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的时候,这三句话最好别说,说过的人大部分都后悔过

前两天收到一位网友的留言,他说每次理发时都不知道怎么跟理发时表达自己的想法,理发师好像完全不理解他要表达的意思,剪完的发型很不满意。

到底应该怎么跟理发时沟通?理发师永远不明白剪短一点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理发师总是不明白我的意思?每次理发就好像一次赌博……

说到理发,很多人都会吐槽各种不愉快的经历,关于理发的一些事也被杜撰出很多段子,甚至很多表情包来调侃托尼老师们。成老师就是一名有着三十年工作经历的美发师,对于大家的吐槽与不满,我非常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下面就给各位分享一些关于理发时,如何与理发时沟通的小技巧,轻易不要说下面这三句话,只要避开这些雷区,再按照我教给大家的方法做,你再也不会吐槽托尼老师了。

第一句:我不知道适合什么发型,你看着理吧!

我想大部分去理发的朋友们都说过这句话吧,在很多人眼中,理发师是专业的技术人员,就应该知道什么人适合留什么发型,说了这句就必须能够理出来自己满意的发型才对。

这样想你就大错特错,理发和做手工不同,做手工面对的是一个具体的物件,这些被做的东西是没有想法没有要求,只需按照设计要做出来就行。理发面对的是有思想有需求的人,每个人的审美不同,脸型头型不同,发质发量不同,年龄职业不同,甚至每个人对发型的需求都不同。

再专业的美发师,经验再好的美发师,面对不同层次的顾客时,在不沟通不交流的情况下,都很难做到100%的满意度。是他技术不好?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理发师按照自己的理解想法剪出来的发型不一定是你想要的。

这就好比装修房子,你必须告诉设计师你的想法、需求等具体的条件,设计师才能根据这些要求设计出符合你需求的图纸,只有你满意的情况下才能交给工人去做出来。

理发也是如此,尽管设计和操作是同步的,但所有的经验和技术都必须建立在一个大致的框架下,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技术水平。这就需要你提供要求或者想法,他技术再高、经验再丰富,也不一定知道你心里的想法,所以这样说,这样剪出来的发型很有可能和你心目中的发型差距很大。

第二句:不要剪太多,尽量少剪一点点

很多男生理发的时候都有一种感觉,就是刚刚理好的发型感觉很丑,难道必须经历“新头丑三天”的过程吗?为了避免新头三天丑的情形出现,理发的时候,总会叮嘱理发师不要剪太多,少剪一点点就行,可理完后发现还是被剪了一地的头发,难道理发师真的不知道少剪一点是什么意思吗?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说起,第一方面应该是技术问题,有些理发师经验较少,掌握的发型类型较少,谁来就剪那几款发型,不由自主就会把头发剪短;第二种就不能怪罪理发师了,这就要细说一下了,在你心中也许只希望剪掉1厘米,但是即便剪0.5厘米你也会觉得剪了很多的感觉。

这是因为剪发的适合不可能只剪一个部位,比如剪了鬓角肯定要剪后脑,因为发型是一个整体,就需要考虑整体的连贯性和美感,所以上下左右前后都需要衔接,肯定要剪掉一部分头发才能让发型更完整、更完美。

顶部长一厘米短一厘米你不会有太大感觉,但鬓角、后颈、刘海稍微剪一点点,都感觉变化很大。加上已经看惯了现在长发的发型,剪一点点就会认为加剪了很多的感觉。

所以说这种情形只有一两个月剪一次头发的人才有这种感觉,对于那些十几天剪一次头发的男生来说,是不会有这种感觉的。从长发剪到短发的变化是很大的,一时半会不习惯这很正常,过三四天就看惯了,这种感觉自然就消失了。

第三句:按照这个发型跟我剪吧

有些朋友拿着某明星或者网上下载的发型图片,要求理发师按照图片中的样式剪,这种做法没错,但有一点必须清楚。技术再高明的理发师,都无法做出和照片上一模一样的效果,这是因为图片是静态的,是精修过的,是挑选了最好看的一个角度展示的,也就是说把最完美的一面拿出来给大家看的。

而理发的时候,你从镜子里看到的是真实的你,没有修图没有后期,还有可能你的发质和脸型的缘故,肯定无法做出和图片完全一致的发型。

人和人的差异是很大的,同样的发型在不同人的头上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发型和颜值、气质的关系很大,一味地照搬模仿他人的发型,做出来的发型往往会不伦不类,毕竟你和他之间存在着太多的不一样。

你提供的发型图片,只能作为参考,做发型必须跟着你自己的气质和脸型、发质走,结合图片中发型的一些特点,巧妙地融入进来,这样做出来的发型才是真正适合你的发型。

按照发型图片剪头发,往往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遇到技术好经验丰富的资深理发师,或许能够根据你的自身条件,结合照片中的发型,在你发型的基础上融入一些照片中发型的感觉,这款发型也只能说神似,但型可能会略有不同。不幸遇到经验少的理发师,他只能照葫芦画瓢,结果可能会让你失望。

所以说,理发的适合最好不要说上面这三句话,这种做法是对自己形象的不负责任。把所有的问题都抛给理发师,这才是真正的赌博。再牛的理发师也不知道你心中所想,也不知道你的习惯和喜好,只能凭借表面现象剪头发,但这也肯定会和你心目中的理想发型相距甚远的。

那么如何才能让理发师明白自己的意图和想法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六种理发时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方法,只要你按照这几种方法做,即便遇到经验少的理发师,也不会把你剪丑的。

