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胜凤 | 鄂东十章(组诗)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
麻城文学微刊
《从大别山走出的共和国将星》卷一‖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黄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

作者简介

程胜凤,笔名山妮。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歌月刊》《飞天》《回族文学》《甘肃日报》《甘肃文苑》《北方作家》等十几种报刊杂志。有作品在省市级获奖并入选选集。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鄂 东 十 章

(组  诗)

作者|程胜凤

云雾茶香

大别山  龟峰旭日  八叠九里冲

几多云雾,几多茶香

九洼十三山冈

八岁就会采茶

三十年前的丫头

三十年以后还在采

箩筐换了一只又一只

手更熟练了

炒茶的锅不变

春天不变

蓝天白云不变   原生态不变

不变的还有祖辈茶壶泡出的茶香

一芽二叶

清汤绿色

十指浸染

古老的手艺,继往开来的生活

一辈又一辈

于青山秀水间

于风雨中

勤耕细作

山民们叫丰衣足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样活着

叫粗茶淡饭养人

你还是我梦中的那一片栗树林

做过无数次的梦

如今还在做着相同的梦

有雾的片段里,我眼前突然出现

一个又一个红彤彤开口笑的栗子

“天上掉栗子”不是“天上掉陷饼”

多么美的梦

只要我在八月回家

只要我在栗树林

这梦就会无数次出现

仿佛栗子的香味不曾离开过身边

说到故乡说到栗子

心情总是如此美好

我说栗花是世上最丑的花

最丑的花结出最香的果

对呀

再多再好看的花虽在你的头顶招摇

它也结不出栗子

质朴得令蜜蜂与蝴蝶不好意思

轻易靠近的栗花

总是让我的笔描绘不出来

栗子该有过怎样的花

可是

我还是喜爱栗花

像一条条在春天怀孕的虫子

栗子最初长出来的刺并不知道扎手

摸上去像一团绒毛

翡翠一样挂满树梢

栗树林就在村头

整个罗田,整个麻城

盐田河大别山深处

山山洼洼的村庄山山洼的栗树林

坐上“京九”线的列车

只能够观察到它的一部分

在月明星稀的夜晚

母亲会把最得意的栗子鸡汤

端上餐桌

还要补上一句

城市虽好

城市长不出栗子来

记忆留在举水河畔

吴昌发  摄影

时间的水域总是让人模糊

忽然会想到

第一次进城坐过的那辆车

还在举水河畔

淘沙的人依旧在淘沙

他们是否要把举水河淘穿

而你想当作家的梦

仍然没有实现

耸立的高楼更多更高了

举水河   河水浅了

河道或者更深了

加宽了两倍的桥面车辆更拥挤了

微风拂面已是城市气味的举水河畔

忽然觉得自己

一直留着的那颗玲珑之心

毫无用处

夜晚己经分辩不出

街道该是何种颜色

只记得第一次

在河畔举行的嘤嘤诗社坐谈会

你送给我一个夜晚如银的月光

冰清玉洁的诗稿

使我仿佛听到了

举水河河神的密语

那密语是有关我们青春的誓言

可惜被风削了又削没能剩下多少

而今   是谁在抚出高山流水

又是谁

绝我于擦肩而过的时光之外

早春  盐田河

蕙兰山(图片来自惊鸿文化)

