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滴化雨伴笔耕】张鹏云// “鸡肋”与“凤姐”


“鸡肋”与“凤姐”
“鸡肋”与“凤姐”
文/张鹏云

“鸡肋”一词出名于三国曹阿瞒一句无心的口令,因“鸡肋”也使恃才自傲的杨主薄送了性命。于是从三国到现今的1800余年里,“鸡肋”闻名中外。
“鸡肋”就如“凤姐”一样,都因一句话而出名。还衍生出了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歇后语。
鸡肋与凤姐的出名过程大致相同。反过来说,凤姐有如鸡肋,对于一些吸引眼球,制造噱头的媒体来说,难道不是这样吗?试想一下,若三国时有网络,有媒体,因其而让一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青年才俊丧命,那“鸡肋”肯定比“凤姐”更红遍网络。
凤姐有如鸡肋。现今好多东西也有如鸡肋。
工作如鸡肋。对某些人来说,工作不是当作事业来做的,而是吃不饱,饿不死的谋生手段。想放弃又因能力等各种因素而不能,想认真对待又觉得薪水确实太低,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不能保证。
家庭如鸡肋。美满和睦的家庭是每个人的向往,但现实中并非如此。当激情过去之后,遇到的柴米油盐的琐事,是攀比心理的作祟,男人女人心中天平就会失衡,就会觉得老婆是别人的好,人家男人挣钱多等等。对于一些勇敢者,便会重新选择,但大多家庭都如鸡肋一般。
男人女人如鸡肋。对于未婚男女来说,大多情况下相互都不是很满意,迫于社会、父母等压力而结合起来便会产生鸡肋家庭。一些鸡肋家庭的勇敢者勇敢走出之后,重新选择时因对方的人品、家庭负担等原因而有鸡肋之感,多次选择都不能完全满意,勉强组成新的家庭,也就产生了新的鸡肋家庭。
有鸡肋之感,勇敢者、有才能者会重新选择,工作如此,家庭如此,个人如此。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张鹏云, 1971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大荔县渭河边一农家,《汗滴化雨伴笔耕》特约撰稿人。昔年有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纸媒,近年惰于性情,耽于俗务,于文字已是奢望,偶有感而发,难登大雅,聊以自娱。
三贤文苑
临渭区作家协会平台
欢迎关注 期待投稿
投稿邮箱:
LWQWYCZS@163.com
514895427@qq.com
1259020912@qq.com
汗滴化雨伴笔耕
文学交流的平台
文友聚会的乐园
搜索关注:k524522468
美文不断 精彩常现
喜欢就关注我
读者赞赏作为稿酬
其中三成留作平台维护费用,七成发给原创作者!
赞赏金额系统设定七日到账,到账后及时发放
投稿邮箱:524522468@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