▲ 直接提出你的要求,不要说的太复杂,就说你想换发型了,让他根据你的脸型和发质设计一下,看看你适合长发还是短发。最好让他拿出一些发型图片,毕竟他是根据你的颜值和气质推荐发型的,这样更接近你的真实情况,所以做出来的发型才更适合你。

▲ 把你喜欢的发型图片给他看,让他帮你拿主意,这样比你让他照着你提供的照片剪更靠谱。或者,让他提供一些适合你的发型图片,毕竟他的图片比你多得多,可选择的范围也更广,再加上他观察了你的脸型和发质情况,比你更了解你的发质适合什么样的发型。

▲ 用商量的语气去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感觉到你对他的信任,这样他就会主动分享更多适合你的发型方案,既能把你的想法完全表达出来,又能让他立即以对发型的需求,这样做出来的发型才是你最需要的,也是最适合你的。

▲ 你的发质以及头型的不足之处你最清楚,直接告诉他你的这些问题,才能引起他的重视,在设计中才能做到扬长避短,设计出更适合你发质的发型,也能避免一些误判。

▲ 看他的原创作品,这是最真实的水平呈现。毕竟网络上很多发型都是摆拍的,精修过的,电卷棒做出来的一次性造型,而他给你看的发型或者不如网络上的好看,但这才是真正烫出来或染出来的发型,也是最接地气的发型,这或许才是你最需要的发型。

▲ 直接说明你不需要的服务项目,比如不烫不染,也不需要洗发水、发膜或造型品。只要求在不烫不染的情况下,做出适合你的发型即可。这样可避免他对你无休止的推销,安心为你设计出符合你要求的发型。

以上六个交流沟通的方式,可快速把你的想法也意图表达出来,理发师也能最精准的接收到你的信息,发型才能做得更适合你,也不容易出现误读、或交流不畅的尴尬情况了。理发而已,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用最直接最准确的方法说明来意和需求,这才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0)

相关推荐

  • 发型

    对于发型这个话题,其实一个学生没有太多的选择.学校明确规定,学生的头发前不过眉,后不过颈,侧不岔耳.可是对于我来说,剪头发这个事儿,总是能逼疯我.每次我去剪头发,都仿佛是上刑场.因为,一旦坐上理发椅, ...

  • 【何言欢语】(2185)剪发的启发

    在忍受了三个月的不适之后,终于剪回了自己较为熟悉,也较为满意的发型-- 之前一直在家里呆着,也没觉得需要怎么去打理头发,就让它自由生长,长到自己都觉得受不了了,才去剪发.又为了节省时间,不想奔波,就随 ...

  • 经常把这三句话挂在嘴边的人,人缘都不会太好,人生路越走越窄!

    导语:人的品行独有人的一生来说无比重要,一个人品好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好有贵人相助,人生的路上只会逢凶化吉,越走越宽阔.而一个品行不好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受人待见,人生路自然也就越走越窄了.经常把这 ...

  • 人这辈子最好状态其实就这三句话

    人这辈子最好状态其实就这三句话,第三句最难听,但最实在.可惜有太多人真的不明白,真正到了那一刻,就会知道这话不是乱说的. 第一句是活长点. 人到世间来一趟,完全是天地的造化,能够多看看这花花世界,多品 ...

  • 《活着》中三句话,写透人生三重境界,看懂才算没白活

    学会珍惜当下,方能不负此生. 作者:洞见·许朝暮 听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你已经体会过命运得无常,就一定要读一读余华的<活着>." <活着>讲述了一位叫福贵 ...

  • 鬼谷子:人生不顺,谨记三句话,福报不请自来!

    这个世上,真的有人可以一生顺遂,没有挫折和苦难吗? 毫无疑问,肯定是没有的. 正如李太白诗中所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人生之路,有坦途,就会有低洼. 曾经有人问:& ...

  • 非常干净的三句话,慢慢读,很享受!

    文/飞鱼 忙碌的人生,也要透露着幸福的生活,让自己活得干净,活得通透. 即使生活遍地鸡毛,但很多事情,其实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们学会了开解自己,乐观地活着,保持一颗豁达的心,生活的痛苦就会悄然而去 ...

  • 贾蓉寒气透骨的三句话, 暴露出他对秦可卿刻骨的恨

    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那个男人能接受妻子出轨.可是,<红楼梦>中的贾蓉,却只能对妻子秦可卿的出轨忍气吞声.因为秦可卿出轨的对象是他的亲生父亲.在"父权"时代,在" ...

  • 不管和谁相处,都要牢记这三句话

    文/浅笑时光 人生在世,一个人,不可能仅仅只为活着而活着. 这样你的,人生的时光中,只有自己独自前行,太过沉重.. 尝试与他人打好交道,这样你会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收获世界上的另一面精彩. 虽然,这个 ...

  • 曾国藩六十年用人经验,凝缩成三句话,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当领导,最重要的是抓大体,弃细务,懂得规律,才能成就事业,而抓大体最重要的是交对朋友,用对人.但是合理的用人之道并非每个领导者都能恰当把握.曾国藩就是一个会识人.会用人的不世出高手.他一个翰林文人出身 ...

  • 人生逆境时,谨记三句话,让你游刃有余,走出人生低谷!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这些不如意的事,也许是突如其来的变故,也许是别人的无理诽谤.很多事情可大可小,如果能谨慎处理,也许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招致更大的祸患. 老祖宗有三句处世金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