曾经有过多少梦想起飞

你侧身而过的早春

煤油灯下的小女孩

背书包  挎竹篮

采蘑菇的小女孩

在那早春的河里

又留下了多少没有破壳的梦

那被时光雕刻的画面——

你牵牛趟过河水

早晨的雾笼罩着你的背影

也笼罩着对面山上草儿青青

有两对白鹭飞过

河两岸边的田畈里一片油菜花黄

你家的炊烟正被你母亲点燃

我看到你忽然到来的饥饿

又被咽了回去

太阳二丈高的时候

母亲喊你回家吃饭

竹篮里的猪草也刚好装满

早春盐田河的田埂上

又传来童音的欢快

突然某一天后悔

我仿佛在这早春里逃离过

又在撕掉无数张泛黄的日历后

回来

早春盐田河

是我生命里无法缺失的盐

最后的兰草花

图片来自岳西微网

悬崖   深山

不只属于一种选择

那生命静好   天高云淡

是你递给了我少年的痴狂

而我还给你满身馨香

山仍然还是那座山

人在此也曾经生死相许

不说暗香依旧

荆棘依旧

只把你的梦想与灵魂交给兰草花

蝴蝶和蜜蜂可否留得住

或许还是留给清风明月

做一个深居简出的人

看着一个季节一个季节地凋零

那最后的兰草花

在鄂东  在大别山深处

一下子溢出了生命的高洁

映山红

图片来自“龟峰山景区”公众号

你仔细观察

说到映山红

山民们从心里不由己地脸上

舒展着笑

是那样喜爱

可以想见

曾经革命的岁月

它曾有着

怎样的一批激情澎湃的青年

由山民变为红军

我们已习惯叫它映山红

我们自小为它感到骄傲

那句“若要等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满哟,映山红”

温暖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山民的心

“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

何止麻城

整个大别山

红霞一片

我们可以把眼前

一山一山美丽的映山红

当成一部又一部

历历在目的红军故事来读

遥想那是一条红旗召展之路

就在眼前绵延

我们只能心怀敬畏地徜徉在

这人间四月的一片花海

与古镇夫子河有关

图片来自“麻城发布”

多少里山路没有问过父亲

父亲的身体其实很瘦小

仍然记得我与父亲走到夫子河边

天上只剩下启明星了

脱鞋提在手中

河水微凉

我与父亲像大家一样赤脚

踩过夫子河

那是我唯一一次

跟着父亲走了通宵的夜路

我十五六岁的时候

走在父亲前面

父亲不停地叮嘱我

要侧着身子侧着担子走

好给迎面赶集回来的人让路

四块六毛钱一双绿色的胶底布鞋

还记得我站在

一个店铺的玻璃柜台前

对父亲说

“我想买的就是那样的鞋子”

那时想夫子河就像是我梦中的

从未见过的“天街”

五年后我又去了夫子河

是从那里去赶一趟开往武汉的车

当时又感觉夫子河

与我坐的那趟车一样旧而小

原来夫子河镇

除了出售山货的店铺外

什么也没有啊

己经过去三十年了

我那天的柿子卖了多少钱

我与父亲各担了多少斤

再次回家一定要问问父亲

因为夫子河镇与我实现的

第一个梦想有关

白果镇

图片来自“黄冈新闻网”

我第一次想到的远方叫白果镇

也不只一次梦到的爱情与学堂在哪里

第一次把信寄往那里

山里人第一次出山

坐船或求学或谋生

走的第一站就是白果镇

以一棵树命名的古镇

它是情意绵绵的象征

它与万顷稻田一起诞生着富裕

因此,它曾是一个个山里丫头瞩目的

树上结着银子一样的白果镇

已经不再坐着破烂的汽车路过白果镇了

心里会闪过曾经热情而留下的美好

山里丫头也不再只讲白果镇而是更远的武汉

曾经心爱的白果镇现在怎么样了呢

它还会是禾苗茁壮

蝴蝶翻飞

书声朗朗

于六月一片明眉的阳光里

让我心心念念地遇见

那一湖碧叶连天的荷塘吗

通向外婆家的路

田埂,木桥,叮咚的河水

山坡,再登二百级石阶到达

山岗那棵大枫树下小歇

山花,野草,松树丛林

鸟声,风声,雨声

山路弯弯一阵一阵传来

虽然只是放学的时间

但是小时候的我

只用二十分钟就能到达

外婆家门前

我从书包里掏出绿豆包子或

清明菜饼

(但外婆也不会让我空着书包回去

她又会装上

辣酱,花生,甜柿片之类)

当时我做着“小红帽”做过的事

不过我的童年唱的

“学习雷锋好榜样”

而今中年的我

站在这条铺满阳光的路上

感受着岁月依旧

请相信吧

一生拥有通向外婆家的路

便是打开了

一条永不褪色的幸福之路

为此

我每年都要

从三千里外赶回来

只为这生命里幸福的延续

泡桐树下好人家

竹林,松柏

房前屋后

打柴放牛耕田,从左边进山

另一条是出山可以行车进城购物的大路

泡桐树下的青砖老屋,飘出饭菜的香味

鸡汤与竹笋,烧柴火的锅里一直唱着原生态的歌

一行几人或一人

先在村头银杏树下问路

骑单车的少年会举手一指

泡桐树下的那一家

或唱歌或吹笛或拉二胡或一个人独处

老米酒,酒足

二道珍珠米饭,饭柔

三瓜,两枣事

泡桐树下好人家——

“生得儿子会写字

生得女儿会绣花

大姐绣个桃花朵

二姐绣个牡丹花

只有三姐绣得巧

绣个喜鹊树上叫……”

听着这首古老的名谣

站在老屋旁

每个人脸上都会露出春天的笑容

相关链接:

程胜凤诗歌精选(一)

程胜凤||请不要责怪秋天这趟列车

程胜凤|| 12月

你“在看”我吗?

