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深度好文)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佳音朗读音频

来源 | 洞见
ID:DJ00123987
人,经历的越多,越成熟,越喜欢保持沉默,享受安静。
老子说:大音希声。
最美的声音往往是无声的。
静水流深,人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就懂得了“静音”的智慧。
手机静音是一种素养
知乎上有人问:“高铁上你最讨厌什么行为?”
有人回答:视频外放。
手机外放到底有多遭人烦,放一张图大家就明白了。
公共场合手机外放比令人讨厌的熊孩子有过之而不及。
可以说,手机外放已经到了人神共愤的地步。
很多人,在公共场合我行我素,手机外放,即便被提醒后依然毫不收敛。
西安男子深夜十一点多,在地铁上公放哀乐,引起同车人强烈不适;
深圳男子在地铁上手机外放被安全员提醒,非但没有收敛,反而辱骂安全员“不如狗”;
一女子在动车上手机外放声音很大,一旁的妈妈生怕吵醒熟睡的孩子,提醒女子声音小点,反遭女子厉声辱骂,我就是厚脸皮,我就气死你……
演员叶璇之前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叶璇在深夜乘坐高铁时,一位大爷视频外放,叶璇劝解结果被辱骂神经病。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辛苦工作一天,想要在回家的地铁上安静待会。
但总是有各种聒噪的声音回荡在车厢里,吵的根本难以休息。
一个人需要安静的时候,再美好的声音都是噪音。
前段时间,上海地铁规定,从12月开始禁止乘客手机外放。
过去面对新出的规定,网友们总是充满了揶揄和暗讽。
但没想到这次却是出奇的一致,很是赞同,可见不少人深受其害。
白岩松评价这种现象说:
“手机外放声音,形成了一种声音污染,周围人像吸二手烟一被电子设备的外放声音干扰。”
你有多讨厌吸二手烟,手机外放就有多讨人厌。
前两天,看到有人分享了这样一段话,让人忍俊不禁。
《小学生阅读指南(低年龄版)》中写道:
“公共场所是人们共处的地方,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表现,能够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便利。”
小学生都知道在公共场合需要保持安静,不能喧哗,没想到我们成年人却不懂。
手机静音,看似是很稀疏平常的一件事,但背后却藏着一个人的修养和觉悟。
一个不顾及旁人感受的人,是缺乏同理心的,这样的人素质往往都不高。
在公共场合,保持手机静音,是成年人应有的自觉。
嘴巴静音是一种格局
《道德经》中说:“静为躁君,重为轻根。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一个人懂得适时保持沉默,不急躁、不聒噪,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大格局。
曾国藩在岳麓书院读书时,一位同窗书友脾气暴躁,时常针对曾国藩。
一次,曾国藩在窗前读书,这位书友找茬说:“你能不能去别处看书,挡着我光线了。”
曾国藩没有言语,默默起身换了个地方继续读书。
到了晚上,曾国藩掌灯读书,书友见了心生不悦说:“半夜打扰别人休息,你安的什么心啊。”
曾国藩听了依旧沉默不语,低声默读。
后来曾国藩考中了,这位书友却落榜了,然后发牢骚说:“是你把我的好风水都占了,害得我没考中。”
曾国藩听完以后,依然三缄其口,默不作声。
格局越大的人,越安静。
一个人总是气急败坏,处处抱怨,事事计较,最后只会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做人太喧哗,注定成不了气候。
维特根斯坦说:
“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说,是一种表达,不说是一种态度。
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力量。
越是有本事的人,就越不爱声张,越是喜欢沉默。
庄子曰:“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
沉默不是软弱,是看淡了,懂得以静制动,退一步海阔天空。
人生路上,想要的走得很远,就要保持安静,安静的丰盈自己。
人生静音是一种智慧
知乎上有个提问:有什么简洁的人生道理让你受用一生?
高赞回答只有简单的六个字:不言喜、不语悲。
人生经历越多,越会明白,喜忧终究只是自己的事,与旁人无关。
炫耀欢喜,或是抱怨凄苦,只会落得让人烦的地步,并没有任何意义。
之前那个晒女儿清华录取通知书被踢出群的妈妈,让人记忆犹新。
郭女士女儿聪明伶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参加高考成绩出来之前,郭女士参加了一场同学聚会。
聚会结束后,当年的班长随即拉了一个群,方便大家以后联系。
群里大家一般都很沉默,只有郭女士表现得很活跃。
郭女士经常会把女儿学习的照片发到群里,甚至还会把女儿的笔记也发到群里。
在女儿收到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她更是第一时间把录取通知书发到了群里,而且非常自豪地说了一句:“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就是大气。”
等待她的并不是老同学们的夸赞和羡慕,而是往常般死寂的沉默。
尤其是班长,他的儿子也参加高考,但没有考上好的大学。
本来心情就很低落,看到郭女士的炫耀,他实在忍无可忍,旋即将郭女士踢出了群。
当郭女士准备私下找班长评理时,才发现已经被对方删除了。
生活中太多人,遇到事情就会像郭女士这样急于分享自己的喜乐,全然不顾他人感受。
殊不知,人类的悲喜根本不想通,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感同身受:
你的喜悦,或许对别人来说正是疼痛;
你的成功,或许对别人来说正是地狱。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路要走,境遇不同,悲喜自然不同。
雪莱也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
悲喜不语,是低调沉敛,更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越是智慧的人,越是把人生调成静音模式。
把所有的欢喜和苦难,变成向上生长的养料。
遭受苦难时,停止抱怨,默默寻找光亮,就是一份坚韧;
收获喜悦时,停止张扬,静静守护幸福,就是一种低调。
亦舒说:
“做人凡事要静,静静地来,静静地去,静静地努力,静静地收获,切忌喧哗。”
往后余生,希望我们都能在喧嚣的尘世里,保持一份安静,把人生调到静音模式。
手机静音,心里装着别人,时刻懂得在意他人的感受;
嘴巴静音,不争不辩,虚怀若谷,在不动声色中修炼自己;
人生静音,不言喜、不语悲,在沉默中慢慢变得强大。
人生保持静音模式,或许更能发现生活中别样的风景,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
作者:洞见muye,来源:洞见(ID:DJ00123987)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1800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一星期一本书经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

