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多以自拟的加味导赤散: 藿香15g,太子参15g,生地黄20g,玄参15g,麦冬15g,黄连9g,砂仁6g,滑石20g,竹叶12g,孩儿茶3g,甘草6g。 本方取导赤散清热凉血,泄心经郁热;藿香芳香醒脾,散脾胃伏火;砂仁 2024-06-12 05:49:41 赞 (0) 相关推荐 【门诊老中医:厨房里的调味料——白豆蔻,... -白豆蔻,和10种中药搭配,不容小觑] 1.白豆蔻+砂仁--胸闷腹满 2.白豆蔻+陈皮--泛恶纳呆 3.白豆蔻+半夏--呕吐 4.白豆蔻+砂仁.甘草--小儿胃寒吐乳 5.白豆蔻+藿香.陈皮.生姜--急 ... 泻黄散——脾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疮口臭,烦渴易飢,热在肌肉 泻黄散[脾火] 治脾胃伏火,口燥唇乾,口疮口臭,烦渴易飢,热在肌肉. 口为脾窍,唇者脾之外候,口燥唇乾,口疮口臭,皆属脾火,脾热故烦汤易饥,病名中消. 脾主肌肉,故热在肉分,轻按重按,皆不热,不轻不重 ... 赵绍琴先生学术经验,总结出湿阻热郁有效方法,以宣肺化湿开其阻,清泄肝热以开其郁为治法。该方由升降散,栀子豉汤合方加味而成,因其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故以"和风细雨"名之。... 现代社会湿邪为患日趋明显,湿阻致气机不畅,久则郁而化热,形成湿阻热郁之证.随着所波及脏腑经脉不同,表现出不同之症状而涉及各科,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治疗较为棘手.笔者认真学习研究赵绍琴先生学术经验,总结出 ... 痛风方(1温经通络化痰方、2通痹泄浊汤、3加味四妙散) 痛风方(1温经通络化痰方、2通痹泄浊汤、3加味四妙散) 口疮反复作,加味导赤散 踏雪无痕,韩愈后裔 07:05 作者/田丰辉 口腔溃疡为西医的名词,为反复发作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具有"黄.红.凹.痛"特征,即损害表面覆有黄色或灰白色假膜:周边有约1mm的充血红 ... 桂枝汤及其加味方方证分析 临证加减再变通,是中医临床遣方用药的原则之一.一些配伍合理.用药简约.疗效确切的经典名方(可称为"母方")在临床运用时,往往会根据患者个体病证特征进行化裁,从而变化产生许多新的有效 ...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加味理中汤;制...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 加味理中汤:制附子12克,干姜.白术各12克,炙甘草24克,高丽参15克[另煎], 砂仁.肉桂.藿香.佩兰各10克,炒麦芽60克. 用法:加水1000ML文火煮取150ML ... 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医泰斗印会河自制方)... 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中医泰斗印会河自制方) [提要]补阳还五汤加味方为治疗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属气虚血瘀者而设. [药物组成及用法] 生黄芪50g 当归15g 赤芍15g 川芎10g 桃仁10g 红花10g ... 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处方: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 ... 【名方赏析】方名:加味天雄散组成:肉苁蓉... [名方赏析] 方名:加味天雄散 组成:肉苁蓉.龙骨.肉桂.冬虫夏草.附子.淫羊藿.白术.牡蛎.韭菜子.当归.巴戟天.枸杞.党参 功效:补肾温阳,填精益气 主治:肾阳不足,精关不固造成的头晕乏力,阳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