(0)

相关推荐

  • 留住枝头的美好

    作者:刘琪瑞 有些事物你是不能随便触碰的,一旦触碰就破坏了它的美,比如枝头的红柿子. 你见过柿子"笑"吗?柿子会笑,尤其是冬日树梢上那一串串宛若红灯笼的柿子,远远地冲着你笑,望上一 ...

  • 栗树红缨

    栗树红缨 --图书欣赏之二二〇八 <栗树红缨>,天津人民出版社.统一书号:10072.490 每册:0.15元.

  • 拾栗子的哲学

    拾栗子的哲学 作者:刘琪瑞 家乡是名闻遐迩的大油栗之乡,农谚云:"八月梨枣.九月楂,十月油栗笑哈哈."每年入秋之后,栗子渐渐成熟,乡人扛着竹竿打栗球.收栗子,栗林里的小动物松鼠也开 ...

  • 【探索诗歌】程胜凤(山妮):她只是一个会种白菜的女人(组诗)

    程胜凤 程胜凤 程胜凤,笔名山妮.一个爱诗写诗的女人.生长于湖北麻城.居甘肃兰州或临夏或新疆. 初夏兰州田园风光 程胜凤(山妮) 她只是一个会种白菜的女人 ――她在哪里 她在做着什么.一地白菜包围着她 ...

  • 李绛明丨濛江凤岭(组诗)

    作者简介 李绛明,笔名秋思,汉族,1962年生,中国青年诗人协会会员,广西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藤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有作品在<诗中国杂志>.<雅剑诗刊>.<西江月> ...

  • 「开诚杯」家园诗赛:34号作品·程胜凤

    诗 歌 净 化 心 灵 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34号作品·程胜凤 许多年以后 文/程胜凤 许多桐子树花开过的这面山坡,许多年以后 桐子树已经不在了 我们也已经离开了村庄 这唯一给过我翅膀的花园 ...

  • 程胜凤 ||首届“诗渡•南屏漫杯”全国茶文化诗歌大赛(076号)

    主办单位 <诗渡>杂志社 南屏漫茶馆 支持单位: 广东海上云天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本期作者:程胜凤(湖北) 01 参赛作品 诗渡·南屏漫杯 三月,我们采摘最好的光阴 我们把第一茬茶 叫&qu ...

  • 程胜凤|【中国诗歌报.放歌春天】(23)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点亮生活!让诗歌温暖人生! [作者小传]程胜凤,笔名山妮,山妮风儿,凤子.一个爱诗读诗写诗的女人.作品见纸刊或网络平台.系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 蕙兰 文/程胜凤 故乡很 ...

  • 学习凤冈行组诗

    五律.仙人岭遇雪     杨炯蠡 五月千峰白,茶山凝雪烟. 茎如银衣裹,叶似玉刀镌. 暗夜飞春雨,瑜珈尽绿川. 登高纵目处,群鹭舞蓝天. 五律.仙人岭 安愚 情巅月下仙,山鬼猎茶缘. 雪夜风花影,云音 ...

  • 【组诗】孙凤山/祖国,陆海空向您报告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祖国,陆海空向您报告 孙凤山 高速铁路:如歌的行板 01 一眼千里.高速度打包了所有的里程与风景 就这么奔流,把繁忙 阳光 春风划开一个口子 高 ...

  • 第十五届“三木秉凤杯”4027【残苑】六月风景线(组诗)

    征文体裁:现代诗歌.散文.古体诗词.小说.书评 本平台投稿通道: 邮箱:616792237@qq.com 微信:616792237(请注明参赛投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200元. 一等奖2 ...

  • 诗人样本||付凤云:中秋夜思(组诗)

     付凤云,1959年生,汉族,河北省沧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小学教学能手.文学爱好者.2016年开始搞文学创作.青县诗词楹联协会会员.[沧州市诗词楹联协会群][沧州诗界群][青县文联创作群][盘古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