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女足省赛因染发被判负,球员连夜染黑发

12月7日,#大学女足省赛因染发球员过多被判负#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截至19时,相关话题阅读已超1.2亿,并不断发酵。
最早爆出该话题的是@校园足球联盟。其于12月5晚间发布微博称,在福建省大学生高水平女子组集美大学(下称“集大”)对阵福州大学(下称“福大”)的比赛前,因有多名球员染发、烫发、头发不是乌黑色而不能出场,双方教练组现场只得凑出7名头发为乌黑的队员参赛,并紧急向附近发廊购买黑色染发膏应急。然而,集大教练组在7人恢复比赛后,提出“福大其中一名场上队员头发不够黑。”裁判组核实后勒令球员出场,最终福大因不足7人比赛被强制判负。
福州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官网对此次比赛的报道。图片:网页截图
全现在了解到,该比赛为2019-2020福建省大学生足球联赛(超级女子组),集大对阵福大的比赛为该组首赛,于11月30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举行。此次联赛共分六组,分别为高职高专组、校园组和超级组,其中每个组别再分男女组。
从青少年赛事直播平台茄子TV上的直播画面来看,该场比赛全程时长仅49分14秒。全程只有球员热身和走动的画面,并未开始比赛。在第48分04秒,哨声响起,解说员惊讶表示“不比了”并反复确认,两队的球员也四散离去,直播随之结束。福大体育教学研究部官网12月4日的动态文章里,对该场比赛亦有所提及,称 “因故未赛判负”。
比赛直播画面。图片:视频截图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发布的《2019-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足球联赛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生组)福建省赛区竞赛规程》(下称《规程》),在比赛中,如果某一个队在场上队员不足7人时,则本场比赛自然中止,视该队为弃权,判对方3:0胜。因而,该场比分被判为福大0:3负于集大。
针对校园足球联盟微博中所称“球员头发不是乌黑色不能上场”的说法,该比赛理事会赛事管理部的工作人员在中国新闻网的采访中进行了否认,称 “只要头发颜色与原发颜色一致即可。有的球员天生头发就发黄、发灰,这种情况不可能不让球员上场。”而校园足球联盟亦在晚上19时26分进行了澄清,称“参赛队员头发黑色与否不属于判断染发的依据”。
一位参加此次校园组比赛的球员向全现在证实,该场比赛因染发问题未顺利进行的情况属实。她透露,在福大和集大比赛结束当晚,球员即收到通知,称首场超级组女子比赛中,因为双方头发颜色问题,导致比赛未顺利进行,并要求“各位教练抓紧时间去处理队员头发,否则明天将无法上场”。她的头发原本是棕色,当晚去理发店染黑时,碰到了七八位来染发的球员。
上述球员告诉全现在,在比赛前的资格审查和比赛当天热身中,球员的发色都可以被组委会和裁判组看到,但当时并未被勒令染发。“之前除非特别夸张的颜色,其他都可以参赛”,她此前参加过两届省大学生足球联赛,也未被要求染黑过。
福州大学体育教学研究部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应“果然视频”称,是有不能染发的规定,而在实际执行中简单或局部染色没问题,怪异的颜色不可以,“我们一个学生全头都染了,对方(集大)严格追究了这件事……因为人数不足,我们输给了最差的一个队。”
的确,根据《规程》中竞赛规则第10条,参赛运动员,均不得染发、蓄长发(男生)、留怪异发型以及佩带任何饰物。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该联赛组委会相关人员于7日下午回应中国新闻网称,联赛系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的一部分,不能染发也是执行教育部的比赛规程。根据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的《2019-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大学组)竞赛规程》,各阶段参赛运动员不得纹身、染发、留怪异发型以及佩带任何饰物,否则取消其比赛资格。
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图片:微博截图
截至12月7日晚19时,微博上相关话题#因为染发影响比赛结果合理吗#也登上了热搜,且浏览量超过1.3亿,有网友认为“竞技比赛的结果因为其他非竞技因素受到影响,是对比赛、对竞技、对选手的不尊重”,并反问道:“大学生爱美,烫头染发不是很正常吗?”也有人对此表示支持,认定既然有规定就要遵守。
“有点矫枉过正了,连棕色头发都不行。”上述球员称。
全现在了解到,本次福建省大学生足球联赛(超级女子组)共三所高校参加,除福大和集大外,还有福建师范大学(下称“师大”),12月1日第二场比赛中,福大2:1赢了师大,12月2日的最后一轮比赛中,师大又以3:0胜了集大。最终,师大获小组第一,福大和集大获小组第二。
据福大体育教学研究部官网,此次是该校高水平足球队女队首次参加福建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称其“虽然因故未赛判负,但她们吸取教训,调整心态,为球队和学校荣誉努力拼搏,于次日力克福建师范大学这支曾获三届冠军的强敌,取得了本次省赛女子组二等奖的佳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