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山里的笑声

在青海省循化县东南部,与甘肃临夏交界处,有座重重叠叠、绵延起伏的山脉——大力加山,而道帏藏族乡铁尕楞村就坐落在此山的怀抱中。
2月3日,当记者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周加才让宽敞明亮的家时,周加才让热情的妻子执意换上新卡垫让记者落座。她麻利地给客人沏上春尖、冰糖、桂圆茶,给烤箱加了煤,端上了瓜子和苹果。不一会儿,屋内的欢声笑语就隔断了屋外凛冽的寒风。
“熬茶换成了三泡台(青海民间盖碗茶)、牛粪换成了煤,两个孩子大学毕业,牦牛养殖发展到57头……如果不是精准扶贫的政策好,我们家的贫困可能还要代代延续。”周加才让的汉语表达不太流畅,在西藏大学读研究生的儿子索南黄智拿过小板凳坐在茶几旁,当起了翻译。
“寒假回来后,帮父亲放牧,帮妈妈收拾家务。”索南黄智2020年从青海师范大学毕业后,考取了西藏大学的研究生,假期回到家乡,学习之余很快投入了牧民生活。
铁尕楞村海拔2950米,藏族166户,旱地有2200亩,草山2.9万亩,2016年以前,全村645人温饱仍是“大问题”。“30岁以上村民文盲比例高、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是全村贫困的主要原因。”铁尕楞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李加才旦告诉记者。
“两个娃娃学习一直很刻苦,成绩优秀,那年面临考大学,把我愁死了。”让周加才让感到意外的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得到了政策的帮扶。
“周加才让的两个孩子非常争气,一个考到了青海师范大学,另一个考到了青海大学。我们启动了‘雨露扶贫计划’,每年两个孩子人均补助6000元,家里的负担一下子得到了缓解。”道帏乡党委组织委员闹日卓玛介绍。“我哥哥2020年大学也毕业了,考到国有企业,已经开始上班了。”索南黄智进一步介绍说。
生活压力缓解后,勤劳的周加才让夫妇并没有停下脱贫致富的步伐。他俩从两三头牦牛养起,5年下来,现在已存栏57头,2020年先后出栏销售29头,收入可观。
“家里有19亩地,水浇地只有9亩。麦子每亩产量只有四五百斤,土豆产量勉强能超过1000斤……”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拉毛东智家,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的贫困经历。拉毛东智一家9口人,代际贫困把这个40多岁的汉子压弯了腰。2017年,他借助政府“危房改造”项目拆除了11间危房,修建的三面具有藏式风格的松木大房拔地而起,村民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拉毛东智说,从2016年开始,村里给自己争取了生态护林员的名额,每月有1000元的稳定收入;每年夏天,自己和妻子就近打工4个月,加上政府鼓励发展养殖业,现在家里存栏牦牛30头、羊75只。
“1年多来,通过消费扶贫,我们帮助他销售牦牛18头、羊25只,销售收入超过25万元。”驻村第一书记韦志明是拉毛东智消费扶贫的联系人,对全村建档立卡户的收入比较清楚。
5年多来,铁尕楞村通过村集体草场,已发展带动规模养殖户37户,目前全村养殖存栏牦牛达2000头、羊1000只。随着近年来市场牛羊肉价格的攀升,铁尕楞村养殖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
“这个是拉毛东智的妹妹,是青海师范大学数学系的高材生,今年6月也要毕业了。”李加才旦一边介绍,一边让李毛卓玛上前问候客人,她也是“雨露计划”的受益人之一。截至2020年,全村已有17名学生走出大山,通过“雨露计划”成为高职、大专和本科生,为铁尕楞村孕育着希望。
“从2019年开始,全县62个退出村村均实现20.08万元的光伏扶贫分红,为铁尕楞村精准扶贫的40户人家脱贫提供了保障。”循化县扶贫局局长韩忠勇介绍,新一轮精准扶贫开展以来,循化县抢抓机遇,利用当地光资源丰富、山地面积广、电力输出方便等优势,按照相关政策,发展光伏扶贫产业,建成了两座光伏电站,使全县154个行政村1949户建档立卡户受益。
此外,投资2.7亿元的30兆瓦试点项目光伏扶贫电站于2017年并网发电。同时,投资1.01亿元的14.3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于2019年并网发电,当年收益1611.68万元,而铁尕楞村便是受益村之一。
未来的路咋走?“村里已通过乡上和县里对接,建一个大的牛羊养殖项目,以股份制形式经营,增加牧民收入。再把村风村貌整治好,让群众生活得更幸福、更精神。”谈及未来,李加才旦说着说着笑出了声。
(0)

相关推荐

  • **村驻村工作队2020年度工作总结 …...

    **村驻村工作队 2020年度工作总结  --为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工作计划落实情况     (一)年度脱贫任务圆满完成.全村目前建档立卡**户,2020年将有*户**人即将脱贫. ...

  • 你瞧灵璧县北这个村子!

    同唱扶贫戏 共谱脱贫曲 --记灵璧县朱集乡张家村驻村扶贫工作队 走进灵璧县朱集乡张家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平坦笔直的水泥路和不锈钢防护栏,路两旁是错落有致的农家楼房,整洁干净环境令人心旷神怡:村中 ...

  • 最美扶贫人

    在一次扶贫会议上,听领导滔滔不绝的说起李俊,说他在任第一书记的山塘村,用四年时间,以责任作担当.把创新引领扶贫,一步一脚印,倾尽心智,使这个"十三五"规划的省级贫困村,一举实现了整 ...

  • 禹荣健:写给一个贫困户

    写给一个贫困户 禹荣健 四排九孔的钱纸 在堂屋正中燃烧 飘飘袅袅的青烟 是棺椁里鳏夫的一生 挽歌,从入夜一直唱到天明 鳏夫很矮,披一身岁月的伤痕 半坡山林,生长着他的爱恨 三十亩油茶,一百只乌鸡 来不 ...

  • 下乡:扶贫倚天剑——关系图

    扶贫倚天剑--关系图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金庸老爷子<倚天屠龙记>里的这句话可算是家喻户晓了,非常鲜明地指出了拥有一项神兵利 ...

  • 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回顾

    黄文秀主动帮村民收柑果.(资料图) 黄文秀到乐业县新化镇皈里村学习养蜂技术.(资料图) 2008年,黄文秀考入山西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一次,在与老师交谈的过程中,她透露了想回百色当一名中学老师的 ...

  • 10-29攻坚克难补短板宁蒗脱贫展新颜

    ​更新时间:2020-10-29 19:50 来源:央视网 视频简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攻坚克难补短板,宁蒗脱贫展新颜.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云南丽江的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qu ...

  • 远 山 晴 更 多(报告文学)

    远 山 晴 更 多(报告文学) 高世荣 题记:"远山晴更多",取自唐朝诗人许浑的五律<早秋三首·其一>.本句意思为,阳光下重叠的远山层次格外分明.用在这里,主要是&qu ...

  • 西湖乡磻溪村3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景德镇在线讯(刘起福)半个小时的山路,转过百个弯,一路颠簸,外人才能走近磻溪村的扶贫茶园.高山上的50亩茶园,一年能为磻溪村每户贫困户带来700至800元的扶贫补贴. 浮梁县西湖乡磻溪村是国网浮梁县供 ...

  • 2016年--2020年杨桥村脱贫工作总结

    2016年-2020年杨桥村脱贫攻坚 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精准扶贫重点指示精神,及省.市.县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要求,我局于2016年3月成立精准扶贫工作组,并且选派得力工作队员对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