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顺宽:采蒲台的苇
相关推荐
-
在灵璧县北老家的往事
灵璧故事 由打苇萡所想到的 文 / 邱德龙 说到打苇萡,对于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来说知之甚少.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每到冬闲季节那可是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无闲人,一派繁忙景像. 萡(bo),音同 ...
-
又见芦花漫天飞
那日出城,路上看见了好几片不大的芦苇丛,一株株金黄色的芦花在冬日午后的阳光里摇曳着. 看着这芦苇荡,我不由地想起了记忆深处那个采芦花的少年,还有用芦花来编织芦花鞋卖钱维持生计的那一家人.在那个举步维艰 ...
-
织席子
织席子 席子,以各种篾条编织而成的片状铺垫用具.其历史悠久,古代陶器即有席纹陶.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座,后坐在地上或以地为席称"席地",席地而坐即源于此.苇席曾为丧葬常用之物,覆盖丧车 ...
-
编炕蓆
编炕蓆---逐渐消逝的老行当班班影像 班建勇 过去北方普遍睡火炕.火炕的是由土坯或砖块搭成,炕面多由沙土抹成.为了清洁,炕面上要铺上一层席子"炕席". 北方人家用来铺炕的席子.炕席 ...
-
冬来踏秋去(一)
今年秋天,我因为种种原因,甚至没有一场哪怕是近郊的远足.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秋天怀有莫名执着的人,几乎是一种灾难.不知多少次,我在梦中将自己置身某个"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的地方,看 ...
-
荡漾在心中的芦苇
我的家乡在黄河南岸,那里盛产芦苇.每到秋天,整个村庄淹没在芦苇的海洋中,一片片的芦苇随着秋风摇曳生姿,哗拉拉的摆动很是壮观.芦花飘飘的季节是我们老家最美的时候. 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钻到芦苇地里 ...
-
【西散原创】马秀芳作品 | 那一片芦苇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对芦苇的念念不忘,源于什么时候,说不清 ...
-
会思考的芦苇
法国著名的科学家 思想家兼哲学家帕斯卡 有一本著名的哲理散文书 <人 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 他在书中说道 人 就像是一根芦苇一样 脆弱不堪 然而 之所以我们还不认为自己脆弱 甚至大部分的 ...
-
故乡芦苇园 / 贺养初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74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故乡芦苇园 ...
-
民国的盘锦产最好的苇席,可是关键的踩碌碡技术,却无法继续传承
民国时期,盘锦编制苇席的手工艺人在编席子时,需要一个特别关键的步骤,名字叫作踩碌碡,可如今该工艺已经失传.踩碌碡究竟是什么?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