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血洗”了谁?

传统车企最担忧的,不是特斯拉抢了当下的市场份额,而是特斯拉焊死了未来电动车时代的大门。

童济仁汽车评论丨辰巳

2020年,特斯拉是整个汽车行业的高频热门词汇,一款不断降价、最终来到25万元区间的国产Model 3,无数次引发舆论“狼来了”的讨论。2021年伊始,特斯拉正式公布国产Model Y 33.99万元起的售价,同时将Model 3高性能版的售价下调7.99万元,再次引发舆论的惊呼。

一时间,特斯拉将“血洗”20-40万元区间市场的声音此起彼伏。

但是冷静下来想想,2020年在中国卖了14万辆左右的特斯拉,之于中国超过2,000万辆的新车市场,到底影响了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比起盲目的吹捧或是不屑一顾,都要有意义得多。

▎特斯拉现在影响了谁?

如果告诉你们一个结论:特斯拉现在没有影响任何潜在竞品的销量,你会不会感到吃惊呢?

但事实可能的确如此。2020年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14万辆销量,大多是中国车市的净增量。

我们梳理下特斯拉两款国产车型Model3和Model Y的潜在竞品,可以分为如下五类:

  • 豪华品牌40万元以下级别的车型;

  • 德系(大众)20-30万元车型;

  • 日系(丰田、本田、日产)20-30万元车型;

  • 蔚来ES6/EC6、小鹏P7等造车新势力车型;

  • 比亚迪汉、埃安LX等本土品牌高端纯电动车。

以2020年1-11月的销量为依据,在排除特斯拉的前提下,整个豪华中型车的销量同比增长11.6%,核心的BBA中型车也增长了2%。Model 3的出现,并未像传言一样抢了BBA中型车的销量。

事实上,特斯拉受到新能源推广政策与渠道的影响,1/4的销量在上海,一半的销量在四个一线城市,95%的销量在一二线城市,而BBA中型车在一线城市的销量占比不到20%,3/4的销量集中于二三线城市。

在多数限购城市,即便没有特斯拉,消费者也没有多余的指标去购买BBA。而特斯拉不限购的特性,只是释放了富裕群体的消费力,让他们有了增购、升级的可能。而在BBA的优势区域里,新能源车缺少渠道与基础设施的支持,消费者传统意义上的品牌观念也更强,特斯拉并不构成太大的威胁。

至于德系合资同价位车型,比如迈腾、帕萨特等,除了主销区域同样在二线以下城市外,他们的销量转移,更多指向了价格不断下探的BBA。而日系中型车,更是因为产品性格的巨大差异,而有完全不同的消费人群。整个合资中型车市场,去年1-11月同比下滑1.5%,基本维持了稳定。

而同为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小鹏,以及比亚迪、埃安等本土品牌,他们与特斯拉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而是相互带动,共同做大体量仍然渺小的新能源市场。每个产品有特色的新能源品牌,2020年几乎都获得了销量增长,就是整个新能源市场壮大的信号。

所以,就目前的车市情况而言,特斯拉对于20-40万元市场的潜在竞品,几乎不构成实质性的影响。特斯拉的销量,放在整个车市中,就是净增量。

▎那特斯拉到底影响了什么?

特斯拉的创新,本质上是对整个汽车工业体系进行打碎重排,对整个行业的垂直生态体系做了“减法”,大幅提升行业效率的同时,推动行业的进化。

不管承认与否,汽车行业的巨头们,都早已对特斯拉研究了个底朝天,他们在产品定义、商业模式、技术路径、用户生态等领域的变化,或多或少都是源于特斯拉这个外来者打破了汽车产业百年以来的思维惯性。

但这会产生一个让人细思极恐的结果:特斯拉成了引领者。

无论是豪华品牌第一轮电动化的先行者捷豹I-PACE、奔驰EQC、奥迪e-tron,还是发起第二轮挑战的保时捷Taycan、宝马iX3,还是一众扬言挑战特斯拉的国内新势力与本土大厂,在实际的产品检验后,无一能够在核心的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击败特斯拉。甚至每一个特斯拉的挑战者,都进一步佐证了特斯拉的强大。

如果说几年前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坚持“传统车企的技术储备分分钟秒特斯拉”的观点,那如今产品力与销量的对比已经能说明一切。

事实就是,特斯拉的产品力的确太强了。或者说,在科技属性的产品力层面,特斯拉改变了自福特T型车以来的定式。

例如:它敢于将科技数码产品的电子电气架构思想应用在汽车上,它敢于不管验证流程将“不成熟”的功能以最快的迭代速度推送给消费者,它敢于完全颠覆百年汽车树立的产品族谱与年代款更迭的规律,它敢于打破传统汽车产业中的供应链与渠道分工原则。

这一切的背后,是汽车固有的衡量标准在被改写,随之而来的是旧品牌资产几乎被无情地一夜清零。

于是,当3-5年后,包括豪华品牌在内的传统品牌推出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原生电动车时,他们会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价格该定多少?

如果坚持现在的燃油车价格体系,与特斯拉相比,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全面落后;如果跟随特斯拉的价格策略,那就意味着品牌定位的下降,甚至是被特斯拉牵着鼻子走。

于是,现在的特斯拉Model3、Model Y,直接焊死了5年后全面电动化时代的大门。想要敲开这扇门,除了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辅助驾驶三大领域正面硬刚特斯拉,别无捷径。

你也许会觉得2025年传统品牌们的电动车会比现在更先进,但你也别忘了在产品进化层面,特斯拉更激进、更不讲道理。

所以,结论就是,特斯拉没有抢夺燃油车时代任何人的市场份额。它在中国市场的目标,是将会在2025年占新车市场20%、2030年占40%、2035年占50%以上的新能源市场。

当电动车成为主流,所有品牌的新电动车都会被拿来与特斯拉进行对比(可能还比不过)时,特斯拉的“血洗”才真正体现出它的可怕。

但从本质上讲,被特斯拉洗掉的,是消费者对汽车的评价标准,这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