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哲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相关推荐
-
闲言碎语(三十六)
苟且,是多数人的生命不能形成大我意识,并用大我意识完全吸收小我意识的必然心态,是不坦然.不淡定的表现.我想用我的文字表现我的淡定,结果招来的多是些嘲笑与怀疑,更有好事者还要不断地质疑. 每有怀疑和质疑 ...
-
哲学必须给人类一个统一的逻辑起点
辩证法告诉我们,要想得到更多的善,前提是全面认清人性的恶,并正确对待之,之后才能得到无所谓善与恶的和谐.反之,一厢情愿的你所能得到的便只能是更多求不得的妥协,人们就只能在徒劳地报怨世道人心不齐中继续苟 ...
-
逻辑和逻辑天花板的先在性——《如此而已的哲学》第三十五讲
逻辑不仅是人的存在的专利,任何动物都有自己的逻辑认知能力,所以承认逻辑以天花板的形式先在于人的文明诞生,是人的文化存在现象得以终极自圆其说的逻辑前提.
-
中西方思想在差异性当中互补于一致性——第五讲
西方哲学一直无法常识化解析存在的终极哲学意义,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逻辑认知是模棱两可于线型和螺旋型的,只有借助阴阳互根的绝对辩证认知,他们才能通过把存在明确区分为主观存在与客观存在而建立终极自圆其说的逻辑 ...
-
闲言碎语(三十七)
民间哲学圈子里,不真懂哲学的人很多,越是这样的人越容易误解别人.被误解的人可以是不真懂哲学的,也可以是懂哲学的,因为民哲界没有权威可言. 从怀疑一切角度,民哲群体是合格的,但从不擅于怀疑自己这一点来看 ...
-
自己解梦
昨天中午食欲不振,影响了晚上打乒乓球的状态,提前回家后,面对妻做得很得意的鱼汤依然如故.简单吃过后,不饥不饱地玩起手机,竟在不知不觉间连续地叹了几次气.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现象,妻问咋了,我说不出来.可 ...
-
述而不作有哲学常识化不能的意思
否定我的群体中有许多知识渊博者,当我放低身段要求对方与我进行思想上的逻辑对接时,对方便选择性回避,转而攻击我对某些哲学知识点的无知,这样的人就是渊博的迷信者,其迷信的一定是哲学的局部而非整体,并深以为 ...
-
哲学理论创新的机缘
现在想想,曾经一头雾水地自学中国传统名家思想时,只领会大意的学习习惯已经让我对中国传统逻辑有了朦胧的常识化认知和解读,然后又在系统把握西方哲学过程中,用同样的方法对西方哲学进行了同样潜意识的常识化解读 ...
-
《墨子》【哲学】:读千卷书之第69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墨子>[哲学]:读千卷书之第69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今天分享第十七本关于"轴心时代"的著作:<墨子>. "天下无人,子墨子之言也犹在&quo ...
-
修行,从认可彼此的不同开始
勿空:师父,两个人的相处之道是什么? 无师:良性的关系,从认可彼此的不同开始 勿空:不都说物以类聚,人与群分吗? 无师:对啊,两个人都能够意识及包容对方的不同,你们就是一类人了,甚至要主动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