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匪窝,抱犊崮上惊天大案
相关推荐
-
1923年盛夏,一列开往天津的蓝皮列车,...
1923年盛夏,一列开往天津的蓝皮列车,喷吐着白烟,轰隆隆地驶经临城站,到达沙沟的时候,路边陡然飞起一颗手榴弹,就在车头的方位爆炸,列车玻璃顿时粉碎,司机当场毙命,前方的铁轨已被人为卸掉,列车立刻脱轨 ...
-
山东响马分布图,山东的土匪冠绝民国更是国际出名
山东响马分布图,山东的土匪冠绝民国更是国际出名
-
罕见老照片湘西“最美女匪”,跟电视上不同,杨子荣抓获座山雕!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种乱象频发,出现了一大批以拦路抢劫.打家劫舍等为生的地方武装团伙或其成员,百姓们称之为土匪.近年来,不少反映民国时期生活的电视剧中,都有这些土匪的形象,其中还有一些女土匪.通 ...
-
凤过青山(古穿今)(香小陌)
<凤过青山(古穿今)>简介:注:本文是土匪文,诠释的是"匪",大大小小一群彪悍热血的纯爷们儿! 一枚俊俏的小剑客穿越沦落进民国时代的边关土匪绺子,被大掌柜俘获. 是战? ...
-
“民国第一案”:列车遭劫300多人被绑架,却引出丧权辱国的一幕
1923年5月6日凌晨,浦口开往北京的第二次特快列车,在山东临城至沙沟区间,遭土匪劫掠,旅客大概有三百人被绑架,内有外籍旅客二十多人,这就是"临城劫车案".当时中国报纸称之为&qu ...
-
民国悍匪为被招安策划大劫案,招降后被摆鸿门宴下场凄惨
在民国时期,曾发生过一起轰动国际的大劫案,这场劫案让整个北京政府陷入困境,美国甚至扬言要出兵中国,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国枣庄市的抱犊崮上,而大劫案的主角,就是被称为"民国第一巨匪" ...
-
徐燕孙——无愧中国现代绘画史上大师中的大师
徐燕孙(1898--1961),名操,字燕孙,后以字行,别号霜红楼主.作品雅俗共赏而名噪京师.曾任教于中国画学研究会.京华美术学院.北平艺术专科学校.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从事连环画的创 ...
-
300名盗墓贼疯狂盗挖景陵,逆天酒杯神秘消失,考古队气得直咬牙
我们知道民国时期那是非常的混乱,什么军阀混战,日本鬼子侵略我们等等,可以是我们中国人最大的屈辱时代了. 而在当时的民国出现了许多的盗墓贼,有官方,也有民间的,官方的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孙殿英,而民间的盗墓 ...
-
他是民国最大的土匪,娶了72个姨太太,晚年被七姨太一枪毙命
他是民国最大的土匪,娶了72个姨太太,晚年被七姨太一枪毙命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国内毫无安宁之处,而普通老百姓们为了谋生也只能自主奔波.在这样的乱世中,大部分人的选择苟且偷生,但是时局越是动荡,越会出 ...
-
抗战时的抱犊崮: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首个根据地
1939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在罗荣桓.陈光率领下,挺进鲁南临沂市兰陵县抱犊崮山区,开辟了八路军主力在山东的第一块根据地. 如今被誉为七十二崮之首的抱犊崮郁郁葱葱 当时的抱犊崮山区在行政区划上 ...
-
UC头条:第一一五师挺进抱犊崮山区
点击加载图片 1939年8月,第一一五师第六八六团由鲁西出发,过南阳湖,首先进入邹(县)滕(县)边界,于9月初进入抱犊崮山区.8月上旬,由王秉璋.黄励率领的师部机关.直属队由费县南下,于9月1日到达抱 ...
-
第一一五师挺进抱犊崮山区
第一一五师进入抱犊崮后,枣庄地区党组织受上级党委和第一一五师双重领导,许多工作都是在师党委和陈光.罗荣桓等首长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和第一一五师主力部队联合动员群众,发展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巩固了抗日 ...
-
枣庄抱犊崮
枣庄抱犊崮
-
解放战争,22名勇士在抱犊崮血战抗敌,神奇脱险,演绎英雄传奇
抱犊崮二十二孤胆勇士 抱犊崮 1947年1月鲁南战役后,华东野战军向北转移.2月15日,临沂城被国民党军队占领.3月,国民党成立了陆军总部徐州指挥部,由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一指挥24个整编师.60个旅的 ...
-
借尸还魂事件,这两人互换躯壳复生,还上了民国时的国书
1914年(民国三年),中国山东聊城县发生庄稼汉崔天选被"借尸还魂"事件,当时许多政府高层官员.北大校长蔡元培等知名人士都亲闻其事,或亲赌其人.后续发现更惊震社会,崔天选与另一个外 ...
-
民国时火车站台上售卖的美食 比起餐车好上百倍 还有大雪茄出售
现在提起火车上的餐食,相信大多数中国人的评价都是价格死贵还特难吃.高铁上吃着只有几颗肉的商务套餐,想必许多人开始怀念起绿皮车时代一路走,可以一路吃着各地站台上售卖的地方特色美食了. 尽管有些卫生状况并 ...
-
民国时老北京庙会上的高科技 中国最早的发烧友1分5厘听个响
庙会,是过去中国城乡特有的一种集市形式. 它在人们祭祀神灵的同时,商贩在庙门外广场摆摊设点,民间艺人也在这里撂地表演,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庙会. 到了后来,庙会对于许多人来说祭祀神灵的意义已经降低,更多的 ...
-
民国时在人行道上随意摆摊的北京摊贩 觉得理所当然并屡禁不止
民国时,在北京城只要有人烟的地方便有摊贩在经营,尤其人烟密集的街市的道路两旁更是摊贩云集.这些摊贩主要售卖的是果蔬.杂货.蜜饯,小吃.日用等物品.每天晚上将摊位收拾得干干净净,放在框中搬走,一大早便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