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清代玉器

  清代刚开始时期,也就是康熙、雍正时期。这个时期的玉器制造主要存在于民间,是明代玉器制造的延续和继承,同时也是民间玉器制造的一种技艺的延续,而这个时期,由清宫廷大规模的玉器生产尚未出现。因此,区别这一时期玉器的主要特征是:龙、螭、人物和云朵等纹饰,这个时期的风格典型,纹饰起凸还有明代的制作遗风,浮雕较浅且圆润,不露锋芒,表面抛光极富有特色。

  清代宫廷治玉的鼎盛时期出现在乾隆二十五年至六十年(1760年~1795年)这35年间,当时以宫廷玉器为龙头,带动了苏州、扬州、杭州、南京以及北京等地玉器制作的长足发展,中国玉器出现了前 所 未 有的空 前繁荣局面。

  清代后期,玉器生产规模逐渐变小,在玉器雕刻工艺上也多了些偷工减料,不似前期工艺雕刻圆润,玉器边缘拖泥带水,花卉图案不在雕刻出枝叶穿插、花叶翻卷的神态,仅仅是在玉器表面浅浅的描刻一下。

  清代中期时玉器的使用量非常巨大,除了一部分在民间仿制古玉外,相当大的一部分是玉作坊制作的玉器。

  嘉庆4年(公元1799年)皇帝下旨和田等地停止进贡玉料,直到清朝覆灭新疆的和田玉料就再也没有进过紫禁城,至此玉器的生产也逐步走向衰退,加上清晚期战火不断,此后玉作就没有重新振作起来,8000年来玉器的发展到乾隆年间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清代玉器的品种和数量都非常繁多。从阵设器、日用器、装饰器、文房用器、玉山子、玉屏风、至各类玉佩饰等都应有尽有,而且造型各异、千姿百态。其中陈设器中有仿制青铜器的古风造型,也有飞禽走兽的立体造型。

  中国明、清玉器渐趋脱离五代、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同时,古玩商界为适应收藏、玩赏古玉器的社会风气,还大量制造了古色古香的伪赝古玉器。

(0)

相关推荐

  • 为何清代玉器会如此珍贵?

    在民间有时也偶见工料均臻精品的清代传器出现,如果真能达到故宫藏品的水平,就可以视为是清廷中流散出来的玉器精品.因为皇帝的赏赐.太监的夹带以及上世纪初溥仪兄弟的梁上君子,都必然造成了清宫玉器外流民间的这 ...

  • 乾隆孝粉碗缘何受宠

    汉白玉是一种名贵的建筑材料,它洁白无瑕,质地坚实而又细腻,非常容易雕刻,古往今来的名贵建筑多采用它作原料.据传,我国从汉代起就用这种宛若美玉的材料修筑宫殿,装饰庙宇,雕刻佛像,点缀堂室.因为是从汉代 ...

  • 买车买房,不如买了这乾隆孝粉碗!

    乾隆孝粉是乾隆年间的一种汉白玉碗,底部刻着篆字,上书"乾隆年制",后有人误读为"乾隆孝粉",因名字通俗易解而流传."乾隆孝粉"玉碗,碗的内外 ...

  • 清代玉器为何被誉为中国玉文化的第三个高峰

    清代,是中华文明史中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我们所讲的玉器文化历史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个朝代带给后人太多的感情,也成为影视剧最大的创作来源,这一段历史在史学家和作家的口中有时是相对和矛盾的,从历史 ...

  • 民间私藏清代玉器鉴赏!

    清代玉器生产是我国古代玉器史上空 前繁荣的阶段.清代宫廷玉器既继承了历代王家官办玉作产品的传统,又有着不同于前代玉器的特点,如服务对象的转变.玉材数量的增长.玉器产地的开拓.碾玉技术的进步等等.如今研 ...

  • 罕见的清代玉器

    由于传统沿袭的关系,清代玉器和当代玉器中的传统制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清代玉器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很多典型之作,上不同于明,下不同于今. 清代玉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当然就是康熙和雍正 ...

  • 高古玉的魅力

    仿古工艺与古人不同,要学会识别,玉器表面的雕刻线条断面不同,有V型,半圆型和U型等,U型是现代"机器工"特征. 人生最 高境界是返璞归真,绚烂归平淡.故朴素无华蕴含着古代文化.远古 ...

  • 清代玉器散发魅力 潜心传承

    清代也是玉器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时期,故官博物院就珍藏着数万件的玉器,这些宫廷玉器有的是朝廷直管的玉器作坊制作的,还有一些是国外使臣和地方官吏贡奉的,另外一些是朝廷在民间征集而来的.这些玉器代表了全国各地 ...

  • 清代玉器是如何显赫于天下

    乾隆时期的玉器雕琢精致,线条流畅自然,有一气呵成之感.玉器表面均抛光十分细腻,呈现蜡状光泽,所以后世把乾隆时期的玉器做工又称之为"乾隆工". 皇 家重视.民间普及,清中期社会安定, ...

  • 祖传清代玉器,竟是创造传奇的宝物

    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它继承发扬了数千年来传统的琢玉技术和风尚.集历代之大成,创造了难以数计数的优 秀作品.其玉质之美.琢工之精.设计之妙.造型之奇.用途之广等均是前 所 未 有的.同时由于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