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大家伍尔芙存在的瞬间:长在刀疤上的爱情和文学
被誉为‘英国最后一位散文大家’的伍尔芙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多少人为她作品所流下的那些眼泪,一直澄清澄明!在那个电子科技并不发达的时期,很多作家都是用笔纸在创作,伍尔芙也是用笔,但她所蘸的墨水,却是自生活创面流淌而过的血渍,带着腥咸的味道,以及瞬间又永恒的的温热。
伍尔芙全名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出生自1982年1月25日。作为英国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学理论家,她一直提倡女权主义,也一再强调现代小说要着力描写人的内心世界,因为她认为,人的内心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因而非常排斥机械地描写现实的生活。

伍尔芙
我们都知道,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英国文坛盛行现实主义风格,当时有很大一批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家,例如高尔斯华绥、威尔斯等,但伍尔芙却将这些当时一流的小说家称做‘物质主义者’。认为他们的作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相上,而没有将触角延伸至人物的内心,所以她坚定地坚持自己的风格,勇敢的和当时流行的现实主义文学背道而驰,所以,她在创作方面的生存境地可想而知非常艰辛,然而她并无惧于此,非但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还登上了英国文学辉煌的塔尖。
说起伍尔芙的创作风格,就不得不提哈代和康拉德等作家,因为他们才是被伍尔芙最为推崇的,原因在于哈代的作品是自然主义和宿命论的混合,而最被伍尔芙所欣赏推崇的乔伊斯的创作则完全是‘精神主义’的创作,因而,伍尔芙的创作风格,很受乔伊斯的影响,所以伍尔芙的作品里,时常会有一丝康拉德的味道。

伍尔芙
然而往事如风,一切都成了过去,时至今日,业界关于伍尔芙的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女权主义、同性恋倾向及抑郁症病史,却少有人去追踪她那始终没能治愈的童年以及被生活创痕所捆绑的人生:
童年,那些一生都没能痊愈的伤口
这世上任何事情永远没有绝对一说,关于伍尔芙,虽英国文学界的核心人物。但依旧有很多人不喜欢她的作品,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她的作品无人可超越。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喜欢她的作品呢?因为作为意识流文学的创始者,她的作品里呈现出来的总是带着腥咸的生活创口的气息,有人会读得非常压抑,所以不喜欢。然而,伍尔芙的作品之所以会带着这种独特的、真实的气息,一切,皆缘自她那带着许多划痕的童年经历。
伍尔芙出生在一个十口之家,父亲是维多利亚时期出身剑桥的一位文学评论家,母亲是位绝色佳人,曾为前拉斐尔派的画家爱德华·波恩 – 琼斯(Edward Burne-Jones)担任模特。

按说虽是二婚,但能出生在这样一对父母膝下的孩子,童年生活应该是光彩且幸福的,然而很不幸的是,伍尔芙的父母在结合之前分别有过一次婚姻,也就是说,他们是二婚才走到一起的一对人,父亲和前妻生了一个女儿,母亲和前夫有过三个孩子。
伍尔芙父母结合后,又生下四个子女,其中就包括伍尔芙。如此十口之家,八个孩子,又跨越了三宗婚姻,因此,孩子们的性格各方面都会有所参差,矛盾和冲突就更不必说。
这其中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因为二婚数子的情况,孩子们的年龄差距也会有些大,这就导致年长的可能已经进入青春萌动的发育期,而年少的可能才刚学会走路跑步。加之孩子诸多,大些的孩子显然会缺少正常的青春教育引导,以至于伍尔芙曾在个人传记《存在的瞬间》中提到,她和姐姐幼年时期都曾遭受过同母异父的哥哥的侵犯。

伍尔芙及友人
如果说这是伍尔芙幼年时期刻在成长源头的第一道伤疤,那么,妈妈的去世就是刻在她成长源头的第二道伤疤。伍尔芙十四岁那年,妈妈因病去世更是深深刺激到了她,导致她第一次彻底崩溃。
幼年时期不幸的经历让伍尔芙深觉被侵犯的羞辱恐惧,以及年幼离母的恐慌和不安,这也导致她后续对同性的依恋成了她情感生活的重心,例如无可救药地恋上自己的姐姐,从而和姐夫调情,以他作为情感的转嫁和替身,而她的抑郁症、神经错乱及系列的幻听产生,也都缘于童年那不堪回首的经历。
但命运向来是公平的,这些不幸的经历令伍尔芙痛苦终生,可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她创作的动力和源泉,这也是伍尔芙之所以更愿意选择精神创作的一个因素。只是,这样的源泉又疼又苦,辛苦伍尔芙了,致敬!

