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春 | 四逆散的方解与治疗老伤经验
I沐子健ps:最近毕业事情尤多,继续学习陈瑞春老先生的经验。
对于方剂,这种方组学习,还是有利于临床。

方意新解
四逆散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本方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多数医家对“四逆”的理解,均认为是“阳郁四逆”,而非少阴阳虚的四肢厥逆,此说可从。因为少阴四逆阳虚,绝无用柴胡剂之理,唯有阳郁不宣,才能用四逆散宣郁达外。所以,有的医家认为此间“四逆”当是与少阴的鉴别之处,并认为四逆是四肢不温,这种说法与临床相符,有实际意义。
四逆散的功用,准确地说,应当是“疏肝理气,调和脾胃”。方中4味药,可分解为几个部分:
一是柴胡、芍药为肝药;
枳实、甘草为脾胃药,
所以能疏肝理气,调和脾胃。
一是芍药、甘草相伍,
可以除血痹,缓挛痛,有缓急止痛之功,
一是枳实、芍药相合,
为《金匮》枳实芍药散,是妇人病方,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之症.
合而论之,本方具有疏肝理脾、和营消满的功效。
后世的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实际都是由四逆散化裁而来,是临床常用的有效之方。

凡临床符合从肝论治的疾病,笔者习用四逆散化裁治疗,诸如颈领下淋巴结核、乳房小叶增生、肋间神经痛、胃脱痛、胆囊炎、胆道蛔虫、肝炎胁痛、腹痛、泄泻等,常以四逆散为基本方加减求治。有的医者还运用于阳痿、不射精、头痛等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软组织挫伤,民间说的“老伤”,用四逆散加味(如郁金、川芎、香附、桃仁、青皮之类),既安全,又有效,无须动则以三棱、莪术、血竭等活血化瘀重剂,耗气伤血,不为有益,反而有害,久服三棱、莪术以及虫类药,对肝藏有一定的损害。故以四逆散加味,缓治图功,实为稳妥。
本文摘选自《江西中医药》1996年第27卷第3期《四逆散新用》
本文摘选自《江西中医药》1996年第27卷第3期《四逆散新用》,作者:陈瑞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