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份国礼景泰蓝设计者
相关推荐
-
中华民居•工艺 ‖ 景泰蓝的“新生”——李新民和他的新景泰蓝艺术
景泰蓝出自北京紫禁城,是皇家权力与地位的象征.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艺术.景泰蓝上的传统纹样往往需遵循皇家礼制,固定为吉祥富贵.福禄寿等图案样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皇权已不复存在,景泰蓝艺术也早已被移至皇 ...
-
景泰蓝鉴别的基本常识
一直以来,景泰蓝因为用料昂贵.工艺繁琐,而成为仅供皇 家把玩的工艺品.无论是在明朝还是在清朝,都曾经在宫廷之中设置专门制作景泰蓝的珐琅作,统治者刻意阻止珐琅彩的工艺外传,从而使得景泰蓝工艺品成为皇 家 ...
-
景泰蓝文化博大精深
景泰蓝是最 高等级的宫廷艺术品,清末到民国,景泰蓝的大部分作品都流向欧美,近些年的景泰蓝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频频创高价.如清雍正年间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一对,在2010年的香港佳士得秋拍,以1.29亿 ...
-
景泰蓝的传承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景泰蓝是在铜胎上利用掐丝技 ...
-
讲解精美的景泰蓝
整体来说景泰蓝收藏在日趋的回温,相信随着人们对景泰蓝越来越熟悉,当如此漂亮的完 美景泰蓝手工艺品再次能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的时候,景泰蓝会再次闪耀在中国工艺品之林的. 景泰蓝是我国金属工艺品中的重要品种. ...
-
明清景泰蓝的收藏价值高吗
景泰蓝的制作极其繁复,须经过锤胎.掐丝.填料(珐琅釉).烧结.磨光.鎏金等多道工艺及百余道小工序才能完成.每道工艺也都有很高的要求,不可疏忽,否则就会报废.前功尽弃,尤其是造型奇特的掐丝珐琅器,如人物 ...
-
精美神奇的景泰蓝
景泰蓝的叫法非常晚,并不是景泰年间开始叫的,甚至整个明朝都不叫.清朝雍正年间有一条记载,雍正六年的造办处<活计档>:"五月初五日--其仿景泰蓝珐琅瓶花不好.钦此."这是 ...
-
明清景泰蓝鉴定几要素
民国时期景泰蓝总体水平不及前代,胎体薄,色彩鲜艳有浮感,做工较粗.这时只有"老天利","德兴成",制作的景泰蓝工细,质量好.造型多仿古铜器,或仿乾隆时的精品款, ...
-
景泰蓝各有风采,你都知道吗?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这是民间对景泰蓝的高度赞誉,也透露出景泰蓝制作的不易."完成设计后,先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釉料点填在花纹内 ...
-
书写历史!新中国第一份“国旗红”,这样诞生
央视财经今天07:55 百年企业 " 传家宝 ",致敬百年风华. 5 月 11 日起,央视财经频道重磅上线百集微纪录片<红色财经 · 信物百年>.由百年兴业以来,百家企 ...
-
新中国第一份国书长什么样?
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第一个予以承认. 1949年1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首任大使王稼祥向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什维尔尼克递交国书. 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份国书. 在此之前的10 ...
-
新中国第一家国营百货公司 我们自己的商店 里面有上海人满满的回忆
与共和国同龄的上海第一百货,无疑是南京路步行街的地标,也被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称为"我们自己的商店",也是新中国的第一家国有百货公司.曾经第一百货里售卖的各式各样新奇现代的商品不但令 ...
-
历史上的今天——1950年4月13日,新中国第一部法规《婚姻法》诞生
1950年4月13日,在中国法制史上,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纪念意义的日子: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并于当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出台的第一部具有 ...
-
新中国第一个县级特区竟然是这里,你可能闻所未闻!
说起特区,大家第一反应便是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注意了,深圳是"经济特区",那就是香港了,中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注意了,香港是"特别行政区".那第一个特区到 ...
-
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养育20多位烈士遗孤,临终将积蓄全部捐献
2020-12-28 23:39:32 1955年9月27日下午,北京中南海大礼堂人头攒动,这里正隆重举行人民解放军军官授衔仪式. 不过,在这些叱咤风云的将帅里,有一对伉俪组合格外耀眼.丈夫是新中国开 ...
-
档案《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始末》
档案《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始末》
-
影迷珍藏|新中国第一代银幕帅哥荟萃
王心刚 新中国银幕第一大帅哥王心刚的照片可以说是流传广泛,小编也找不到大家没见过的,只好用这张22大标准像请大家重温. 有人说王心刚的英俊,非常好地诠释了新中国电影的内涵. 孙道临 新中国学历最高的大 ...
-
新中国第一枚国印诞生记
. 作者:梁彬 <光明日报>( 2021年05月14日 14版) . 1949年9月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新中国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