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由于没有固定的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的老师相对不固定,所以大唐有一项非常值得推崇的学习制度,就是游学。

这项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说,立志于学习文化、有所建树的青少年长大后,不管有没有钱,先去旅游一圈再说,边旅游边学习。一则增长见识,二则结识高人,三则交往朋友。大部分人家庭条件好,是有路费的,甚至还有书童相伴。当然也有穷游的,《聊斋志异》中经常写到的露宿荒庙遇到狐狸精的书生,就是穷游的下场(艳遇)。

可惜这项优良的制度到现在已经完全失传了,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个字,穷。

十九岁的杜甫,比十五岁已经大了四岁(这不废话么)。他已经完全懂事,彻底告别了“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的捣蛋生活。现在的情况是,父亲遭人陷害,正在坐牢,家里经济一落千丈,简直是十八代人以来的最低谷。

不搞出点名堂来,有何脸面去给列祖列宗交代?

当农民是不可能当农民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当农民的。好歹也算是出生于书香家庭,官宦之家。这几年风水败了,走了下坡路,在家当了几年农民,对于“背太阳下山,背月亮过河”的“闲适农居”生活,杜甫已经彻底怕了。于是,他觉得,是时候去游学(穷游)了。

话说大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1年),十九岁的杜甫开始出游郇瑕(普及知识,读音环峡,今山东临沂)。第二年,开始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这几年时间,他得以欣赏到画圣吴道子的壁画,也得以倾听到大内音乐家李龟年的歌声,还到过白马寺参禅礼佛。所写出的文章,在圈内得到广泛传扬,简直是如鱼得水。大家都称赞他文章写得好,这让他一度十分自信。搞到后来,甚至很多人要找他签名留念,甚至场面一度失控。

苏州,是吴王阖闾曾经的都城,他当年修建的姑苏台已经成为了历史名胜。杜甫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浩瀚的大海。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能到日本去旅游一趟也好啊!可惜交通不给力(主要是穷),去不成。

这段经历,使他留下了一个长长的朋友圈《壮游》(全文54句,648字),其中写道:

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

在虎丘山,参观了吴王阖闾墓地、看了剑池,也听说了传说故事后,他接着在《壮游》中写:

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

这四年旅游期间,杜甫的经济来源,除了亲友的捐赠、接济,其余主要为打工。他凭借自己的名气,给当地官府幕僚写材料、做作业、加班,当临时人员那种。这种有才华、能写的人,在各朝各代都是抢手货,作为编外临时工,最为合适,工作各种熬更守夜、不辞辛苦,何况是廉价劳动力,工资待遇,意思意思差不多了。

打工和旅游的同时,他始终在加强学习,随时准备参加考试。因为他知道,这个才是真正的正事,来不得半点玩笑。如果失去了初心,这辈子就真的要打工过日子了。

那特么有法哦?想起都怕。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24岁的杜甫接到了老家送来的急件,说是皇帝驾临洛阳,这次公务员考试要在洛阳福唐观举行。

想起自己的“江湖”地位,脑子里面全是人家的称赞和表扬。满怀信心的杜甫参加考试,提前交卷,自我感觉各种良好。下来私下和同学核对卷子,感觉也八九不离十,内心窃喜。

然而实力可能达到了,但运气没有跟上。这次参加考试的共三千人,最终录取二十七人。录取率高达百分之零点九!这特么的谁给划的分数线?往上靠几十名不行吗?搞得没有杜甫的名字。

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书,杜甫各种郁闷,一度抑郁。

不过,也算有一个好消息,就是父亲的案子已经沉冤昭雪,不但无罪释放,还被提拔为兖州司马。所以他决定去父亲的上班地点看望父亲,并借此机会开始齐赵之游。

这下子,杜甫不再需要打工度日。父亲作为地方主官,工资待遇还是很好的,经常给他一些零花钱。果然是经济基础决定旅游心情,他在《壮游》中写的是: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这期间,他终于进了驾校,在私家教练的辅导下,通过了各科目考试,学会了骑马。通过和马的深入接触,对马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他在《房兵曹胡马诗》中这样写: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虽说是写马,但也写了自己的理想。

当杜甫登上东岳泰山,才近距离亲自理解了孔子当年的感受,于是提笔写下了一首堪称泰山广告词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前前后后长达十年的漫游,是杜甫一生中最为无忧无虑的岁月,《壮游》中所谓“快意八九年”,正是他当时心境的写照。这一时期,他先后创作了一千余首诗歌,可惜由于印刷行业还不够发达,能够流传下来的少之又少,不出十首。

