 在这里我仅提一下柴胡桂枝汤证,作为示范性说明. 有的人认为是太少两感, ...
-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守正学堂 守正学堂 今天 第5条: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上面说的是开始,一日. 这里说过了两三天的时间.那么如果这个病传,一定是有征兆的,传哪去呀? 它由表往里传,或者传阳明, ...
-
伤寒论第5条讲解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
伤寒论第5条讲解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伤寒二三日是虚指,意思是说伤寒病已非初起,但是却没有见到明显的阳明.少阳证,这是没有传经的证据. 具体来说,阳明证的表现主要是180条:& ...
-
少阳证的症状
小柴胡颗粒是纯中药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甘草.柴胡.党参和黄芩,具有疏肝和胃.解表散热的功效,用于治疗属邪犯少阳证的外感病,能缓解寒热往来.口苦咽干.食欲不振.胸肋苦满等症状.小柴胡颗粒一袋10克,用开水 ...
-
同为半表半里:为何少阳证有目眩,而厥阴证没有?
了解中医基础理论的人都知道,所谓的"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所以咽干目眩,按照<内经>理论,属于厥阴肝之病,但是这个症状却成为了<伤寒论>少阳病的主症,不得不 ...
-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本条紧接上条论述伤寒不传经的见证."伤寒二三日",说明伤寒受邪在时间中的次第,不能拘泥二三日.伤寒始在太阳经,次传阳明经或少阳经.临床上二三日不见阳明和少阳证,仲景判断不传经,邪气 ...
-
论柴胡证与少阳证半表半里证之鉴别
张仲景在<伤寒论>少阳病篇对柴胡证进行辨 证时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 必悉具".后世医家对此段原文的解释见仁见智.争 论不休:何谓柴胡证?柴胡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