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元勋徐绍桢及光复南京之役

今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也是辛亥元勋徐绍桢诞辰160周年。徐绍桢是清末创办新式陆军的主要人物,他对清廷的腐败十分不满而走上反清道路。武昌起义后不久,徐绍桢任江浙联军总司令,在汉阳失守的危急之际,一举攻克南京,为革命的临时政府定都南京起了决定性作用。

练兵南京

徐绍桢(1861-1936),是明代开国功臣徐达之后,其幼承家学,刻苦自励,后醉心军事,精研熟记各种战术、各国军事制度,希望以此报效国家。后则师从姐夫朱香溪学习刑名,并开始早年的游幕生涯。1894年,徐绍桢参加了广东乡试并中举。江西巡抚李兴锐非常赏识徐的才干,提拔他为江西常备军统领,从此进入仕途,后历任福建武备学堂总办,苏淞镇总兵、江苏候补道等职。1903年,清廷令各省普练新军。徐绍桢奉时任两江总督的李兴锐之命,赴日本考察军事,回国后被任两江兵备处总办,负责编练陆军新军。

徐绍桢目睹清末官场的腐败,同时深切感受到民族危机的严重。他主张强国之道首在练兵,所以弃文经武,出任编练新军重任。驻扎于南京的南洋新军第九镇(师)的编练即由他苦心经营。在编练过程中,他竭力主张征招知识青年,裁汰绿营旧兵。他亲手编制了新军章程、制度,招募有文化的朴实贫寒子弟入伍。一时豪杰之士纷纷应征。革命党人赵声、柏文蔚、倪映典、陶骏保、林之夏等均在其列,并得到徐的重用,使九镇新军充满革命活力,导致新军的转向。在他大刀阔斧的改革编制和严格训练下,共约万人的第九镇威武雄壮,成为名闻遐迩的“南洋劲旅”。

1905年,清政府为缓和紧张局面,宣布“预备立宪”,可始终没有具体行动,这使徐绍桢十分失望,他对革命党的活动转为同情。当两江总督端方点名要徐绍桢,逮捕九镇中革命党人赵声、熊成基、倪映典等时,徐绍桢巧妙的暗中顶住,使他们得以逃脱。所以,清廷对他也怀有戒意。

1911年,武昌革命爆发,当时驻守南京的还有江南提督张勋,江宁将军铁良和两江总督张人骏,他们都对徐绍桢的九镇很不放心,疑其有变,欲以武力缴下九镇全部枪械。这更加激起了九镇官兵的愤慨和不平,10月23日,革命党人范鸿仙、柏文蔚潜来军中,动员徐绍桢反正,张勋等似有所觉,下令南京戒严,大肆搜捕革命党人,并令狮子山、北极阁等炮台对准九镇各标、营,要对九镇进行搜查。

当时九镇官兵每人仅发子弹3粒,处境极为凶险。幸亏南京同情革命的名士伍兰荪,向张人骏建议,为免过激生事,可令九镇驻往城外,布政使樊增祥,宁绅马相伯也加以劝说。于是,10月30日,九镇开发出城,进驻秣陵关。

血战南京

11月4日,上海光复,九镇官兵闻讯,无不欢欣鼓舞,此时形势,民心所向,军心所归,徐绍桢首先派出150余人便装去上海,找都督陈其美请求紧急增援子弹,准备起事。

1911年10月19日武汉上空浓烟滚滚

到了11月7日,突然汉口传来革命军失利的消息,徐绍桢认为不能再等下去。于是决定攻打南京,边打边等待子弹运来。8日佛晓,九镇全体官兵意气愤发,分三路奔袭南京城:一路经曹家桥进攻通济门;一路经铁心桥、安德门进攻汉西门;中央纵队经花神庙进攻雨花台。义军很快在雨花台、水西门一线和清军展开了激战,很快接近敌军阵地前沿,但就在此时,战局发生了变化,因为义军每人仅有3发子弹,激战中很快打光,结果在攻打雨花台时失利,牺牲惨重。更重要的是,估计本应运到的子弹,却被自家镇(江)军截留自用,终因仓促事,弹药告罄而失败,最后,徐绍桢率全镇乘浓雾撤出雨花台,退往镇江。