  • 开启静音,成就更好的自己

    人,经历的越多,越成熟,越喜欢保持沉默,享受安静. 老子说:大音希声.最美的声音往往是无声的. 静水流深,人到达一定境界的时候,就懂得了"静音"的智慧. <道德经>中说 ...

  • 有一种人,天天看微信,却保持沉默

    有一种人,天天看微信,却保持沉默

  • 中年人的沉默,是一种温柔的无奈

    作者:子墨 中年之后,渐渐发觉自己学会了沉默,很多时候,宁愿沉默也不去说一些自己不想说的话,比如阿谀奉承,违心的话,这难道是成熟吗? 我觉得不完全是,这应该是一种看淡的表达方式,因为一路走来,我们经历 ...

  • 保持沉默经典句子,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的人生哲理,值得收藏!

    沉默不是我的错,只是看清了人情世故的结果:保持沉默没有错,总比多说要好:沉默也不是不说,而是不能说.李兆香,正一步一步向保持沉默中走去,做好自己,其他人你改变不了,就算是圣人,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 1 ...

  • 沉默,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文丨情话十点半 我在这里,等风,也等你. 这个世界人来人往,纷扰喧嚣,总没有一刻是彻底的安宁. 总有人在你的耳边喋喋不休,诉说着自己的苦难以及对人生的埋怨. 在一张张开合不止的嘴里,吐露出的都是无尽的 ...

  • 笛子演奏[213]《爱不在就放手》

    歌曲背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校园广播里听到了这首歌曲的笛子版,悠扬的笛声,唯美的旋律,就像山间流淌着的涓涓小溪.经多方打听,终于知道了歌名,找到了伴奏...... 笛子演奏:[bG2] 曲谱: 伴奏: ...

  • 与有缘人相处,与无缘人转身,与不懂的人沉默

    作者:谈笑在指尖 朗诵:奇博 来源:木兰书香(ID:zhongqiu1964) 编辑:慈怀读书(ID:cihuairead)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奇博朗诵 夏日,清浅的时光,透过零星的枝叶,散落一地温柔的 ...

  • 沉默与宽容

    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感觉到无话可说, 有些人保持沉默是因为他们懂得说话要适时: 有些人宽容别人是因为他们胸怀无比的宽广, 有些人宽容别人是因为他们原本是不讲原则.

  • 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深度好文)

    有人说,人到中年,才明白:最高级的活法,就这么一个字:"静". 而纵观身边那些活得风生水起的人,莫不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 雪莱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quo ...

  • 太闲,会毁掉一个正常的人(深度好文)

    闲,是福气. 太闲,就不一定是福气,指不定是灾难. 空闲久了,才会知道,闲的发慌多可怕,闲的无聊多遭罪,闲的寂寞多空虚. 因为太闲,就会有很多的时间去胡思乱想,去患得患失,去纠结不清,在剪不断,理还乱 ...

  • 和珅虽贪,但他的能力和处世哲学让人钦佩(深度好文)

    分享至 关于和珅,正史上的记载很多,野史上的记载就更多了,毕竟作为满清第一大贪官,被人惟妙惟肖,绘声绘色描述和流传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然而是什么造就了他的金钱观和为官之道呢? 我们熟知的电视剧< ...

  • 中医揭秘,疾病的根源(深度好文)

    导读:"上工治未病",中医的养生之道,讲究道法自然,吃喝拉撒睡,事事皆学问,攸关健康所在,不可不慎,本文通过讲述能量与"升降"的规律,揭露疾病的真相,治病的最高 ...

  • 古训: 愚者互踩, 智者互抬! (深度好文)

    点击加载图片 <左传>中讲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生在世,谁都不是独角戏,每个人之间相互连接,彼此依存. 聪明的人,彼此帮助,道路会越走越宽,而愚笨的人,互相拆 ...

  • 七个字,写尽一生!(深度好文)

    药到,病必除:心宽,病自退! 第一个字:命 生命,是活着的根本, 生命,是最好的宝贝. 人若失去了生命, 化为云烟,深埋土中, 世间一切无法享用. 只有生命还在,身体无恙, 才能平平安安活在世上. 得 ...

  • 是什么决定了你的身份?所有人看完沉默了(深度好文)

    品读时刻 品质阅读,时光雕刻:总有一些文字,触动心灵:总有一些情话,美到窒息:总有一段心语,痛彻心扉:愿每一句深情的话语,可以撩动您的心弦.让你在一字一句中细细的回味如香醇咖啡般的人生,给心灵放个假, ...

  • 所有的身病,都是心病的外延(深度好文)!

    人的病根一般可归结为人体内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但人们最容易忽略.最不容易找到,也是最难解决的病根却是由心产生的种种不良情绪.这才是万病的根源.病根的病根.所以,人所有的病本质上都是心病. 既然人 ...

  • 深度好文!中医文明发展史的三次高峰

    前言:中国中医经过秦汉以前夏.商.周三代的渐萌.诞生.嬗更,度过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终于在百家争鸣的君主专制体制和儒道互补的社会背景下成熟发展,在秦汉早期成就了自己的范式,形成以<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