时间跑得像狗一样快,甚至连尾灯都看不见。

曾经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22句,264字)中,杜甫这样抒发过自己的人生理想: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然而光有理想,没有机遇,实际上并无卵用。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三十岁的杜甫,事业上一事无成,公务员考试参加了两次,每次都失败。录取通知书又遭狗吃了。

特么的,自己努力了二十年,说不上学富五车,但四车还是差不多吧。到现在竟然混得如此下场,几个关键词总结当下的现状,穷、光棍、一无是处。

狗日的,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知识改变命运”?他这样想。但总觉得哪儿有点不对劲。

命运如何逆转,下集再说。

废话少说

(0)

相关推荐

  • 大变局——大唐帝国的后半生 NO.176 未完成的完成

    NO.176 但不管怎样,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总算是划上了一个句号--虽然并不怎么完美. 好在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完成永远比完美重要. 对代宗李豫来说,这就够了. 他终于松了一口气. 天下的百姓也终于松 ...

  • 扇面习作(一)——杜甫秋兴八首

    秋兴八首是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秋    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故曰"秋兴".是诗人晚年的作品也是他七律的代表作.这八首诗就是一部大唐的兴衰史,道出了 ...

  • 8岁持铁锤暗杀父亲宠妾,31岁坐镇四川的“土皇帝”兼杜甫的好友严武40岁早逝,母亲为何松了口气?

    家中命案 733年,大唐名臣严挺之正在长安家中闲坐,仆人突然惊恐地赶来报告:"不得了了,少爷与您的宠妾嬉闹,失手把她杀了!"严挺之闻言大惊失色,急忙把自己年仅8岁的儿子严武叫了过来 ...

  • 杜甫:“裘马轻狂”终有时,“忧思黎元”始永恒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禾勿人子,来源:唐诗宋词古诗词(ID:tsgsc8) 出身名门望族,仁慈正义的少年游子 人生如戏,生旦净末丑都要扮一回,只是扮演谁,想扮谁,又像谁,也许 ...

  • 创建推行“两税法”,毁誉参半的大唐宰相杨炎

    杨炎是中唐时期的宰相,凤翔人.杨炎家中的长辈受到过朝廷的表彰,出生于这样的家庭,让他从小恪守仁孝.唐代宗年间,杨炎的父亲身体不好.他毅然辞官返乡,回家照顾老父,一直伺候在父亲身边.人们都夸杨炎纯孝,是 ...

  • 唐诗闲读:“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

    今天接着读白居易的诗. 读唐诗,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白居易的诗也是现实主义的("新乐府"啊),杜甫的诗也是现实主义的,但白诗却明显没有杜诗感人,语言能力不用多说,两人都是大师级别的, ...

  • 父亲病故,儿子饿死,王朝覆灭,他才是历史上最惨的诗人

    作者:阿鱼   来源:长安处处有唐诗 李白杜甫,大唐诗歌的双壁.一个被称为诗仙,一个被称为诗圣.后世人很多都只看到这两人的浩瀚诗才,只看到这两人留下的数不清的名篇名句. 很少人知道,天子呼来不上船的李 ...

  • 一日一首诗(12)--- 《杜甫》

    杜甫 物质与精神,极致之后,都是绚烂.一个耀眼于当时,一个流芳于后世. --题记 杜甫 雨夜宿在杜甫草堂,天光亮了一半大唐: 漂泊千万里路剑与诗书惶惶,他还流浪: 无一屋容身可藏: 江淮.齐鲁.燕赵.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 一 东汉无神论者王充曾经有过一句名言"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意思是说:当你生活小康富裕有钱的时候,不要乱搞,要悠着点来:当你贫困潦倒要饭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三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但事情还是有转机的,久等果然有好菜. 大唐开元二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四)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三) 四 与李白告别之后,杜甫又回到了自己那个清寒的小山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五)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四)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六)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四)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七)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四)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八)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四)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九)

    本集为大结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一)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二)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家国(之三)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圣杜甫之诗文 ...

  •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宗室王孙之诗鬼落寞(之二)

    大唐故事之宗室王孙之诗鬼落寞 阅读本章之前,可能有必要复习一下前一章(点击以下链接进入) (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宗室王孙之诗鬼落寞(之一) 二 话说大唐的科举考试制度,较之于隋,已经相对完备了. 科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