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厉害的人,都懂得“不努力”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厉害的人,无论他们做什么事,好像都很顺风顺水,甚至觉得这些人是天赋异禀或者幸运附体,令人好不羡慕。

然而羡慕归羡慕,繁华都是别人家的,而落寞的自己却依然平淡无波澜。那么到底是什么令人与人差别如何之大呢?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蒂芬·柯维认为,越是厉害的人,越依靠的不是努力,或者说“不努力”才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因为唯有“不努力”的时候,他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停下来思考并认识到思维方式以及经验的影响力,就越能够对自己的思维方式负责,甚至去审视和聆听并接受别人的意见。

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厉害的人,不是坚持自我,而是懂得转换思维,才获得更加宽阔的视野和更客观的看法。

思维方式是一个人能不能变厉害的前提

在《终身成长》中提到了两种思维方式,即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所谓固定型思维是指僵化,固执的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总认为自己是对的,错的都是别人。

而成长型思维是从多个维度看待问题,多从自身角度去反思自己,然后用一种利他以及开放的心态去面对。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有个教授将两叠卡片分别教给两个人,分别是少女头像和老妇头像,看过后又用投影仪根据面部特征进行投放,让两位同学分别来描述。

看过了少女头像的人,则固执认为:别开玩笑,我看她超不过20岁,怎么可能是个老太婆。她这么年轻、漂亮又可爱,我都想和她约会了。

而看过老妇头像的另一个人,则反唇相讥:你才开玩笑,她可爱?可惜她只是个老太婆,她少说有70多岁了。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之所以双方都不认输,是因为明知道自己的判断并不准确,可能存在偏差,但因为留在脑海里最初的印象,所以不愿意妥协罢了。

但往往这种固执和自以为是的人,很难有好的思维方式,同时也无法以开放的心态去解决更多的本质问题,自然也无法变成厉害的人。

而想要变得厉害,除了靠自身努力外,保持思维方式的改变,以更加开放和从容的心态,放下小我,才能成为更厉害的人。

思维转换给个人,带着的颠覆性变化

我们在提到思维方式时,会随时遇到思维转换的问题。或者说思维不断转换之下,才能让我们对人和人际关系的本质有更透彻的理解与维护。

或者说只有思维转换才能带给我们更强大的影响力。俗话说:想得不一样,才能做得不一样,如果一个人总觉得错的都是别人,比中命不好怪出身;人际关系不好怪别人踩低捧高;感情不顺怪别人势利。

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但除了怨气满满,不解决任何作用。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在各种磨难或不顺心中,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是把问题的焦点放在别人身上,而放在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及见识,自然能带给我们更大的影响力。

同时,思维是行为产生的根源,如果我们无法做到表里如一,仅仅只是按自己的喜好说出直观感受,而不考虑别人的看法与面子,就很容易陷入自嗨式的人际关系中。

只要当我们体会到思维方式带给人际关系的深远影响时,才能发现更多别人的优点,才能耐心倾听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这时候便有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洒脱,也能更客观面对不太顺心或不认同的事情,这是思维转换带给个人的颠覆性变化。

也可以说只有不断改变自己的认知,不断转换思维时,才能让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能将棘手的问题妥善解决。

想要转换思维方式,从三点做起

只有改变旧的认知体系,才能获得新的人生,才能从被讨厌到被喜欢。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男子带了一个小孩子在地铁上,孩子非常闹腾,但男子却对孩子不闻不问,引得乘客斥责:你的孩子太闹了,可否请你管一管?

直到男子说了一句:我是该管管他。他的母亲一个小时前过世了,我手足无措,大概孩子也这样吧。

这个故事很令人深思,它也说明了令你生气的事情,或者是另有原因。如果我们仅仅只从自己的感受出发,而不转换思维,很容易产生错误的判断。想要转换思维方式,这三点很关键:

首先,身体力行。只有当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现有时候让我身体和情绪愤怒的东西,可能只是假象。

或者说是基于我们往常的经验做出的直观判断,如果想要更和谐、温和地面对问题,则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参与,只有充分参与和理解,才能更平和面对。

其次,以原则为中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都需要一个原则。只有我们以尊重客观事实,带着诚信与正直去待人接物时,才有了基础的信任与理解。

也可以说一个人对事物越有原则和界限感,越能正确而高效地生活。

最后,循序渐进。无论是改变思维方式还是成长,都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有些太过于快捷的东西,要么华而不实,要么鼓励不劳而获,这些都只能是昙花一现。

如果不以循序渐进为目标,不仅会令人产生一种错觉和幻象,还令人容易想入非非,甚至误入歧途。

这种“抄近道”的思维会导致一个人丧失天性与个性,自然也会远离初心。无论是成长也好,感情的维系,或者想要被人爱或受欢迎,都不要枉图捷径,贪图捷径的时候,往往容易错过关键步骤。

只有真正的以开放的成长型心态去面对人和事,才能在经历中感知幸福,获得自我认同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

所以说,那些厉害的人不是天赋异禀,只不过懂得通过转变思维,来获得更多的成长与成熟,最后变得厉害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0)

相关推荐

  •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 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史蒂芬·柯维潜心研究美国1776年以来所有讨论成功因素的 ...

  • 真正高效能人士,都具备这7个“螺旋式成长”习惯

    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根深蒂固的,仅仅研究世界是不够的,还要研究我们看世界时所戴的"透镜",因为这透镜(即思维方式)往往左右着我们对世界的看法,而这个看法,才是决定我们是否能成为高效 ...

  • 杨蓉:谈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谈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文/杨蓉 重新读完美国管理学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我再次确认 ,这是部经典之作.并不是指,这本书在美国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找准中心原则,快乐生活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美国作者柯维的一本书,它被评为福布斯"有史以来最具影响力的10大管理类书籍之一",被汤姆·彼得斯称为"一本能改变你命运的奇书&quo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有哪些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指的是主动积极.以终为始.要事第一.双赢思维.知彼知己.统合综效.不断更新.柯维所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套正确的行为准绳.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杨蕾解读

    关于作者 史蒂芬·柯维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曾被<时代周刊>杂志评为最有影响力的25个美国人之一,他在领导理论,家庭与人际关系,个人管理等领域久负盛名. 关于本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 ...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思维方式的力量

    文/月辉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开篇第一部分就重点强调了思维方式与原则这一问题,强调了人是创造者,人应该掌控自己的人生,由内而外地全面塑造自己.因为人有四大天赋:想象力.良知.独立意志以 ...

  • 思维导图102本书→11《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本书主线 高效能的"七个习惯" 方法 提供开发个人.人际效能.高度整合 依次经历 人类成长三个阶段 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帮助更有效解决问题 把握机会 不断学习并结合其他原则 以 ...

  • 108页PPT笔记,掌握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

    这篇笔记的整理花费了作者相当大的精力,力求使其结构清晰而完整,目的只有一个:看完之后你已经相当于掌握了这本书的精华内容.

  • 学习《​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这里的习惯等于原则,以原则为中心,来构建我们思维模式的底层.我想,它的作用在于,可以减少犯错,减少意外,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更容易在不确定的时候果断做决定. 从依赖到独立 习惯一:积极主动-- ...

  • 思维导图解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爱运营 2月17日 思维导图: 接下来我们看下这张电脑版软件绘制的思维导图,给大家简单介绍下,我当时绘制的思路. 首先,咱们看到了引人注目的中心图案,中心图案需要画在纸中央,要和主题相关,我画的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