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半表半里:为何少阳证有目眩,而厥阴证没有?
相关推荐
-
《伤寒悬解》少阳传太阴——柴胡桂枝干姜汤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章 少阳三十二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 少阳病,不可发汗,也不可泻下.若汗下 ...
-
论柴胡证与少阳证半表半里证之鉴别
张仲景在<伤寒论>少阳病篇对柴胡证进行辨 证时提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 必悉具".后世医家对此段原文的解释见仁见智.争 论不休:何谓柴胡证?柴胡证是 ...
-
太空2017:令人目眩神迷惊叹不已
太空世界因为遥远而让人倍感神秘,而太空照片也总能因为它们的美丽而引人入胜.这些图片无论从精美程度.震撼程度以及稀有程度来说,都堪称无与伦比.尤其是诸如"中子星碰撞粉色云团".&qu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小柴胡汤证之第148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小柴胡汤证 148.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 口不欲食,大便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干姜附子汤证之第6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3.干姜附子汤证 少阴太阴合证 61.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栀子豉汤证之第22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1.纲领证 3.栀子豉汤证 221.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少阴病纲领证之第281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1.纲领证 28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山田氏云:但字下,脱"恶寒"二字,当补之.何则?但者,示无他事之辞,但头汗出,余处无汗.不恶 ...
-
治头风,目眩耳聋
[处方]天雄90克,山茱萸150克,薯蓣210克. [功能主治]治头风,目眩耳聋. [用法用量]上三味,为末过筛,以清酒服3克.一日两次.不知稍增,以知为度.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
-
少阳证癫狂
吴××,女,43岁.四川省郫县团结乡小学,教员. [病史]长期失眠多梦,易动怒,多气郁,偶有神志惚恍之象.××医院曾诊断为"神经官能症". 1974年9月,因工作与同志争吵,一怒之 ...
-
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半表半里部之大柴胡汤证之第103条
中部病辩证 一.少阳病 二.少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7.大柴胡汤证 少阳太阴阳明合证 103.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汤.呕不止,心下急(一云呕止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