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黄连黄芩汤

(0)

相关推荐

  • 腹泻黄芩汤李克绍

    (三)清凉法清凉法是用于热泻的.热泻的特点是∶大便的时候,觉得肛门灼热,粪门弹响连声,粪色深黄,酸臭难闻,小便赤短.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苦寒泻热药才能起到泄热止泻的作用.李士材说∶ 用清凉法治热泻,就像 ...

  • 方剂歌诀详解——安宫牛黄丸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 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 犀角真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歌诀总括] 本方治疗邪热内陷心包的热闭证,为凉开的代表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之功,对高 ...

  • 吴鞠通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的作用功效

    养生之家导读: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源于<温病条辨>卷二中焦篇.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枳实杏仁汤的作用功效是什么呢?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中 ...

  • 温病方歌

    ​1  .二金汤 二金鸡胗海金沙,朴腹猪通气可达: 外干时令伤水谷,夏秋疸病热湿加. [功用]淡渗利湿,行气导滞. [主治]湿热黄疸,失治而肿胀者 2.杏仁石膏汤 杏仁石膏汤半夏,枳实栀柏姜汁加: 通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八四)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暑39):胡,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也.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半夏泻心汤是可以加杏 ...

  • 对湿热的处理让我纠结1.18 林某某,男...

    1.18 林某某,男,55岁 自免肝患者 辰下:口干口苦,偶有肝区胀闷,寐差,纳可,大便不尽感,小便正常: 舌脉:舌质淡黯,苔黄腻,脉弦细滑,左寸关大: 中医分析:口干口苦,肝区胀闷,脉弦,提示少阳枢 ...

  • 半夏泻心汤治大肠湿热、大便肛门烫痛、口苦、口干、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半夏泻心汤是一种汤药,由半夏(9克) 黄芩(6克) 干姜(6克) 人参(6克) 炙甘草(6克) 黄连(3克) 大枣(4枚)熬制成的,用于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半夏泻心汤是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 葛根黄连黄芩汤合桃花汤加减。

    够你学的了:60例医案超长篇! 医品阁 4天前 图片 1.医案纪实------腹泻如注 周某某 男 70岁.在省某三甲医院前列腺癌手术后,十余天腹泻不止,上头吃,下头拉,吃饭拉饭,喝水泄水,人消瘦无力 ...

  • 《伤寒论归一》葛根黄连黄芩汤与归一图

    《伤寒论归一》葛根黄连黄芩汤与归一图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四逆汤,新加汤,葛根黄连黄芩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太阳七十九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方在太阴三(方[14]).救表宜桂枝汤. 1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是吃啥拉啥之义, ...

  • 葛根黄连黄芩汤方证解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连黄芩汤方 葛根 半斤  甘草 二两(炙)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这是由桂枝汤证误治,转为阳明证的病 ...

  • 《伤寒悬解》113方——二十一方葛根黄连黄芩汤

    第二十一方--葛根黄连黄芩汤 太阳八十一: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葛根半斤(125克)黄连三两(45克)黄芩二两(30克)甘草二两(30 ...

  • 掉眩、痿证、盗汗、更年期综合证——葛根黄连黄芩汤

    15掉眩(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陈奖文医案 李某某,男,68岁.因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致使双下肢功能受限两年.据诉多年来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证见面赤声亢,头晕头痛,双下肢不听指挥,脉弦滑 ...

  • 葛根黄连黄芩汤——外感痢疾、乙型脑炎,发热伴下利,吐泻交作

    7外感热痢--姜春华医案 方某,女39岁.昨日发热39度,头痛,恶风,四肢竣(病字头)痛,伴有腹痛,急性腹泻,一日五次,今日腹泻,里急后重,见黏冻样大便有血,经检查为细菌性痢疾.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

  • 《经方实验录》葛根黄连黄芩汤证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其一(附列门人治验) 李(孩) 疹发未畅,下利而臭,日行二十余次,舌质绛,而苔白腐,唇干,目赤,脉数,寐不安,宜葛根芩连汤加味. 粉葛根(六钱) 细川连(一钱) 淮山药(五钱) 生甘草 ...

  • 《伤寒悬解》阴厥病——通脉四逆汤,干姜黄连黄芩汤,吴茱萸汤

    厥阴二十四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色,是少阴通脉四逆证,缘其阳弱而气郁也.少阴阴盛阳微,故面见赤色,阳郁皮腠,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