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寻隐者不遇》,如果把最后两句颠倒,还能成为千古名篇吗?
相关推荐
-
古诗词日历 | 贾岛《寻隐者不遇》
译文.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在松树下询问书童,书童说师父采药去了. 他只在这座大山(道家之山)之中,云雾缭绕,深不可测,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思想境界修炼到多高了). 注释 寻: ...
-
《寻隐者不遇》欣赏
<寻隐1者不遇2>(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3,言4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5不知处6. 注释: 1.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 2.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3.童 ...
-
阿雷吟诵讲堂第四课《寻隐者不遇》
阿雷吟诵讲堂第四课<寻隐者不遇> 吟咏诗词经典,传承中华文化!欢迎走进阿雷吟诵讲堂.今天我们要吟唱的这首诗,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日积月累"上的<寻隐者不 ...
-
贾岛唯一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只有4句,却留下一个千古遐想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唐诗三百首>是历代唐诗选本中流传最广的,可谓是家喻户晓.之所以能够如此流行,是因为<唐诗三百首>在选编时就以"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 ...
-
古诗词 | 遇和不遇,都在诗词里等你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贾希胜,来源:(ID:tsgsc8) 遇和不遇,都在那里等着,都在诗词里等你······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
-
贾岛的一首诗,刻画了一位真隐士形象,羡慕古人生活如此神往自在
读李白的诗总会陶冶我们的情操,读白居易的诗总会让我们豁然开朗,充满了高远的意境.读杜甫的诗总会给我们一种壮志凌云的感觉,读贾岛的诗却让我们流连忘返,充满了神秘.不过与别的诗人不同的是,贾岛一直都是出身 ...
-
凡唐诗七绝中的后两句,都是上下对仗的前后...
凡唐诗七绝中的后两句,都是上下对仗的前后句,比如: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凡唐诗七律中的颔联和颈联都是上下对仗句:比如李 ...
-
1个和尚,用4种绝妙,竟写出堪比唐诗的经典,这两句难以超越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僧人志南和尚,记述的是在一场微风细雨的春天里,诗人拄杖郊游的事,写了春风的温暖,表达的当然是 ...
-
大奸臣先是杀皇帝,后是玷污了皇后,死前的两句话却成了千古名言!
在我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灭亡除了皇帝的原因外,也绝对少不了奸臣的存在,而这些奸臣也正是把王朝推向灭亡的主要推手之一.实际上,我国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奸臣,即使是外国历史上最为鼎盛时期的唐太宗时期同 ...
-
李商隐晚年一首诗,开头唯美,最后两句极为伤悲,堪称千古绝句
前言 李商隐算是比较独特的一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一定要让不识字的老人都看懂,如果看不懂他就一直改,直到能看懂为止:李白的诗也比较直白,能够调动起读者情绪:杜甫是写实主义,也是要让人能看懂.而李商隐就 ...
-
大唐最“笨”的诗人,三年憋出两句诗,却成为千古名句
网上曾有的这样一句问答:史上最笨的诗人是谁? 答:贾岛. 问:为什么? 答:因为贾岛有一句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两句诗,花了三年的时间写成.这确实是一个很"笨"的诗人,可是 ...
-
秦桧子孙中状元,路过岳飞墓时写下两句诗,今成千古名句传诵至今
"买主求荣苦二帝,献媚金妖!议和投降合君意,群臣激愤下免诏." 很多人都喜欢明朝,因为明朝276年里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即使灭亡了崇祯也不丢大明气节,宁愿自尽也不跪着投降.相比 ...
-
大唐的一位诗人,三年写出两句诗,却成为千古名句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后我们再读依然余音袅袅,那些富有辞采声韵之美,又饱含作者深刻人生感悟的佳作,给予了我们精神上极大的享受.相信你和我一样,每每读起它们总能振奋人心. 古诗词 ...
-
看《你好,李焕英》时孩子哭得稀里哗啦,但是回家后也没多刷一个碗,说两句,还一样顶嘴,为什么呢?
之前答过类似的问题,说的就是为什么有人看<你好,李焕英>就不哭,各位有时间可以回看一下: 传送门:为什么有的人看<你好,李焕英>哭的稀里哗啦,有人就哭不出来呢 那个问题其实主要 ...
-
秦观最美一首词,其中两句含蓄深情,堪称千古佳作,读一次美一次
在生活中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不知为何会从心底的某处无端的升起一分闲愁,说不清也道不明,想要赶走却做不到,反而会令自己感到寂寞又孤独.这样的感觉我们无法补捕捉,但是古代的文人们却能很好的文字向我们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