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茂||砚城民间老手艺

砚城民间老手艺

文/徐茂

01

女性美容,中国古书解读为“美其表,愚蠢目”。如此解读,颇耐咀嚼。把外表美容一下,可以愚弄蠢笨的眼睛。说直白些就是:女人整得漂亮点,男人的眼睛就傻了!

我于女人美容的原始记忆,当属绞面。

那时,小姑妈要出嫁,奶奶为其开面。小姑妈的脸,被奶奶涂满白色的粉。转眼间,秀气的小姑妈酷似《聊斋》里的一个白脸妖精。我在他俩身边乱嚷嚷,她们讨厌我,轰我出门。我在屋外,爬在窗玻璃上,瞧她们在屋内折腾。

奶奶从她的红色梳头匣里摸出一根极细的麻线,挽成8字形的活套。牙咬麻线的一端,右手拇指一开一合,左手也不停地挥动。

麻线在奶奶的娴熟操作下,在小姑妈的脸上、额头、鬓角、脖颈上,快速地游走,好像院子里的小鸡娃啄米。小姑妈时不时地惊叫,大喊毛孔疼。我想,奶奶真狠心。

奶奶的最后工序是修理小姑妈的眉毛。我担心小姑妈柳叶般的细眉毛被奶奶清理得一根不留,或者小姑妈的眼皮被绞破,流血。奶奶胸有成竹的样子,嘴里边说些“月牙眉”“妃子眉”的怪话。

小姑妈不时地朝我努努嘴,扮鬼脸,似乎很乐享的样子。

我长大了些后,自然关注起了女人,所以对绞面也就有了完整的了解。

绞面应该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技艺,就是用线除去脸上的汗毛,使皮肤焕发光彩,以达到美容的效果。这种技艺在中国很多地方流行了数千年。

当下,绞面在国内早已销声匿迹。据去过日本、韩国的朋友们说,在这两个国家,绞面的技艺还流行。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一些东西,国人早已遗弃,在国外却生生不息!

02

“补锅噢,补锅噢,补锅……”

夏日的午后,寂静的小巷,悠长的吆喝声。吆喝声里弥漫着柴火气息,弥漫着玉米面的清香和高粱面的浓香。补锅匠的吆喝声,像一条条魔线,颤颤悠悠,把各家的孩子牵拽到他的火炉边。

他的小火炉里跳荡着蓝色的火苗,连着小火炉的小风箱还在“扑哧,扑哧”出风。我想到了《西游记》里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总觉得小火炉里会蹦出个烟熏火燎的孙猴子。

小火炉上置小坩埚,埚里边的碎铜片,变戏法似地熔化成绿色的铜水。铜水好像水银,翻滚着,跳荡着。

“补锅噢,补锅噢,补锅……”

吆喝声中,女人们趿拉着布拖鞋,肩头扛着裂了缝的铁锅,叽叽喳喳来补锅。补锅匠用小铁铲麻利地铲掉锅底厚厚的烟垢,用粗砂轮把裂缝周边打磨一番,将坩埚里灼烫的铜水顺着裂缝,一点点补进去。滴缝的铜水冷却,用粗砂轮把修补处打磨光滑,大功告成。

不过,补锅匠还不让女人们拿走补好的铁锅,装一锅水,要看铁锅漏不漏。补锅匠信心十足,以掌击锅,砰砰响,扯开嗓子吼:漏了,我一文钱不收!

我佩服补锅匠滴铜水的技艺之高超。锅底的裂缝,肉眼几乎看不见,他却能准确地将铜水滴进细缝。铁勺里流出的铜水,那样均匀,像母亲拉直的缝衣线。语文老师讲《卖油翁》,说是卖油老者把制钱放在油葫芦口上,油从钱孔入,而钱不湿。嗬,比之补锅匠铜水滴缝,差之远矣!语文老师忒没劲!

我上大学时,观看湖南花鼓戏现代剧目《补锅》教学片,李谷一主演,戏中称补锅是“屋檐脚下蹲,一脸墨黑尽灰尘”的职业。听到的是戏曲音乐,心里边流淌的是故乡小巷里飘散出来的吆喝声:

“补锅噢,补锅噢,补锅……”

03

清人陈尚古《簪云楼杂记》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除夕前微服出巡。至民间街巷,观各户对联,以为娱乐。发现一户未贴春联,遣侍从查问。原来,主人乃劁猪匠,忙于干活,未暇贴春联。太祖听后,欣然挥毫:“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朱元璋的这副对联,算得上是对劁猪匠最形象最贴切的定义了。