伍尔芙画像
写作,她生命的火山口
伍尔芙自幼没有上过学,关于成长,她曾经这样说过:想想我是怎么长大的!没有学校; 上午浸在父亲的书籍里; 从来没有在学校扔球, 戏耍, 说粗话, 嫉妒的任何机会。
这一段描述,虽然向大众展露了她孤独无味的童年生活,指向她后续精神创伤的另一个因素外,也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认识到伍尔芙的父母其实还是较为关注她的学习的,加之名望很高的父亲的引导,伍尔芙的学识基础还是很好的。
1897年,在母亲去世两年后,伍尔芙同父异母的姐姐 Stella也离开了她,这连环的刺激让伍尔芙内心世界的火山开始蓄势待发,她开始写日记,把自己心中所想,都记录在纸上,而这也是她步入文学领域的一个出发点。

伍尔芙作品
在伍尔芙很小的年纪,命运就连环压走了她的两个至亲,这让伍尔芙非常难以适从,但更为不幸的是,1904年4月,她的父亲也不打招呼就匆匆离开了她。父亲的去世导致伍尔芙第二次精神崩溃,这一次,她比母亲去世时的崩溃表现得更为激烈,甚至试图路窗自杀,后被拦下,渐渐平静。
后来,为了躲避这令她痛苦崩溃的环境,她搬去了布卢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也是在那里,她发表了自己的第一份文学作品。那是一篇没有署名的书评,被发表在当初的《卫报》上。这个开端令她再都停不下来,内心的火山终于喷发,那些蜷缩在灵魂里的文字开始雀跃纸上,不久后,她就出版发行了自己的第一批散文,并开始在一家成人夜校任职,同时不间断地为《时代文学增刊》撰写书评。
没有同伴的幼年、哥哥的凌辱、父母姐姐的相续离世,这一切不幸的因素在伍尔芙心间发酵太久,而她也终于为那些情绪和创伤找到了出口,而伍尔芙也自此找到了自己人生该要努力的方向。

1907年,她开始着手自己的第一部小说《远航》,这部书断断续续历时六年,至1913年才完成,也顺利被出版社接纳,然而却因为一战的原因出版之事被陆续搁浅。也许是不顺的事情太多,伍尔芙再度精神受创,那是她陆续崩溃后一次大型的精神病发作,足足延续了9个月!
直到第二年的春天,伍尔芙的病情才渐渐好转,而她费尽心血的《远航》也在不久后终于顺利出版。后来为了作品出版更方便一些,伍尔芙和丈夫买下一架二手的印刷机,然后在自家的地下室建立了一个出版社,被命名为‘霍加斯出版社’。而几乎连伍尔芙自己都想象不到,正是当初这小小的一间出版社,后来不但出版了伍尔芙的所有作品,还出版了包括艾略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弗洛依德在内的很多作家的作品。
但是当初,有了这样的出版支撑,伍尔芙的创作就更是随心随性一些,而伍尔芙也更是陆续写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例如《达罗威夫人》、《墙上的斑点》、《到灯塔去》、《雅各的房间》等。

伍尔芙作品
直到1941年2月,她完成作品《幕间》的写作后,预感到自己又将要经历一次精神病发的痛苦折磨,她开始变得非常悲观绝望,甚至怀疑自己将永远不会好转,于是分别给丈夫和姐姐写了一封告别短信,之后,伍尔芙往自己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然后坠入了离家很近的乌斯河,那一年她59岁,也永远停留在了59岁这样的一个年纪。
伍尔芙的离开成了很多读者的遗憾,也成了英国文学的遗憾,很多人猜测伍尔芙如果没有沉河,后续她将是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然而,那些落在灵魂里的伤口却令她难能从容,如果离开比存在更轻松幸福一些,我允许她走,也想告诉她一声,她心间喷溅的火山,我们都有看见!

