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是求真求朴高修养,儒家“有为”是居仁由义大气度

(0)

相关推荐

  • 反思录|34、读懂老子,道德经五千余字,最高频的字竟不是道

    我真的非常惊讶! 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字,出现最高频的词竟然不是道! 我在研究的时候,将道德经可能出现的关键词做了列举,写在了纸上,然后一一查找,结果发现,出乎意料之外的,在我列举的数个关键词中,&q ...

  • 《道德经》二十九章精解及译文

    开经语 宣道贵德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老子此章显然是针对争夺天 ...

  • 老子的认知观和境界论:“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许多深刻的论述,而他关于"虚极静笃"的论述是最深刻的论点之一,这不但阐明了老子的认知观,而且还表现了老子关于人生境界和政治哲学的深刻观点. 老子,属 ...

  • 初中数学竞赛:一元二次方程求参数高难度题(三种方法)

    设p为质数,且关于x的方程x²+px-1170p=0的一个根为正整数,求p的值: 题目如上,很简洁,那么相对的,难度也会很不简单. 首先根据十字相乘法,将-1170p拆分因数, 可得-.3.3.10. ...

  • 圣人与无为 老子求真连载之六

    一.词汇与概念的区别 我们在前边的文章中讨论了经文中有关道无为和水无为的论述,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所讲的无为是不能理解为不为的.可能有人会问了,无不是没有的意思吗?无为不就是没有作为吗? 我们 ...

  • 人生的至高修养,源自于正确的自我觉知

    一. 人生一切至高修养的基础,从放下自己的轻慢心开始. 人要有自我觉知的智慧,不要在任何人面前摆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面对任何人的时候都不要显露鄙夷之色. 人性之中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看不清自身的问 ...

  • 《中庸》日课055丨至高修养,成就至大作为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中庸>日课第55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 ...

  • 正方形中含等直求某高最值模型

    (本文发布于几何数学公众号) 教师训练营-解题游刃有余 (系统模型课程) (点此查看) 这个模型算是正方形中含45°模型的结论扩展的一个小结论. (感谢支持: 分享.转发.右下角点"在看赞& ...

  • 道家无为思想对现实人生的指导意义

    点击音频丨我读,你听 主播:糖果新妮 提起道家的无为,许多人会认为,道家的无为是一种消极的避世思想,或者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什么事也干不了,什么事也做不成.这种说法,是对道家无为思想的一种曲解.那 ...

  • 【健康大求真】枕头高对睡眠有好处吗?

    枕头高对睡眠有好处吗? 古人云:"高枕无忧", 是形容平安无事, 不用担忧, 也比喻放松警惕. 但是高枕真的可以无忧吗? 真相: 事实并非如此, 枕头-- 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小小卧具 ...

  • 人到中年,学会闭嘴,是高修养的体现

    文/唯晨 一个人走过的路越多,懂得的便越多,那些所谓的经验不过是挫折留下的伤疤. 疼痛令人成长,从口无遮拦到不轻易多言,是反复踩坑碰壁后积累下的人生经验. 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中有这么 ...

  • 人生的至高修养---容言,容事,容人

    [容言:] 好话.坏话.刺耳话,啥话都能听得进.虚心听取意见和建议,是风度,是胸怀坦荡. 让人把话讲完,是大度是谦恭,是强而不锐,也是有力量的体现.容言要有勇气,没有勇气则听不得诤言:容言要有耐心,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