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学历有多高?
相关推荐
-
我游延安之感受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我的眼里,又是如此的神秘和遥远.一直以来,我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自媒体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总想有一日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 ...
-
倪熊:延安,宝塔山,枣园
刘道学:四川古镇纪行之 --三台县郪江镇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我们是在下午一场肆虐的滂沱大雨中抵达的延安,街面上还是带着黄土的积水,夏天的暴雨也是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让我们短暂的停留没有 ...
-
1949年他从苏联带回前妻,“模范夫妻”成泡影,朱德代表中央警告
文/苏扬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需要抽调大批干部参加接管工作,据统计,参加北平接管工作的干部有8000多人,最初从西柏坡抽调的干部大概有500名. 当甘露从萧三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十分激 ...
-
从“湖雷会议”到“古田会议”
古田会议(油画).图自网络 □吴中兴 1929年5月28日红四军攻占永定城后回师湖雷,永定和整个闽西革命形势一片大好,革命局势相对稳定,这有利于红四军的休整.由于从井冈山下来后,红军一直打仗奔波,没有 ...
-
朱德的扁担
1928年的井冈山上,每一张表情都是欢天喜地的.毛泽东同志的双手和朱德同志的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是两股革命力量抱成的团,一个代表着工人阶级,是锤头的化身:一个代表着农民阶级,是镰刀的化身.他们合在 ...
-
张闻天遵义会议上作的“反报告”
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期间谈到遵义会议时说:"遵义会议是一个关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但是,大家要知道,如果没有洛甫(即张闻天).王稼祥两个同志从第三次'左 ...
-
【心晴周末】枣园的故事
枣园的故事 文│心晴地方 包括本篇在内,延安之行已写了五篇旅记.一个城市写五篇,这在我游记创作中是极少的,近些年国内外跑了那么多城市,能写一篇就算这个城市有点名气的了,有很多就是一带而过.核心问题是故 ...
-
【江西老建筑-黄洋界:纪念碑】
为了纪念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1960年10月,井冈山人民在黄洋界建造了一座纪念碑,木质结构.1965年冬,井冈山管理局在木质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钢筋水泥结构的纪念碑, 纪念碑由一块竖碑和一块横碑组 ...
-
为5万美金出卖300名地下党,中央出动特科红队锄奸,陈赓亲自率领
为5万美金出卖300名地下党,中央出动特科红队锄奸,陈赓亲自率领 原创2021-07-04 16:24·千里客 1928年4月25日一大早,一行迎亲队伍便热热闹闹地穿街过巷,鞭炮声噼里啪啦,锣鼓喧天, ...
-
第三批国保--(2.史迹建筑)
本篇目录: **************************************** 11 11.孙中山故居 1892年 广东省中山市 ...
-
“找不到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病啊!”
老一辈革命家与<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共产党宣言>是历史进步的伟大旗帜.1920年 ...
-
老照片,记录1962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1962年1月11日-2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 毛泽东.刘少奇等接见参加七千人大会的代表. 会议间隙,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在一起交谈. 1962年3月2日 ...
-
朱德:南昌起义保留下中国革命火种,天心圩整编造就一支威武之师|中国革命|天心圩
1955年9月27日下午5时,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气氛庄重而热烈,毛泽东主席颁发命令状,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10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朱德元帅 ...
-
为使香港回归,毛、邓如何接力布局?40年后看,小平同志真英明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英国与阿根廷便围绕马岛问题近15年争执不下. 马岛距离阿根廷仅200公里,一面它是阿根廷的主权归属岛,另一面则是英国不得不维护其既得利益的的殖民岛. 1982年4月2日,由阿 ...
-
客人客语游京城③香山革命纪念地来青轩(客语版)
来青轩紧邻双清别墅,是著名的香山静宜园28景之一. 来青轩始建于明代,咸丰十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民国时在遗址上改建公寓,1926年3月香山慈幼院部分学生迁居此处. 1949年3月25日,中 ...
-
启航!重回他们的“觉醒年代”
百年前的一个春日 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拉开序幕 1800多名年轻人远渡重洋 来到欧洲这个思想启蒙 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勤于做工,俭以求学 探究救国图强之道 扫描二维码
-
「遵义会议」拨转航向,挽救红军挽救党
[历史瞬间] 生死关头 确立核心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就是载入史册的遵义会议. 1964年11月的一天,北京下了一场雪.毛泽东午睡后起来不久,工作人员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