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万江区——陈氏大宗祠(18)

(0)

相关推荐

  • 紫坭村(二)张氏祠堂群

    紫坭村位于广州番禺沙湾西南部的小洲上,是广东省的传统村落.该村东汉已成圩,宋代成村,因村内''十冈八笪(da读音二声)'',有大片的紫红色土壤,故称''紫坭''.村里十余坊里清式建筑星罗棋布,且民风淳 ...

  • 在江西,这么多“江南第一祠堂”,你觉得哪一个最牛?

    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宗庙制度诞生,但那时候宗庙为天子专有,士大夫及平民没资格建造. 一千年前,理学大家朱熹提倡建造"家族祠堂",于是宗祠才开始正式融入每个家族. 修水熊氏祠堂 在我们 ...

  • 连平和平祠堂行

    本会讯:11月13日.14日,我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陆上堂先生带领的祠堂生*态调研组,在氏族文化研究平台文创中*心副主任.河源地区办事处筹委麦汉平先生以及严云飞.何志培等筹委成员的组织和精心策划下, ...

  • 走访“平地黄”,睇大宗祠“花堂”

    本会讯:3月17日,应南海区大沥镇平地黄氏大宗祠理事会邀请,我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陆上堂先生带领的祠堂调研组走访了平地黄氏大宗祠以及其它祠堂群落. 接待我们的是平地黄氏大宗祠理事会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 ...

  • 潮阳柳岗的陈氏始祖祠、四房祠

    潮阳榕江南岸金灶镇的柳岗村,据说始创于宋靖康元年(1126),其历有多姓迁徙往来,现为陈.王二姓姓杂居之村落.村保存有古寨围.古祠.古庙宇众多,当中祠庙素有九祠十八宫之说,以王氏祠堂.陈氏始祖祠.陈氏 ...

  • 龙江镇龙山村

    龙山村,现为龙山社区,位于广东佛山顺德区社区位于龙江镇西部,属于龙山镇的核心地段.辖区面积0.8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20人,流动(暂住)人口3000人.现设小陈涌.梅大塘.直街.忠门里.涌南.龙峰 ...

  • 杏坛镇杏坛村

    杏坛镇,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西南部,水陆交通方便,是典型的珠三角水乡.      杏坛村,现改为杏坛社区,位居杏坛镇的中心区域. ↓竹所罗公祠,早期祠堂,没有纪年信息,据有关研究推测,尤其是中座.最 ...

  • 东莞市万江区——何氏大宗祠(3)

    2017年2月15日下午15点,参观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莞市万江区大汾社区向南坊--何氏大宗祠. 东莞市万江区何氏大宗祠,又称萃涣堂,取<易经>中有聚有散的意思.明嘉靖八年(1529 ...

  • 东莞市万江区——庾氏宗祠(6)

    2019年6月16日下午2点,参观位于东莞市万江区谷涌村--庾氏宗祠.因为庾氏宗祠靠近望牛墩镇和中堂镇,所以中午1点多就出发了,宗祠宏伟壮观呀!      庾氏宗祠列入东莞市十大宗祠之首,百度一下了解 ...

  • 东莞市万江区——莫氏宗祠(5)

    2018年5月13日下午,参观东莞市万江区莫屋村--莫氏宗祠. 据宗祠介绍:广东莫姓始祖莫宣卿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软点状元,时年17岁,有"岭南第一状元"之称.其十四代 ...

  • 东莞市万江区——林氏宗祠(78)

    2021年10月1日(星期五),今天是伟大的祖国72岁的生日,国家给予放假7天的福利,下午14:30分出发,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到第一站参观位于东莞市万江区蚬涌社区莫屋村--刘氏宗祠.第二站参观位于东莞市 ...

  • 东莞市万江区——刘氏宗祠(75)

    2021年10月1日(星期五),今天是伟大的祖国72岁的生日,国家给予放假7天的福利,下午14:30分,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到位于东莞市万江区蚬涌社区莫屋村--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地处莫屋大街,莫屋村广场 ...

  • 东莞市万江区——麦氏宗祠(76)

    2021年10月1日(星期五),今天是伟大的祖国72岁的生日,国家给予放假7天的福利,下午14:30分,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到第一站参观位于东莞市万江区蚬涌社区莫屋村--刘氏宗祠.第二站参观位于东莞市万江 ...

  • 东莞市万江区——李氏宗祠(76)

    2021年10月1日(星期五),今天是伟大的祖国72岁的生日,国家给予放假7天的福利,下午14:30分出发,在高德地图上搜索到第一站参观位于东莞市万江区蚬涌社区莫屋村--刘氏宗祠.第二站参观位于东莞市 ...

  • 东莞市万江——谢氏宗祠(17)

    2021年2月16日(大年初五)上午,事先在网上搜索到谢氏宗祠,距离我10.7公里,9点钟导航出发,20分钟便到了位于东莞市万江区大汾社区上甲村--谢氏宗祠. 据宗祠碑文记载:上甲谢氏宗祠建于清代(1 ...

  • 东莞市万江——詹氏宗祠(15)

    2021年2月15日(大年初四)下午,乘过年放假到万江下坝古村落一游,突然发现位于东莞市万江区下坝村--詹氏宗祠. 据宗祠介绍:詹氏宗祠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2007年重修.坐西向东,三开间三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