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二次函数-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2018.04.28)
如图,已知抛物线y=ax²+bx+c经过A(-2,0)、B(4,0)、C(0,3)三点,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CM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t,0)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记该直线右侧与△ABC围成的图形面积为S,试确定S与t的函数关系式;

看过题后会发现,该题是一道常见类型的压轴题,点的存在性。
(1)第一问送分,不会的同学就不用往下看了;
(2)点M是在y轴上,但没有说是在正半轴还是负半轴,所有有好多可能性,那么根据等腰△ACM,可以判定存在这几种情况:
①AC=CM,此时的点M可能在C的上方,也可能在C的下方;
②MA=MC,此时的点M只能在C的下方;
③MA=AC,此时的点M也只能在C的下方;
所以一共四种情况,第①、③情况直接利用AC的长度就能找到点M的坐标;
只有第②种情况MA=MC,也就是M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怎么找AC的垂直平分线呢?如果不会用直线垂直斜率关系,那么只能利用三角函数来求解;

如图过AC的中点作垂直平分线MN,交x轴于点N,那么根据∠BAC的余弦值可以求出点N的坐标,而同时AC中点的坐标也没问题,那么直线MN的解析式就可以得到,从而找到直线MN与y轴的交点M的坐标即可;
(3)这一问明显是一个分段函数,点P在O左侧的时候,面积S只能用△ABC的面积-直线左侧三角形的面积;点P在O右侧的时候,面积S就是直线右侧的三角形面积;
所以要根据t的取值范围来分段,
当-2<t<0时,用t与∠BAC的三角函数来计算出三角形的底和高,然后表示出面积,用△ABC的面积-该三角形的面积=S即可;
当0≤t<4时,就改用∠ABC的三角函数了,表示出PB的长度,和三角形的高,然后表示出面积=S即可;
题目不是很难,所以方法提供给同学们了,如果掌握不了那就是自己的能力问题了,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