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易经》中的卦象的意义?

国学新逻辑 2018-10-25 23:40:10

所谓的卦象实质上就是卦画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大家都知道,《易经》这本书其实就是六十卦以及卦辞和爻辞。我们若要了解《易经》这本书里面文字部分内容的含义,首先需要了解六十四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从春秋时代开始人们就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演变而来的,但在《易经》这本古书里却没有提供八卦以及八卦与六十四之间关系的任何知识。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其实都来自于《易传》,《易传》被认为是与《周易》古经有相同重要性的著作。

易经甲骨文

按照《易传》的说法,八卦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并且宣称伏羲就是通过了观物取象的法则画制了八卦。这里面隐含的假设是,八卦是用来状物的。八卦符号所状之物,也即是这些符号的意义,被称为象。同时六十四卦符号也统称为卦象。

于是,自《易传》始我们就已经有了一个用于解释《易经》卦象以及经文内容的卦理系统。这个系统认为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演变而来的,八卦的符号分别象征着天、地、水、火、雷、风、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所以古人在解释卦象与经文内容时就常常在这八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中探讨。比如蒙卦,蒙卦是由上面的艮卦与下面的坎卦相叠而成。艮在卦象系统中被认为是山的符号。坎在卦象系统中是水的符号。这样蒙卦的意义就是水在山下,或者又叫做山下出泉。《象传》中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但是,我们仍旧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存在。那就是,如果我们已知的有关八卦的知识并不直接来自于《易经》,那么《易传》所提供的有关八卦的知识是否就是我们理解六十四卦所必须的知识呢? 有些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就是《周易》古经内在逻辑的一部分,以至于提出经传不分家的观点,认为经和传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但是这个结论却是需要证明的。传比经晚出数百年,如何能保证两者所包含的思想是一致的呢?

如果我们假设《易传》所提供的八卦的知识是理解六十四卦意义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应当能够通过八卦卦象获得对于《易经》卦象与经文一致且合理的理解。事实却非如此。就以蒙卦为例来说,山下出泉或者山下有险的说法真得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蒙卦及其卦爻辞吗?我们都知道,蒙卦是由八卦中艮卦与坎卦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蒙字是该符号的名字。我们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符号被命名为蒙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蒙,也即是蒙字所包含的意义是什么。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蒙卦符号所代表的意义。最后,我们才能够在卦象的意义与蒙字的含义之间建立起某种关联,从而能够解答上述问题。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蒙。如何获得蒙字的意义呢?我们首先会想到查字典。通过查现代汉语字典,在蒙字条下我们可以获得如下几个意义。1.没有知识,愚昧。2.覆盖。3.隐瞒事实,欺骗。4.眼睛失明。但是,这些意义都是蒙字在现代语言环境下的意义,它并不是蒙字在古代语境下的意义,所以我们不能将蒙字的现代意义生搬硬套到经文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考察蒙字出现于与《易经》所处时代相同或相近的文献中所具有的意义来了解它的含义。比如,《诗经》《国语》等周代或春秋战国文献。我们参考高亨考释工作的结论,高亨认为:“本卦蒙字皆借作朦,以喻愚昧无知之人。年幼而无知者,谓之童蒙。” 但是,如果我们将蒙理解为愚昧无知,我们是否可以与山下出泉之类的言论建立必然关系呢? 在我看来,山下出泉与愚昧无知之间是无法建立必然关联的。我们不能通过山下出泉或山下有险来推论卦象或蒙字的意义。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个可能是,我们对八卦卦象意义的理解是错误的。另一个可能是,我们对蒙字含义的理解是错误的。

甘肃天水

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个更可靠的途径来获得蒙字的含义。因为,不仅蒙卦符号的名字是蒙,它的卦辞与爻辞也都是在讲与蒙有关的内容。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在蒙卦经文的语境下来推测蒙字可能的含义。而且只有在经文的语境下我们才更有希望获得蒙字的真实含义。查字典、寻字源、训诂的结论只能用作参考。

蒙卦初九爻的爻辞说,发蒙,用脱桎梏。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测,关进牢狱,戴着手铐脚镣的犯人被称为蒙。九二爻爻辞说,包蒙,取女吉。根据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刚刚步入婚姻的半大小子也被称为蒙。实际上,这个蒙也就是九五爻爻辞与卦辞里所讲的童蒙。青少年身心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智力和体力都不发达,事理不明,道理不清,所以可以说是蒙。上九爻爻辞说,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通过这段爻辞我们可以推知,强盗匪寇也被称为蒙。