伍尔芙
爱情,谢谢那些没能治愈她的爱
伍尔芙的一生是不幸的,但她又是何其幸运,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收获了令人仰为观止的成绩,其实在感情生活里,她也得到了一份难得的救赎,只是,来自丈夫那宽容如蓝天深邃如碧海的爱,也没能救治她童年的创伤。
伍尔芙一生经历过两次婚姻,她的第一任丈夫斯特雷奇与伍尔芙婚后不久被发现取向有问题,后来两人和平分手,甚至处成了亲蜜朋友。斯特雷奇与伍尔芙离婚后还很是关心她的生活和创作,当作意识到必须得有个人接替他照顾伍尔芙的时候,便多方活动,为伍尔芙介绍了她的第二任丈夫伦纳德。

不同时期的伍尔芙
从伦纳德给伍尔芙写的第一封情书,我们就能窥见他深如大海的爱:
我自私,嫉妒,残酷,好色,爱说谎而且或许更为糟糕。因此,我曾告诫自己永远不要结婚。这主要是因为,我想,我觉得和一个不如我的女人在一起,我无法控制我的这些恶习,而且他的自卑和驯服会逐渐地使我更加变本加厉……
因为你不是那种女性,就把这种危险无限的减少了。也许你就象你自己说的那样,有虚荣心,以自我为中心,不忠实,然而,它们和你的其他品格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你是多么聪明,极致,美丽,坦率。此外,我们毕竟都喜欢对方,我们喜欢同样的东西和同样的人物,我们都很有才气,最重要的还有我们所共同理解的那种真实,而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从这封情书里,我们不难看出,伍尔芙也是非常喜欢伦纳德的,后续她也欣然接受了伦纳德的求婚,与他组建了家庭。然而,命运的这份恩赐无论多么厚重,也都依然没能跨越伍尔芙心里那时不时就疼到滴血的伤口。

伍尔芙
满以为人生自此就该被救赎了,可是伍尔芙婚后却无奈地发现,童年时期曾被哥哥侵犯的创伤令她根本无法坦然地面对婚姻,她接受不了和伦纳德同床共枕,这样的夫妻还有什么意义?
然而,即便如此,伦纳德还是一如继往地对伍尔芙好,伍尔芙拒绝亲近,他就尊敬她的选择;伍尔芙创作时不出房门,不让他看她的手稿,他就等她让他看的时候再帮她做客观的修改建议;伍尔芙《远航》出版被搁浅后的精神病大发作,伦纳德用他的镇静和机智救下她并悉心照顾!
总之,无论伍尔芙怎么病,怎么作,怎么过分,怎么出格,伦纳德从来都没有嫌弃过她,但多好的容忍都有底限。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伦纳德,论学识休养都与伍尔芙旗鼓相当,然而,无论他多么纵容伍尔芙,却都不能得到她的一丝半点的感动!

伍尔芙
伦纳德也有情思起落的瞬间,他有过一段时间甚为自己的付出觉得不甘,原本他以为狠狠地爱这个女人,就能痊愈她所有的伤口,可是努力了那么久,伍尔芙却总是不为所动,伦纳德开始有些落寞,创作了小说《智慧的童贞女》。
在这部作品里,伦纳德借用主人公大卫的语气对不为所动的伍尔芙横加指责,结果非但没能使伍尔芙达成全然的自省,倒是更刺激了她的精神疾病。伦纳德索性再不提及,将对伍尔芙的爱,全部转为精神层面的爱,以至于29年共同生活的漫长时光里,他从来没有和伍尔芙吵过架,没有说过任何一句难听话。
作为伍尔芙呢?她也并不是真的不为所动,她是感动的,是感激的,只是内心的那个自己,一直没有痊愈,她甚至告诉亲近的朋友们,如果没有伦纳德,她可能早就自杀了!而对外界,她也一直宣称伦纳德是自己生命中隐藏的核心,是她创造力的源泉。

伦纳德最终没有唤醒伍尔芙,这位王子带了终生所有的爱恋,却都没能成为救治伍尔芙的药,但高层次的爱情,向来都是个人的事情,伦纳德爱了,就按自己的意愿陪伴并照顾着心理创伤一直没能痊愈的伍尔芙,这样虽然会为他的人生落下遗憾,但对于爱着的人来说,什么样的回报,都是意料之中!而他们的故事也如风雨过境,所有痕迹,终将渐渐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