武昌起义的部队正在阻击前来镇压的清军

接着,徐绍桢马不停蹄,亲赴上海求援,谋求会攻南京,上海中部同盟会也清楚地看到,南京这一顽固的堡垒如不迅速攻占,不仅对东南威胁很大,而且清军随时溯江西上,又将对两湖危害不浅。11月中旬,沪、苏、浙、淞、镇等组成江浙联军共一万四千余人(有说近两万人),公推徐绍桢为总司令。于22日分头出击南京。

1911年上海吴淞革命军在沪宁车站等候,准备开赴南京

由于徐绍桢事先已暗中争取了同情革命的南京总炮台指挥官成鲲,联军于24日、25日未伤一兵一卒,相继巧取了南京五大要塞中的乌龙山、幕府山炮台,接着,在这两座炮台的重炮轰击下,另一狮子山炮台也很快缴械投降。经过3昼夜激战,联军占领了城外各阵地。徐绍桢接着发布总攻南京城命令。但均遭到清军阻击,苦战一昼夜未破,联军伤亡较重,恰恰此时又接到汉阳失守的急电,眼下南京强攻不下,徐绍桢火急攻心,口吐鲜血,颓然倒地。复又撑持着和部下会商继续攻城。

革命军向前线挺进

11月30日,联军发起了攻打南京最惨烈的一仗,以镇军为主的敢死队二千余人,围攻天堡城,徐绍桢亲临前线督战,血战一昼夜,双方死伤遍野,终于在12月1日早晨攻克,联军踞高临下,强大的炮火直轰南京城,恰恰此时由上海运到的二门攻城巨炮抵达尧化门车站,也紧张的投入炮战,孝陵卫、幕府山、乌龙山、雨花台各联军纷纷发炮助威,南京城各敌军据点遭到猛烈轰击,清军狼奔豕突,死伤累累,很快溃不成军,清军北极阁指挥部连连中炮,张人骏、铁良差点丧命,眼见大势已去,张、铁二人及张勋等相继狼狈逃离了南京城,张勋逃离前,咬牙切齿令人将玄武湖徐绍桢的寓所焚烧劫一尽,城内清军残部则由清将赵荣华等商请马林医院(今鼓楼医院)院长,加拿大人马林出面,出太平门向革命军投降,南京遂告光复。

归葬南京

南京的光复,使革命重心稳向东南,对不久后孙中山先生回国定都南京起了决定性作用。

再说联军中,镇军首领林述庆最早率军入城,很快即进驻了两江总督府,年轻气盛的林述庆自恃功高,竟自称江苏临时大都督,并遍发布告。当徐绍桢率联军总司令部抵达两江总督府时,发现所有的房间均被镇军占据,总司令部无立足之处,显得十分尴尬,这时的徐绍桢显现了谦谦君子之风,顾全大局,率部住在督府后二堂上。更让一般人所看不下去的是:督府大门口的警卫队由镇军担当,林述庆出入时,卫队按对上级军官之礼,站队奏号迎送,然总司令出入时,却仅有站岗的卫兵对他立正而已,这是对中下级军官之礼,林述庆是由徐绍桢一手提携栽培的,林的一系列所为,引起了舆论强烈不满,但身为联军总司令的徐绍桢,为了大局,则表示了谦让和克制,他很快致电同盟会负责人章太炎、黄兴、宋教仁、陈其美:“桢无尺寸之功,岂敢掠天人之劳,请速推都督……”最后,由于马相伯的调解、劝说,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同盟会决定由程德全出任江苏都督,而林述庆也感处置失当,并交出了大印,出任北伐军总司令。徐绍桢则被委为南京卫戍司令。一场即将爆发的内讧得以化解,迎来了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2年4月初,在内外反动势力压迫下,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徐绍桢坚定不移随之同进退。并拒绝了袁世凯给他参谋总长,后孙中山掀起护法运动,他又蹬鞍追随。此后他受孙中山重托,出任广州卫戍司令、陆军部练兵督办、讨桂民军总司令、广东省长、内政部长等职,在孙中山被军阀逼离广州后,他辞职隐居沪上。为追随孙中山先生,他家宅两次被毁,当他六十高龄时,还随同孙中山出师北伐,筹划军务。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徐绍桢悲痛不已。则悄然隐退,潜心著述,然忧国忧民之心仍未泯灭。非常关心国家大事。1936年9月13日,徐绍桢因病离世于上海,终年75岁。为了表彰和纪念徐绍桢在辛亥南京之役中的功勋,次年,他被国民政府公葬于当年南京之役江浙联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南京麒麟门小白龙山麓。