这样看来,在蒙卦的经文中至少有三类人被称为蒙。一是处于成长期,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小子。二是牢狱中的囚犯。三是强盗贼寇。那么很显然,这三类人的共通性是不能通过愚昧无知来定义的。更不能与山下出泉,山下有险联系起来。如何理解这三类人之所以被称为蒙的原因,如何找到这三类人之间共通的属性,是理解蒙字和蒙卦符号意义的关键。

孩子在幼儿园绘画

儿童或少年之所以称为蒙,是与成年后的心智与体力的成熟状态相对而言的。成年人思想独立,能明事理,辨是非,所以我们称之为明智。而儿童和少年则不同了,知识少,经历少,不能明辨是非,智识处于相对朦昧的状态,所以称为蒙。但是,童蒙总是要成长为成年人的明智或理智。所以我们可以说,童蒙是处于隐藏状态中的智慧。正因为心智处于成长期,所以为了使儿童心智合理的成长,就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和引导。由于儿童心智尚未成熟,所以需要家长或老师的教育引导,从而更利于其心智的成长,这是童蒙的全部内涵。

罪犯之为蒙也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人人都是有良知的。但是总有一些人作奸犯科,成为罪犯,被关押囚禁。所以,罪犯是良知处于隐藏状态中的人。而且关押犯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惩戒和引导教育的方式,促使其改过自新,重获良知。由于良知尚未发生,所以需要我们将罪犯关押起来,辅以教育和劳改,促使其改过自新。这是罪犯囚徒之为蒙的原因。

再说强盗贼寇,他们也是一群良知尚未发现的人,他们为非作歹,招致政府与百姓的反对,只能生存在高山深林等相对隐蔽的处所中。官府要打击他们,老百姓也有可能联合起来反对他们,整个社会的都向他们施加压力。但是,人们也不放弃他们自己可能改邪归正的希望。所以强盗贼寇之蒙,指示的也是一个良知不能发见,从而接受整个社会的良知观念的限制和引导的过程。

女孩在家里画

通过对蒙卦经文所提供观念的分析,我认为蒙字不能等同于愚昧无知。它指的是智慧、力量或良知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所以就需要适当规范、教育和引导的状态。比如,儿童的智力正处于成长的阶段,所以儿童就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教导,这就是童蒙。那么蒙字的含义与蒙卦的意义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我们知道,蒙卦是艮与坎上下相叠而构成的符号。我认为,蒙卦符号的意义就是由坎到艮的变易。

坎卦,两个阴爻将一个阳爻包围在中间,它的意义就是阳在阴中,不要将它与水机械的联系起来。阳在阴中,如智慧尚在成长中,尚未彰明。于罪犯而言,良知是潜在的,需要劳动改造后才能显现,所以这也是阳在阴中。艮卦,一个阳爻下面有两个阴爻,两个阴爻就是太阴。所以我们可以将艮卦看作三阳乾卦得太阴而成。阳主动,阴主静。三阳乾卦得太阴,也就是一个阳得静的状态。

儿童的智力和体力都处在成长的过程中,但是在社会化的环境下,儿童的成长并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状态,老师和家长都通过一定的规矩、限制、启发或引导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所以,教育就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的作用,这些作用相对自由发展就是阴性的。所以儿童接受教导就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罪犯由于过错而被关押,并戴上桎梏限制其自由,这更是一个阳得阴的过程了。所以,蒙卦由坎变到艮,就将一个由于智慧、力量或良知尚处于潜在或成长的状态,从而需要通过一定的约束、限制、引导、启蒙的作用促进其成长的意义表达出来。这才是蒙卦符号被命名为蒙的原因。

浙江新昌:书法教育进课堂

美丽自习室亮相大学校园

理解蒙卦及其经文内容,我们并不需要八卦象八物的关系,甚至还可以说,相信这个说法反而使我们更难以看清易卦的真相。这也就反证了这些知识的无用和它并不属于古经文,所以也就不能用作理解卦象和卦爻辞的基础。卦象的概念要回归到它的本义,即卦画符号的意义。《易传》是春秋或战国时代,学者们研究《易经》的阶段性成果。它们的作者借助于当时代的八卦的传说,试图对卦理和经文作出解释。但是他们所做出的解释也并不是建立在正确理解经文的基础上。所以,《易传》所提供的有关八卦起源与意义的知识是可以盲目信从的。

《易经》虽然很古老,但它的原理却很简单,卦辞和爻辞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以理解,只是我们不要轻信《易传》的相关言论即是。只有脱离了《易传》思想的束缚,我们才能有望读懂《周易》古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