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旅游的那点事(二十三)
旅游应该用什么样的相机为好?
就我个人而言,因驴伴而言,如果驴伴都是摄影发烧友我是能带多少相机就带多少相机,为什么?因为大家都会带很多相机,走动的时候一定快不了,而且在一个地点呆的时间也很久,所以带多少相机都无所谓,慢慢的换镜头,慢慢的换相机,一定能换到满意为止都不会有人吵着要离开。但是如果是那些一般的驴友,只是为了走多点的地方的那种驴友,那我只带一些比较轻便的相机,比如人们所说的一镜走天崖,尽管那样的镜头不如焦距短或者定焦镜好,但能满足我的摄影习惯,通杀!远的可以近的也可以。近几年人老了,喜欢看博物馆,但又不认识字,又想知道那是什么,我通常在允许拍摄的情况下都会把想知道是什么的东西拍下来,特别是名画,名画对于摄影人来说有很大的帮助,没事时可以翻出来看看,也许会有灵感对自己接下来要拍什么有帮助,最近几天没有很好的操作公众号就是有些事到了瓶颈的地方,想找突破口,所以天天在大街上神游,就少了操作公众号。像我现在这种情况就可以翻出过去拍回来的素材看看,看自己那里还没有想到的。
对于进博物馆拍摄也是有讲究的,所有的博物馆都是不允许开闪光灯,那样只能用大光圈和高感光,但是高感光也是一个不好的问题就是燥音太大,一般回来那片都无法用,那样就要用到大光圈,现在单反的镜头最大能去到1.4,也有1.2的,佳能曾经有人说过有1.1的,我没有见到过,不知是不是真的,但是1.7的光圈在博物馆已经足够了,有些2.8光圈的也能操作,当然也是要高感光才行,但这还不够,最好就是用P档,不要用M档,P档有时用不了太高的感光,不过镜头最好是大光圈的镜头,因为P档的调光主要是通过光圈调整为主的。不过单反机在博物馆操作不是那么好操作,主要是对周围的人有一定的影响,人家会担心你把他拍进镜头里了,我觉得最好操作的是手机或比较小的专业微电机,虽然一样可以把周围的人都拍进来,但是不懂的人心理会比较舒服,不会对你有什么不好的眼神,你拍起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顾虑,还有一个就单反对着玻璃拍会有反光,有人说可以加滤光镜,我不喜欢用滤光镜,因为我不喜欢滤光不但滤掉反射光,而且对色温也有所改变,回来再调色就很麻烦,那怎么办呢?有一个办法,但要小心的点操作,就是把相机贴着玻璃拍,手机比较好操作,因为手机是平面,而且平面比镜头要大,贴在玻璃上比较容易,镜头就不一样,一不小心就会硬碰玻璃,会有响声,工作人员听到会走来说你,不让你这么做的,这种情况我在大英博物馆试过,后来我就改用手机,据说华为有一款手机是0.9光圈的,不知是不是,要景是真的那就很好了,标镜便宜的能去到1.4光圈,但不好的是不够扩角,不好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