民间所言劁猪,实际上还包括骟猪。劁猪,给小母猪做绝育手术;骟猪,俗称骟蛋,阉割小公猪。

劁猪匠一进村,猪嚎驴鸣,我就紧张起来。

劁猪匠骑一辆大自行车,横梁上搭油瓷麻花褡裢,车把上插一面小红旗。来去匆匆,出没无常,神秘兮兮。

劁猪匠嘴里叨把钢制柳叶刀,跃进猪圈,逮猪。弓腰、叉手,两眼紧盯小猪。小猪也不傻,预感到了来者不善,嗷嗷叫,满圈飞奔。

冷不丁间,劁猪匠果断出击,一个箭步冲过去,双手抓住小猪的后腿,倒挂金钩,提小猪出圈。

小猪被踩在地上,突如其来的袭击,吓破了它的胆,再也不敢大声嚎叫,只是不停地哼哼。劁猪匠挥刀向小猪两后腿间,一声惨叫,一团血糊糊的东西便落在了劁猪匠的手里。

说实话,我十分厌恶劁猪匠。小猪凄惨的嚎叫,恐惧的眼神,难忍的疼痛,无不控诉着劁猪匠的可恨之极,凶残之至。人们不仅要吃猪的肉,还要让猪断子绝孙。

——人啊,人!

至于为何把猪劁了,我成年之后,才明白原委。人们养猪,无非求利,一刀劁了,猪就没有花花心思了。憨吃憨睡,膘肥体壮,猪的一身肥肉就是人们白花花的银子啊!

04

小时候,冰天雪地季节,人们穿黑色棉袄,外面也没有外罩可套。棉袄上缀的纽扣叫桃疙瘩。桃疙瘩既是纽扣,又是一种布艺。手巧的女人挽的桃疙瘩,精巧美观,极具观赏性。

说起桃疙瘩,有必要追溯一番纽扣的发展历史。

纽扣,最初是缝缀在衣服上的装饰品,并没有连接左右衣襟的功能。那么,古人用什么连结左右衣襟呢?西方用饰针,中国用布带。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用一万三千多枚珍珠纽扣镶饰一件王袍,足见其生活之奢侈与糜烂。

纽扣连结左右衣襟,是后来的事情了。最初的纽扣主要有石纽扣、木纽扣、贝壳纽扣,后来发展到用布料制成的盘结纽扣。桃疙瘩应该就是一种盘结纽扣。

我们村子里最会挽桃疙瘩的是杨五奶奶。

月亮升起来,村子里很安静,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杨奶奶的土窑洞里女人成堆,叽叽喳喳,好不热闹。杨奶奶热情,又有耐心,人缘极好。向她学挽桃疙瘩,有个规矩,走时,要留下一幅桃疙瘩,算是学费吧。

杨奶奶收下的桃疙瘩,挂在墙上。她的土窑洞就是布艺展览馆。一副副桃疙瘩像一只只五颜六色的花蝴蝶,翩翩飞舞。

杨奶奶以九十八岁高龄去世。出殡那天,家人把她收集的数万副桃疙瘩挂在街道两边。全村人都来送行,场面之壮观,令人肃然。

这哪里是在送别一位老人,而是对一种民间技艺的虔诚膜拜!街道两边随风飘荡的彩色桃疙瘩,在蓝天的映衬下,闪烁着人类灵动的慧心光芒……

05

我熟悉的砚城老手艺犹如芦芽山上的云雾,奔涌而来:磨剪子戗菜刀、画炕围、栽笤帚、扎鸡毛掸子、缉净片子、做纸瓮、编草筛、染布、搓麻绳、糊纸扎、敲烟筒…… ……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走街窜巷的老艺人渐已消失。此刻,街巷里传来刺耳的电喇叭叫卖声,单调而又乏味。“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古典情怀,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然而,当年穿梭于人间烟火之中的那些匠人,他们以一种艺术的方式为我们塑造了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一门手艺,光阴在他们灵巧的指尖流转……

那些逐渐失传的老手艺,是“工匠精神”的真实体现。在当今物欲横流、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唯有像老手艺人那样,沉静如水,坚守本心,一生专注一件事,才能修炼出真正的“大国工匠”!

作者简介

徐茂,1968年出生,山西省五寨县第一中学语文教师。教学之余,写点散文,文章多表现家乡风土人情,发表于 “砚城文苑”微信公众号等媒体。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心灵之窗

*徐茂||岳母的宝物
*徐茂||五寨沟畅想曲
*徐茂||西安随想
*徐茂||怀念路遥
*徐茂||千秋大窊山
*徐茂||烟民
*徐茂|| 清涟河畔张家村
*徐茂||五寨人
*徐茂||五寨八大怪
*徐茂||  记忆中的老物件
*徐茂||南校三人行
*徐茂||孙家梁大屠杀
*徐茂||五 师 颂
*徐茂||蜡 炬 泪
*徐茂||火烧高岭村
*徐茂||古镇缘  南校情
*徐茂||家乡至味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sczb097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