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详注第七十章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详注第八十章

    原文:小国寡民, 王弼注:国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况国大民众乎!故举小国而言也. 今译:国家又小,人口又少,尚且可以使其返回古代的和谐状态,何况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呢!所以举小国作为例子而言.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九章

    原文:和大怨,必有余怨, 王弼注:不明理其契,以致大怨已至.而德以和之,其伤不复,故必有余怨也. 今译:不明白如何处理契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形成大的仇怨.而以德来调和,关系或感情之前受到的破坏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八章

    原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 王弼注: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 今译:以,是用的意思.其,指的是水.这句话是说水柔弱的性质,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改变它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七章

    原文: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 王弼注:与天地合德,乃能包之如天之道.如人之量,则各有其身,不得相均.如惟无身无私乎?自然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六章

    原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 王弼注: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 今译:强大的武力是以暴力的毁伤作用于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五章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王弼注:言民之所以僻,治之所以乱,皆由上,不由其下也.民从上也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四章

    原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王弼注:诡异乱群,谓之奇也. 今译:诡诈.特殊.引起社会动乱的人和事,就叫做奇. 原文: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三章

    原文:勇于敢则杀, 王弼注:必不得其死也. 今译:必然不得好死. 原文:勇于不敢则活. 王弼注:必齐命也. 今译:必然能够寿终. 备注:(淮南子<道应训>:"惠孟见宋康王,蹀足謦 ...

  • 道德经详注第七十二章

    原文: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王弼注:清静无为谓之居,谦后不盈谓之生.离其清静,行其躁欲,弃其谦后,任其威权,则物扰而民僻,威不能复制民.民不能堪其威,则上下大溃矣,天诛将至.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