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火蚁一年扩散27个县,能适应零下低温,北方部分地区已失守?
近日,上海海关查获406只活体红火蚁,在牙科耗材的伪装下,试图入境,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一时间,红火蚁这种入侵物种,重新进入大家热议的话题,一谈到这种红火蚁,有人深恶痛绝,一只小小的蚂蚁而已,为什么让人如此咬牙切齿呢?

01红火蚁入侵全球
红火蚁,原产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属于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属的一种。
上世纪30年代,红火蚁跟随轮船上的货物,来到了美国阿拉巴马州的一个港口,从此开始了它们在全球入侵的脚步。

随后,在2001年,它们通过货柜箱、草皮、进口水果等媒介,乘船远渡重洋,轻易地跨越太平洋,从美国来到了澳大利亚和台湾。
通过家居垃圾,从台湾来到了广东湛江,2004年,我国大陆首次发现并确认红火蚁入侵。

红火蚁又相继进入深圳、珠海、广州、惠州、佛山、南宁、香港等地区。
根据农业农村部门监测发布新数据,红火蚁已经入侵至12个省(区、市)435个县(市、区),近5年,新增了红火蚁入侵县级行政区191个,而红火蚁总数比2016年增长了一倍。

02小小蚂蚁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
说实话,一群小小的蚂蚁,能给世界上带来如此大的影响。那它们到底有哪些本领加持呢?
强大的繁殖能力
1个成熟的蚁巢有10万-30万只不等,最多的可达50万只红火蚁,其中有1只或多只蚁后、多只雄蚁,蚁后的任务就是每天产卵,平均产卵量为1500-5000个,卵发育的时间很短,一般,一只卵发育成熟到成虫,工蚁一般需20-60天, 而蚁后和雄蚁则需要180天,工蚁寿命只有30-90天不等,但蚁后的寿命长达六七年。

1个成熟的蚁巢一年内就能够产生近千只的生殖雌蚁,这些雌蚁成熟后,与雄蚁交配,只需要短短的数月,就能够独立发展为新群。
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
要成为入侵物种,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是基础。
红火蚁除了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以外,其他方面的要求都不高,它们对温度的要求不高,零下低温也能适应。
因此,湿润的地方,红火蚁繁殖的速度更快,而且只要有水,哪怕是有洪水泛滥,对它们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

在有水的环境中,它们会包裹成一个球形,漂浮在水面上。
在球里,蚁后、卵、幼虫和蛹在最里面的位置,工蚁在外面层层包裹,就算外面的工蚁被水冲走了,也不会影响整个蚁群。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个星期不吃不喝,依然能够生存,一旦找到合适的机会,重新回到陆地,重建巢穴,繁衍后代。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它们的杂食性,据统计,红火蚁的食物包括149种野生花草的种子,还有57种农作物。
而且,它们除了吃花花草草外,还吃各类昆虫、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和各种腐肉。
除了自然的扩张,很多人为的因素,比如通过苗木、花卉、草皮的盆栽土壤,甚至是蔬果运输,都有可能成为它们扩张的“帮凶”。
03红火蚁究竟有多可怕?
红火蚁的入侵,可以说是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
首先是危害公共安全。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红火蚁的种群大小比普通蚂蚁的更大,其危害能力也就更大。而且,红火蚁的毒液中含有95%的生物碱毒素和5%的水溶性蛋白,它们一旦攻击人类,能够连续数十次咬伤你的皮肤,继而,就会出现红肿、痛痒、脓肿甚至高烧等系列过敏性反应,伴随着的还有局部的剧烈疼痛,那种经历绝对是非常酸爽,“谁被咬谁知道” 。
有数据显示,在海南一家医院,接诊的110例红火蚁咬伤性皮炎中,有11例是严重过敏性休克,71例引起了中度过敏,28例轻度过敏。

其次是祸害农业生产。如果一片农田,有红火蚁入侵,就它们无所不吃的本性,它们遍及范围内的各类农作物、农作物种子、果实、嫩芽、甚至根系,都会被红火蚁啃食干净,有数据表示,与普通的农田相比,有红火蚁的农田内,茄子的产量下降50%,向日葵产量下降了40%,从而直接导致了水果种植业、干果及酿酒业成本的增加,增加的幅度从10%到40%不等。
最后就是危害本土生物。在红火蚁入侵的地域,受影响最大的是本地蚂蚁,红火蚁侵占祸害本地蚂蚁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直接捕食、资源掠夺等方面。

红火蚁来了以后,本地蚂蚁的巢穴会被它们侵占,食物也被抢走了,生存空间被完全挤占。有研究显示,在一处红火蚁入侵的农田中,本地蚂蚁的种类减少了28.5%,数量减少了27.1%,可见其厉害。
04防治方法
红火蚁如此嚣张,难道目前就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吗?
从发现红火蚁入侵到现在,已经过去17年了。这些年,随着人们对红火蚁危害的认识逐渐提高,科学家也一直在研究应对红火蚁的方法,但是,目前来看,主要是以化学方法为主,还没找到生物防治的有效办法。
前面提到,红火蚁能耐低温,在温度急剧降低时,虽然工蚁会出现大量死亡,但是,那些存活下来的红火蚁,拥有了更强的耐低温能力,也因此,红火蚁的入侵范围,逐渐向北延伸,原来还主要是南方“沦陷”,现在在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省份已经发现了低密度的红火蚁种群。
目前用到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毒饵诱杀和灌药毒杀,使用这些办法,单次消杀的清除率在80%以上,但是也不能做到100%的清除,而以红火蚁的繁殖能力,很快就会死灰复燃。而且化学消杀还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

也有人用热水浇灌的方式,效果不错,但是费时费力,只适用于小范围的消杀。
最好的是生物防控,美国科学家正在尝试用病原真菌来对付红火蚁,初现成效。
国内也有科学家用绿僵菌、白僵菌来防控红火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向野外红火蚁种群注射菌液30天后,消杀率达到了98.35%,且整个过程对环境没有影响。

05结语
红火蚁的危害极大,防治任重道远,给世界各国人民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希望政府高度重视,也希望生物防控办法早日铺开应用,战胜红火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