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是如何变成一个“渣男”的?

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给世人留下了很多经典著作,比如《变形记》《城堡》《审判》等等。

不过,翻开他的情史,人们却发现,原来卡夫卡竟是一个活脱脱的“渣男”。

菲利斯,一个商人之女,在德国柏林的一场宴会上,通过朋友介绍,与卡夫卡相识,准确点说,是卡夫卡对她一见钟情。

在两人长达5年多的交往中,卡夫卡一共给她写了600多封情书,曾两度与她订婚,但又两度逃婚。

说到底,卡夫卡想做一个文学领域的不朽丰碑,而菲利斯只想让他做一个好丈夫,因此,当这个矛盾无法调和时,卡夫卡就只能选择逃婚。

1919年,患有肺结核的卡夫卡住进了医院,当时,一个名叫尤莉叶的服务生,对他尽职尽责地照料,让他枯竭的心灵再次萌生出爱情的种子,他们随即陷于热恋中,而且两人还买了房子,举行了订婚仪式。

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将走进婚姻的殿堂,但是,世事却很无常。

1920年,卡夫卡收到了一封来自布拉格的读者来信,署名是密伦娜。

密伦娜被卡夫卡的文采所折服,提出想把他的作品翻译成捷克文,于是,二人开始了书信联系。

在随后的交往中,卡夫卡发现,密伦娜在思想上,特别是在文学领域,跟自己很有共同语言,于是,卡夫卡就废弃了与尤莉叶的婚约,随即和密伦娜开始了恋爱。

卡夫卡以为自己遇到了理想型的爱情,但事实却是,密伦娜有家室,有老公,当理想照进现实时,密伦娜选择了现实,而卡夫卡则沉溺于理想之中,因此,这场爱情只能是不了了之,让卡夫卡非常伤心。

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因肺结核病情复发恶化,病逝于布拉格,年仅41岁。最后陪在他身旁的女人,既不是收到情书最多的菲利斯,也不是听过他最美的情话的密伦娜,而是一个名叫朵拉的女孩。

纵观卡夫卡的情史,说他是“渣男”也不为过,但我们也需要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这种对待感情草率多变的态度呢?

答案就是原生家庭的创伤和父亲的专制,卡夫卡的父亲非常强硬,想让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商业人才,这让卡夫卡感到非常痛苦,因为这与他的理想背道而驰。

但是,卡夫卡又不敢反抗强势的父亲,就逐渐陷入了孤独和痛苦中,这些感觉,在他的那些著作中随处可见,充满了孤独、无奈甚至绝望。

在卡夫卡的心里,非常渴望有一个真正懂自己的人进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理解他的追求和理想,但是当他觉得这个人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样时,又会陷入迷茫,用自己的方式来逃避现实。

总之,卡夫卡虽然在文学上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但是他在处理感情的问题上,却实在让人尊敬不起来。

(0)

相关推荐

  • 夏日里凋谢的一朵犹太玫瑰

    这两个"文学寄生虫"正在犹太文明的广阔草原上享受爱情和文学激情相互冲击带来的幸福. 当他遇见那个女孩时,他的生活已经进入倒计时.疼痛离开了39岁的男子,他正值壮年,身高1.82米, ...

  • 卡夫卡是谁?| 名人漫谈系列

    卡夫卡是谁? 漫谈 从表面来看,他从未经历过了不起的大事,但在内心里,他却饱尝折磨. 终其一生,他都在同那些自认为不可逾越的障碍作战:

  • 一个渣男怎么娶了京成一美?

    年好景君须记,点击蓝字关注我 一个卖油郎叫朱重,做点小本生意,也要一厘一厘攒着,要去嫖京城头牌王美儿. 你道他渣不渣?渣. 每天卖油都要经过怡红楼,想看一眼王美儿,有时没看见,有时看见了,眼见着王美儿 ...

  • 文学巨匠卡夫卡的“悔婚”一生:毁掉一个人,就让他这样长大

    "杀死我,否则你就是杀人犯." ...... "您别走." "我不会走的." "可是我要走了." 1924年6月3日,弗 ...

  • 翟晓洁丨黄金巷的卡夫卡

    卡夫卡的故居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黄金巷22号.在这座金色之城里,黄金巷是由旧市政厅广场.圣乔治教堂到玩具博物馆.查理桥的必经之地.而这条旅行线路,正是布拉格的精华所在. 黄金巷其实只是一条砖石铺成的小街 ...

  • 你会爱上什么人,其实早就注定了

    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里有这么一句台词: 小的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会闪闪发光:但是长大以后才发现,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 小女孩松子,成长以来遇到的几乎都是渣男,每一段感情她都用 ...

  • 卡夫卡丨作为一个囚徒终其一生, 这满可以成为一个生活目标

    断想 他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充足的准备,但从来不能因此而责备自己.因为,在这每时每刻都烦人地要求有准备的生活中,哪里又有时间准备呢?但即使有时间,在知道任务之前,又何从准备呢?换句话说,连是否能够完成一 ...

  • “一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卡夫卡与笼子

    "我是一只很不像样的鸟,一只寒鸦--一只卡夫卡鸟(kavka,穴鸟),我的翅膀已经萎缩,对我来说不存在高空和远方.我迷惘困惑地在人们中间跳来跳去.我缺乏对闪光的东西的意识和感受力,因此,我连 ...

  • 卡夫卡《变形记》:一个科层制下底层人物的悲剧人生

    卡夫卡<变形记>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小说之一,小说通过描写推销员格里高尔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的荒诞故事,刻画了一个底层人物及所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的异化. 一个世纪 ...

  • 荒诞又疯狂!奥逊·威尔斯和卡夫卡的天作之合!

    电影供销社平台 专为中老年打造 公众号 前言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就拍摄了许多改编自小说的电影,小说为电影提供了扎实的文本支撑,所以电影往往也是精品中的精品.今天分享会要为大家介绍的这部电影也是改编自小 ...

  • 读完卡夫卡,在人群里继续沉默而孤独

    有谁能拒绝卡夫卡呢? 这位魅力无穷的作家,110多年来征服了无数的中外读者和作家. 加缪盛赞,他的全部艺术,在于吸引读者一读再读. 莫言感叹,能把小说写得如此像梦的,大概只有卡夫卡一人. 欧美各种权威 ...

  • 卡夫卡的作品已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博尔赫斯

    ∞<最后的对话Ⅰ>,2018En Dialogo I博尔赫斯×费拉里 著 陈东飚 译新经典文化|新星出版社卡夫卡的作品已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卡夫卡可能是人类记忆的一部分& ...

  • 卡夫卡:艺术对艺术家是一种痛苦

    雅诺施:"晚上您一定很累." 卡夫卡:"我是累,但也幸福.没有什么东西比这种纯洁的.摸得着的.到处有用的手工艺更美好的东西了.除了木匠铺,我在农村和花圃也工作过.那些工作 ...

  • 【卡夫卡变虫记】

    内容简介 一天早上,小男孩卡夫卡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棕紫色的超级大甲虫.但是没人注意到他变形了--他的父母.他的小妹妹.他的老师--除了他最好的朋友迈克尔,谁都没注意到.迈克尔想让卡夫卡变回小 ...

  • 卡夫卡:谦卑必须是彻底而持久的

    生命开端的两个任务:不断缩小你的圈子和再三检查你自己是否躲在你的圈子之外的什么地方.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