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别慌,三位国宝级老中医治老胃病的特效秘验方

邓铁涛,男,1916年生,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验方 :

党参18克,白术12克,云苓15克,柴胡9克佛手片5克,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克,甘草5克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法: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克。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兼吐血便血者加侧柏叶、白及、阿胶、田七末(炒)。胃阴亏虚者加麦冬、石斛、玉竹等。另一法:临睡前麦芽糖一汤匙,吞服。

治萎缩性胃炎验方 :

太子参30克,云苓12克,淮山药12克,石斛12克,小环钗12克,麦芽 30 克,丹参12克,鳖甲30克(先煎),甘草5克,田七末3克(冲服)

功效:健脾养胃,益阴活络

主治: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

加减法:脾胃气虚较甚者加黄芪或参须(另炖);湿浊偏重者加扁豆、鸡蛋花、苡仁等;肝郁者加素馨花、合欢皮、郁金等。

张镜人,1923年生,家族世代行医,被誉为'沪上中医第一人'。张老行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急性感染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均有深入研究,且疗效卓著。

张镜人慢性萎缩性胃炎秘方:

乌梅肉6克、炒白芍10克、北沙参10克、大麦冬10克、金钗石斛10克、丹参10克、生麦芽10克、炙鸡内金5克、炙甘草3克、玫瑰花3克

主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或溃疡病并发慢性胃炎,久而不愈、胃酸缺乏者。临床以胃脘隐隐作痛,烦渴思饮,口燥咽干,食少、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主症。

病机为:胃痛日久不愈,或气郁化火,迫灼胃阴,下汲肾水,而致胃液枯槁。

用法:日一剂,水煎分服

加减:1.口渴甚,阴虚重者加大生地10克;2.伴郁火,脘中烧灼热辣疼痛,痛势急迫,心中懊恼,口苦而燥,加黑山栀6克、黄连5克;3.舌苔厚腻而黄,呕恶频作,湿热留滞者,加黄连、厚朴、佛手各3克;4.津虚不能化气或气虚不能生津,津气两虚,兼见神疲气短、头昏、肢软、大便不畅或便溏者,加太子参、山药各10克。

李济仁,男,1931年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新安医学研究奠基人。

李济仁治胃癌经验及验方: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的“胃脘痛”、“伏梁”、“反胃”、“噎膈”等病范畴

关于胃癌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多由长期的饮食不节、情志忧郁,渐致痰火胶结,或脾胃虚寒,或津液干枯、气滞血瘀而成,或食积、气结、热结、痰凝、血瘀、脏虚所致。

方一:

白花蛇舌草60g,薏苡仁30g,黄药子10g,乌梅6g,龙葵30g,威灵仙20g,田三七15g

水煎服。可缓解症状,本方亦宜治食道癌。

方二:

太子参20g,姜半夏10g,石斛10g,丹参15g,广郁金15g,赤芍、白芍各12g,炒蒲黄15g,五灵脂15g,山甲珠15g,夏枯草10g,薜苈果15g,广木香15g,生牡蛎(先煎)30g

水煎服。另服【攻坚丸】,每日20丸,分3次服。

攻坚丸处方:

马钱子15g,活蜗牛15g,蜈蚣10g,乳香30g,蜂房15g,全蝎10g

上药油炒黄,研末,乳香粉为衣,每5g做20丸。

方三:

乌贼骨、枯矾各210g,白芨180g,二丑210g,小苏打240g,蛤粉90g,瓦楞子90g,陈皮60g,香附60g

研细末。每日服3次,每次服6~9g,饭前服用。用于溃疡型胃癌。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请在当地中医指导下使用,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切勿不要盲目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