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游交界访生塘胡村

龙游交界访生塘胡村

生塘胡村是兰溪水亭畲族乡与龙游模环乡交界处的一个仅有六百余人口的小山村。该村地属丘陵,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耕地950亩、山地736亩、养殖水面150亩。辖生塘胡、塘里、塘家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180余户,600多人口。生塘胡自然村以胡姓聚居,村中有塘名生塘,故名生塘胡。村中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生塘胡氏祠堂。塘家自然村处于生塘附近,故名塘家。塘里自然村居生塘里首,故名塘里。

我们从兰溪客运西站乘坐前往珠带式的中巴,来到珠带式下车,步行乡道2华里左右才抵达生塘胡村。这里是乡野中“一步一小塘,三步一大塘”的景致,农民除了普通的种植业外,珍珠和鱼类养殖是主要的创收途径。远处一个个美丽的江南村落正在逐渐告别“青砖灰瓦马头墙”的时代,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生塘胡村的胡氏是晋朝太子太傅“凤公”的后裔,由陕西临潼迁来,而胡氏宗祠却是明万历年间所建,清至民国历有重修。于2005年3月16日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胡氏宗祠位于村南坡地,坐北朝南偏东37°左右,前后依次有门楼、门厅、中厅、寝堂、厢房和偏院,地势逐级抬高,因为中厅独立于其他建筑,平面呈 “回”字形,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前进、中厅和后进。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门楼为砖石结构,采用四柱五楼式三开间石构仿木牌坊,镂空花脊、鸱鱼和出跳斗拱等为砖制,明间额枋墨书“瞻依”、“胡氏宗祠”,次间额枋浮雕人物、瑞兽,夹柱石雕刻祥云。门楼两边用马头墙连接,步五级台阶入门厅正门,抱鼓石分列左右,顶部用十一攒重翘五踩斗拱撑托天花,拱瓣三砍明显。门厅面阔九间,进深六檩,穿斗式结构,除了明间为单层外均为后出廊的楼屋,檐柱用抹角内凹石柱,木构件几乎没有任何雕饰。前进七开间带左右耳房。过门厅为双层长方形天井,青石墁地,分别步四级、三级台阶入中厅。中厅为三开间带四周回廊,九脊单檐歇山顶,面阔五间计19.9米,进深十一檩计14.5米,周围廊式,三十六根杉木柱支撑梁架,檐下用倒挂龙撑拱。厅内用抬梁式结构,五架梁对前卷棚后双步再加前后单步,明间中缝梁架为内四界带前轩后双步梁加围廊,六柱落地,最大跨空为五架梁,次间边缝梁架与中缝相同,雕刻繁缛。内额悬“天生堂”匾额,卷棚顶和前廊月梁下的雀替是重点装饰面,一些玲珑剔透的花卉木雕上还残留油彩。前进明间开设大门,为四柱五楼砖石结构牌楼式,两庑各七间。中厅地面用三合土打磨并画出斜方格,明间前方却嵌入一块光亮可鉴的长条石,与门厅内的那块几乎一模一样,听当地老人说这两块石头叫“下跪石”,胡氏后裔不论是庶民还是高官进了祠堂都必须在此下跪祭拜祖先,好个礼数严格的家族。中厅旁各有厢房七间,进深六檩,穿斗式梁架前出廊,廊下每间有四扇四抹格子门扇(大多已毁),抹角内凹石檐柱,额枋与檐柱节点处用丁头拱。中厅后过天井步五步台阶上寝堂,为后进。后进寝堂五间,左右有耳房,进深六檩,前出廊,檐柱同样为抹角内凹石柱,内部用穿斗式梁架,其中除明间两缝外均不采用减柱造。寝堂两旁另设偏院天井,梁架较为奇巧。整个祠堂梁架、牛腿、雀替等雕刻大量戏曲人物、禽兽、花草等图案,规模宏大。

胡氏宗祠除了建筑外还有两件珍贵的附属文物:百年苏铁和千年碑刻。尤其后者这尊兜率寺碑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由碑石、底座和石框构成,碑石正面为邵明撰于唐咸通九年(868年),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重刻的《太傅胡公置寺记》,背面为北宋元佑戊辰三年(1088年)刻的《兜率寺开堂疏》。此碑记载了唐末五代前蜀著名画家、诗僧贯休(832-912)出家地兜率禅寺的创办情况,兜率寺原名和安寺,始建于晋义熙二年(406年),该碑原立于寺内,寺废后被移至胡氏宗祠。碑高1.67米,宽0.57米,记载了诗僧贯休出家和安寺即兜率禅寺前身的创始情况,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文革时期此碑被涂抹破坏,字迹已漫漶不清。以下部分碑文摘自“兰溪地名网”:

《兜率寺开堂疏》记载:

於戏胡公,辞荣不让于二疏,知足式依于元老;厌伐冰之贵,攀定水之宗;悟万世皆空,叹三生若幻;以晋义熙二年正月,舍所居为和安寺。夫人九江郡太守吕公凯之女也,柔明淑丽,姻族惟高,配德宜家,义谐琴瑟,发无上愿,舍不住资,亦于是日同舍西庄置五福寺焉。殿宇严整,高卑得宜,迭经废兴,更名灵曜寺。其五福旧额,则移县郭之东山立寺焉。当我武宗御宇之五年,以释教凌迟,缁流冗杂,非一荡涤,无清化源,下明诏沙汰僧尼。寻降敕旨,毁废寺宇,则和安、灵曜并随而废。洎宣宗接统祚六年,重降德音,再许置寺。大理卿温公璋莅郡之日,持表奏论,恩赐寺院之额。于是营构堂殿,不月而成,尔后仍复寺名焉。

生塘胡村外另有明代祖坟,立面采用青石建成仿木六柱五楼牌坊式,两旁置夹柱石,墓碑镌刻“胡公之墓”、“明故……”等字样。

(0)

相关推荐

  • 【金华乡愁】 长乐村“八行”孝行传颂至今

     长乐村"八行"孝行传颂至今 诸葛镇长乐村因山水秀美,土地膏腴,一岁二熟,村民安居乐业,长年可闻鼓乐之声,故名长乐.又因地处砚山溪之上,曾名上坑庄.为宋末元初著名理学家尽量向后一聚 ...

  • 【黄店镇关工委家风家训专题】兰溪硕范村:胡氏族训传家风

    兰溪硕范村:胡氏族训传家风 硕范村俗称石板路头,位于兰溪市诸葛镇南部,距诸葛镇政府所在地诸葛八卦村1.5公里,东与前宅村.下徐村相邻,南接厚伦方村,西靠葛塘朱村.北与胡家村毗邻,诸葛至厚伦方通村公路穿 ...

  • 【传统村落】芝堰古村

    芝堰古村 1997年8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芝堰村建筑群,位于黄店镇芝堰村,明清建筑有五十余座,以"孝思堂"."衍德堂&qu ...

  • 【乡土兰溪】芝堰古建筑

    芝堰古建筑 孝思堂: 建于明初,坐东朝西,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平面布局成"回"字形,中轴线上分布有门厅.中厅及享堂,门厅和享堂两侧各有一个三间两厢的侧屋,中厅两侧为七开间庑屋, ...

  • 【兰溪祠堂】 渡渎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渡渎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章氏家庙位于渡二行政村,坐北朝南偏西45°左右,由门楼.前厅.中厅.寝堂.厢房.偏院等组成,创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年),除门楼为明嘉靖年遗物外其余大多是清同治年间在太平军 ...

  • 【兰溪祠堂】 坞口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坞口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坞口楼下厅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坞口行政村坞口自然村中部,坐东朝西,建筑面积81.9㎡.现存三开间,清晚期建筑. 坞口楼下厅为砖木构楼屋,楼下明间用四柱,以月梁承 ...

  • 【兰溪祠堂】肥皂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肥皂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肥皂三槐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肥皂村54号,坐东北朝西南,为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建筑,建筑面积374.94平方米,清代建筑. 该建筑大门为二柱砖雕门楼,上有刻着吉祥动物.如意.回字纹的砖 ...

  • 【兰溪宗祠】 前方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前方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前方敦义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前方村东南,清代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64㎡.三开间三进一穿堂,硬山顶. 前进明间设戏台,中缝梁架为五架月梁带前后双步廊.中进为主要建筑,明间五架月 ...

  • 【美丽乡村】 水亭乡生塘胡村

    水亭乡生塘胡村 生塘胡村位于水亭乡政府驻地南6000米.地属丘陵.区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耕地950亩.山地736亩.养殖水面150亩.辖生塘胡.塘里.塘家3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186户,60 ...

  • 【兰溪祠堂】清塘何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清塘何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清塘何积庆堂俗称大厅,位于兰溪市黄店镇清塘何村村东,坐西朝东,占地面积266.19平方米.清代建筑.现存平面三开间两进一明堂,硬山顶,设望砖. 该建筑设八字形大门,门口置抱鼓石 ...

  • 【兰溪祠堂】 范山头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范山头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范山头徐氏宗祠位于兰溪市黄店镇范山头行政村范山头自然村西南,现存建筑为清至民国时期风格.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09.54㎡.平面为三开间三进两明堂,硬山顶. 前进明间五架梁带前双 ...

  • 【兰溪祠堂】 虹霓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虹霓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虹霓山村历史悠久,古建遗存众多,街巷分布合理,村落传统格局及风貌保存完好,先前村内道路为棋盘形格局,随山势高低起伏,街巷多为鹅卵石路面,村形如龟,南头北尾.现存明清及民国时期的 ...

  • 【兰溪祠堂】 余粮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余粮山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余粮山世德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余粮山村中部,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81㎡.民国时期建筑.平面格局为三开间三进两明堂(前进1962年建),硬山顶. 余粮山世德堂前进及中进明间梁架为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