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与卓越,也许就在思维的一瞬间(三维树)

平凡与卓越的区别是什么?卓越的人,是指那些超越平常人的人。像我这样不卓越也不牛掰的人,喜欢思考如何成为卓越的人。

网上或书本上,总有很多教大家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人,比如:

有人讲,要与卓越的人在一起,你就能成为卓越的人。

也有人说,要刻苦读书,不断进取才能成为卓越的人。

还有人认为,要有野心,不安于现状的人,才能卓越。

这些道理看似不错,可要实际操作起来,好像有点摸不到门道。

我认真的进行观察,发现卓越的人与平凡的人,思维上有很大的区别:卓越的人好奇和钻研未知的事物,平凡的人只喜欢自己知道和熟悉的东西。

比如,

小时候,我喜欢看《古今中外三百名人》这本书,我就想,为什么象毛泽东等名人,为了理想的实现,他们不断的挑战自己。和敌人打仗的时候,可以连生命都不要,也一定要赢。而在农村的父母亲及邻居们,每天想的事情是只要儿孙满堂,有吃有穿就好,从不思考家庭以外的事情。由此我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区别那么大呢?

前几天,我关注了曹政钧的公众平台,他说他是博士生导师,专门研究哲学和思维训练。写的理论还行,但可读性比较差。他写了几年来,每篇文章平均阅读才几十人,我看他对粉丝少也很着急的。我问他,像你这么文化水平高的人,为什么不改变下写作策略,写些让人喜欢阅读和转发的文章。他说自己是“曲高和寡。”意思是说,读者的水平太低了。

我老家的邻居满足于家庭生活,和这个博士生导师自恃清高,在我看来,他们都只是平凡人,因为他们只看到自己,看不到别人,更不愿意去改变自己。

我觉得,自我超越的人,是对新事物感到好奇,愿意去学习新事物,喜欢改变自己的人。

对新事物感到好奇,这样才能开拓思维。比如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他很好奇,想到的是地球的引力,而不是捡起来就吃。

比如在人际沟通中,我发现很多人,只要听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很烦恼,没兴趣听下去,只喜欢听自己知道的观点,不喜欢听到新思想,其实,这样就关闭了自己思维的开阔性。思维不开阔,怎么快速成长呢?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的去观察,就会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书本中及电视上,那些真正卓越的人,对新事物充满着好奇,能容纳不同观点,有耐心和虚心学习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