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少阳经病——小柴胡汤(三)
相关推荐
-
柴胡桂枝汤临床应用
<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146条证属于太阳与少阳并病,太阳表证当愈, ...
-
《伤寒悬解》少阳经病——小柴胡汤
伤寒悬解卷八 少阳经上篇二十二章 少阳经者,以手少阳三焦相火主令,足少阳甲木从化相火之气 足少阳之经,自头走足,经主下行,病则经气不降. 少阳本病腑病脏病连经 少阳以甲木而化气于相火,经在二阳三阴之间 ...
-
《伤寒悬解》少阳经病——小柴胡汤(二)
附:李可老中医医案,发热待诊 刘某,男,31岁,1984年5月28日会诊.患者以"发热待诊"入院3日,从5月16日起,每日下午3点到8点,高热40度不退,已半月.滴注红霉素,服银翘 ...
-
《伤寒悬解》太阳病桂枝汤——禁忌三条
太阳十六.(桂枝禁忌三条) 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 酒客病,因喝酒而得病者,不可用桂枝汤.或一切酒后禁用桂枝汤,得汤则呕. 论:西医的头孢类药物,也有禁酒,头孢配酒,说 ...
-
《伤寒悬解》——暑病理论
暍病三章 暍者,夏月而伤风寒,郁其表热.表热盛则内气虚,故不可汗下.以寒则伤形,故外闭而为实,热则伤气,故外泻而为虚.当内度本气之虚实,不宜外泥时令之热寒.汗.下.温针之法,所以伐正而扶邪,不可轻犯也 ...
-
《伤寒悬解》脏病阴厥——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白头翁汤,小承气汤、栀子豉汤
厥阴阳回不死,热复太过症 厥阴四十六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阳回热过,肝气郁陷,泄利未止,而益以后重,宜白头翁汤,清其郁热. 1 热当利之,此是一定之理.热利下重者,此是热过伤阴.肝脾郁陷,肛门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与医案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沉为少阴之脏,此为少阴,脏病连经也.表阳外伤,则见经热,沉为在里,是为脏寒,脉沉发表,必 ...
-
《伤寒悬解》脏病连经——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甘草汤
少阴二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1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热为太阳之经病,沉为少阴之脏寒,此为少阴病,脏病连经也.经阳伤寒,则见发热,脏寒里虚,则见脉沉.脉沉发 ...
-
《伤寒悬解》——坏病提纲两条
太阳百三十三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1 伤寒,吐下后,而又发汗,阳虚生烦,脉甚微弱,至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疼痛,缘阳亡 ...
-
《伤寒悬解》阴厥病——通脉四逆汤,干姜黄连黄芩汤,吴茱萸汤
厥阴二十四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是少阴通脉四逆证,缘其阳弱而气郁也.少阴阴盛阳微,故面见赤色,阳郁皮腠,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