作 者:赵子云

赵子云:爱好文史及南京历史文化、人文掌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笔耕,至今在南京及全国报纸《人民政协报》《团结报》《文汇报》等及各家杂志上已发表作品约一千篇。现为南京市作协会员、人文秦淮学会会员。

审核、发布:张一哲

(0)

相关推荐

  • 镇江日报多媒体数字报刊辛亥功臣镇江都督林述庆

    □ 沈伯素 少年将军光复镇江 林述庆是镇江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在辛亥革命中染红了镇江史上重要的一页. 林述庆早就积极参加过革命家赵声组织的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以驻镇江新军中一位低层指挥员身 ...

  • 【每天老照片】-1万-4541-1911年江苏南京老照片 苏浙联军围攻中的南京

    分享一组清末南京老照片,本组照片拍摄于1911年,照片来自:UBCHEA. 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起义并宣布独立.革命党人也决定向驻守重兵且对东南地区的独立形势威胁巨大的南京发起 ...

  • 历史上的今天——1907年12月2日,镇南关起义爆发

    1907年初,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黄兴(又名黄克强)等先后抵达河内策划镇南关(今友谊关)武装起义.活动在镇南关至那模一带的游击首领黄明堂的几百名游勇接受孙中山指挥,成为凭祥地区一支反 ...

  • 吴绶卿醉卧亲王府

    对于每一个赤峰人来说,一提到"喀喇沁亲王府",都知道它坐落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距离赤峰市中心城区只有70公里,是目前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 ...

  • 徐绍龙佳作《粉红色的沙滩》

    粉红色的沙滩 文/徐绍龙 轻柔海浪匍匐在粉红色的沙滩上 烂漫多情恋着海洋 粉红色沙滩星光闪闪 浪花朵朵绽妍开放 波光潋滟令人神往 清澈明亮碧波荡漾 海浪发出有节奏的声响 把我的思绪带向远方 思念的人儿 ...

  • 徐绍瑛《啊摇篮》收官 展现平凡中的伟大

    革命历史剧<啊摇篮>已于日前在北京卫视.东方卫视.广东卫视及等多家网络平台收官.演员徐绍瑛在<啊摇篮>中饰演的葛六斤,在历经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后终获圆满结局. 在<啊摇篮& ...

  •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坚持建都南京,结果中了日本人的圈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武昌起义后,民军纷起,省自为政,步调不一.章炳麟曾大声疾呼非统一不能集中力量推翻清廷.11月12日,江苏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汤寿潜联名电泸军都督陈其美,请各省推派 ...

  • 治疗慢性鼻炎经验(谭敬书、李凡成、徐绍勤经验)

    慢性鼻炎是鼻科常见多发病,属中医鼻窒范畴.中医古代文献论述鼻窒首见于<内经>,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咳.嚏.鼽.衄.鼻窒--&q ...

  • 辛亥革命元勋黄兴先生家世

    黄兴先生像 黄兴先生,(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是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 ,辛亥革命的先驱和领袖,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汉族,派名仁牧,原名轸,后改名兴, ...

  • 【光影入画】徐绍君:《硬笔书法二帖》

    [总第046701期] <江夏送友人>[唐代]李白 雪点翠云裘, 送君黄鹤楼. 黄鹤振玉羽, 西飞帝王州.  凤无琅玕实, 何以赠远游. 裴回相顾影, 泪下汉江流. <师魂>文 ...

  • 【光影如画】徐绍君:《硬笔书法》

    [总第041501期] 硬笔书法 书法:徐绍君 敬录周总理诗,深切悼念逝世四十二周年! <无题>周恩来 大江歌罢棹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作者简介 徐 ...

  • 【光影入画】徐绍君:《硬笔书法:恭贺文友新年快乐》

    [总第040706期] 恭贺文友新年快乐! 恭贺各位文友新年快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次北固山下>[唐代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 ...

  • 【光影如画】徐绍君:《硬笔书法四帖》

    [总第037904期] 硬笔书法四帖 书法:徐绍君 <望天门山>[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别董大>(其一) [唐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