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番外篇:“卒中”怎么读?你会读它,才知道它多么可怕

 卒中正确的读音是?

世界卒中日,是每年的10月29日,也就是今天。

每年的这一天,从政府机构到各级医院,都会举行义诊及宣传。众多的新老患者这天都会带着资料甚至推着轮椅,前来咨询。

每当此时,我都会感慨,卒中患者真多……

是的,作为神经科医生,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或轻或重的卒中患者。而对于普通大众,几乎每个人的亲戚邻里中间都有卒中的患者。要知道:我国40岁及以上卒中现患人数达1318万。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我国总体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这意味着一生中每5个人大约会有2个人罹患卒中

(这师徒四人,谁先中风?)

卒中,标准的读音是“cù zhòng”,两个字都念第四声。迄今,能读正确的人并不太多。

会读这两个字,你才知道这个病有多么可怕

卒,读第四声时同“猝”,意味着迅疾;

因为这个病来得“急”,让人毫无准备。有的患者走在路上突然倒地,有的患者一觉醒来不能言语,有的患者打着麻将手脚瘫痪,有的患者做着运动倒地昏迷……很多患者被送至急诊时,家属往往孩子赶来的路上。“卒”,就是这么让人措手不及。

这个病救治要“急”,争分夺秒。凡是脑卒中患者,均会进入就诊绿色通道。这不是什么特权,而是为生命让行。因脑血管病致死比例超过20%,这意味着每5位死亡者中至少有1人死于卒中 。脑卒中的绿色通道,就好像马路上的消防车及救护车的一路绿灯,抢的就是时间。因为每过一分钟,大脑就有数百万个神经元正在缺血坏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检查及诊断,才能在时间窗内尽快地实施溶栓和取栓。

这个病预防要“急”。明确病因,找到卒中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干预,是“卒中”诊疗体系中重要的环节。疾病的的预防,要控制发作饮食,适量运动,更重要的是坚持服药。卒中复发率高,积极的药物预防,才能使患者不再“急”,使病情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脑卒中发病后3个月、6个月和1年内卒中复发率分别为10.9%、13.4%和14.7%

而“”,读第四声时,意味着遭遇,如中枪,中毒。

卒中是个人的重大遭遇。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让曾经的健步如飞,变得半身不遂。那个精神话唠老太太说不出话来了;那个昂首挺胸的老爷子坐上了轮椅;那个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变得小心翼翼……卒中的患者中虽然老年人居多,但现在中年人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他们正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病因的青少年卒中,他们的人生刚刚起步,便受到了重创。我国卒中疾病负担有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并呈现出低收入群体快速增长、地域和城乡差异以及年轻化趋势。据推测,2030年我国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将较2010年升高约50%

卒中是家庭的重大遭遇。在战场上,为了消减敌军的战斗力,往往都会使用致残性武器,如小型的地雷等。因为一个受伤的战士,需要2名人员救护,这样就减少了3个战斗力。同样,对于一个家庭,一个中风残疾的患者,必然牵扯到整个家庭的财力和精力。年迈的配偶担负起照顾的重任,子女们的工作和生活从此离不开牵挂……

卒中是整个社会的遭遇。卒中患者的增加,影响了社会劳动力,增加了社会负担。国家需要支出巨额的经费来治疗和预防卒中。2017年我国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分别为9607元和18525元。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卒中患者必然越多越多,社会负担必然越来越重。而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正确的就医观念显得尤其重要。

2020年的世界卒中日的主题是“医体融合,预防卒中”

倡导运动与医学防治相结合,更好地防治卒中。

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告别“四体不勤”,锻炼身体,预防卒中!


首发 | 第67病区

作者 | Ryan Lau/刘锐

编辑 | Ryan Lau/刘锐

插图来源 | 网络

题图来源 | 网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