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北往事:农家人的地瓜情缘

(0)

相关推荐

  • 换瓜干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换瓜干 文丨杨立宇    摄影丨旅途 生地瓜干,一度是杨家人的主粮,我少年时还常吃.多在晚饭 ...

  • 那些与地瓜为伍的日子

    作者|李玉红 地瓜,学名红薯,是一种适合在沙土地或丘陵地区生长的农作物.因其产量高,故在七十年代,家里除了种玉米.小麦外,地瓜是栽种量最大的农作物.与地瓜有关的记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畦瓜苗.清明过 ...

  • 李明君《煮瓜干》

    煮瓜干 女儿十分喜欢吃地瓜,她小的时候上街,看到卖烤地瓜的总是馋得慌,于是就买给她吃.女儿拿到地瓜后还稀罕地让我也吃一口,我说:"我不稀罕地瓜,小的时候天天吃地瓜,现在看到地瓜就吐酸水.&q ...

  • 赵仁昌:关于地瓜干的记忆(上)

    我的家乡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种植的农作物几乎全是地瓜.地瓜地过去都在岭上,后来地瓜扩种,大部分洼地也都种上了地瓜.其实地瓜不属于五谷,五谷是指黍.稷.菽.麦.稻,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粮食作物.地瓜学名番薯 ...

  • 蔬菜移栽有窍门,四个不花钱就能提高产量的方法,谁用谁说好

    种植蔬菜谁都想让其长得好,在种植过程中,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多施点肥,肯定就能长得好,但事实并非如此,搞蔬菜种植,想要让其长得好,提高产量,除了保障充足的水肥供应和良好的生长环境外,还与种植.移栽和管理方 ...

  • 鲁北往事:过年走亲戚

    一提到过年留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走亲戚,走亲戚是我们博兴当地的方言,就是亲戚之间互相走动拜年的意思,然而依照我们当地的风俗走亲戚得是男孩儿,未出阁的小女孩不走亲戚,所以作为女生的我来说其实没怎么走过亲戚 ...

  • 鲁北往事:窑厂岁月

    小时候,经常听老家人说:"好男不上窑厂,好驴不进磨房."并不是说在窑厂干活的男人都不是好男人,拉磨的驴就不是好驴,而是说窑厂的活儿太累,但凡有点其他的出路,哪个男人也不愿去窑厂受那 ...

  • 鲁北往事:村里来了要饭的

    爷爷七岁去要饭, 爸爸七岁去逃荒, 今年我也七岁了, 高高兴兴把学上. 幸福全靠毛主席, 翻身不忘共产党. 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上小学时候一篇课文里的一段顺口溜,说的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许多老百姓摆脱不了要 ...

  • 鲁北往事:挑水那些事儿

    印象中村里有两口水井. 最早的那口水井在老村的北边,顺着村子中央那条通往姥姥家的南北路一直往北走,过了小桥,经过一片场院,大约一里多地就到了.水井就在路的东侧,中间只隔着一条小水沟.井台周围长着几棵老 ...

  • 鲁北往事:上河工

    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对"上河工"这件事不会有什么印象,对"河工"一词也会感到陌生.河工,是整治河道等工程的总称,是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 鲁北往事:上伕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地方政府经常利用"春冬两闲"时节,组织辖区内18-45岁的青壮年劳力,实施一些沟渠开挖.水库修筑.黄河坝增高拓宽以及对现有沟渠.水库底部的淤泥予以清理.外运等大 ...

  • 鲁北往事:取水记

    "--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 课堂上,正在进行一篇题为<扁担的一生>的阅读训练讲解.文章题材距 ...

  • 鲁北往事:挑水

    "铁大汉踢了鞋,唱着去,哭着来."这个谜语一说出来,许多八零后以前的人们马上都会说出来答案.对了,答案就是挑水,因为生长在那个年代的人们都挑过水.去挑水的时候,两只空铁水桶前后左右 ...

  • 鲁北往事:卖猪

    小时候,家里的院子西南角有一个猪圈,上面是三个平方左右平台,下面是两米多深的粪池,中间一个斜坡马道.年初买一只猪仔,年末出栏卖了过年,秋后还能挖出一坑猪粪上农田.不仅我家这样,村里家家都如此,并且猪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