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趣事》之八:窦宪投机征匈奴
相关推荐
-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六)
读<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九> (六) 孝和皇帝上 永元元年己丑 春,迷唐欲复归故地.邓训发湟中六千人,令长史任尚将之,缝革为船,置于箄(音:牌,筏子)上以渡河,掩击迷唐,大破之,斩首前后一千 ...
-
窦宪北伐只是个玩票的,他才是东汉灭匈奴的最大功臣
通晓汉朝历史的人都听说过一句话:"封狼居胥,勒石燕然."说的是汉朝与匈奴三百年战争中两次最伟大的记功事件.其中"封狼居胥"说的是霍去病,而"勒石燕然& ...
-
立下消灭北匈奴大功的外戚窦宪,飞扬跋扈,其最后结局是什么?
东汉是以外戚和宦官专政出名的朝代,其中在前中期以外戚专政.汉章帝时期,皇后窦氏非常受宠幸,她的娘家人开始飞黄腾达.窦宪作为窦皇后的哥哥,依仗妹妹的势力,专横跋扈,胡作非为.当时,从亲王.公主,到一般的 ...
-
汉和帝铲除窦宪集团考论
外戚宦官之祸是东汉政治史上最突出的问题.其中,东汉皇权与外戚矛盾的激化,汉和帝是一个关键时期,这种矛盾的由来.发展及其解决,很值得研究.同时,这也关涉到皇权与宦官政治之间的纠葛.考察和帝铲除窦宪事件, ...
-
东坡趣事之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轼有一个朋友,是修习禅宗的和尚,法名叫佛印. 佛印和尚是个风雅名士,精通诗词佛法,和苏轼性格脾气相投,在两人身上发生了很多趣事. 有一回,苏轼自己在家打坐完毕,感觉挺好,觉得自己打坐参禅的功夫又有所 ...
-
剑侠传·第一百零三章 返彭城再入老酒馆,得线报三征匈奴骑
陈良查到了自己要的东西,便准备离开了.伏法散人的事情就这么多,总不能一直托在琅琊.此番出来,已经是有所获,便启程回了彭城.而这时的彭城也是不再闹腾.马齊走了之后,所有人基本都中了伏法散人的术.但是至于 ...
-
汉武帝征匈奴之前,草原上最激烈的一场汉匈大战!
游牧民族匈奴势力早在战国时期就成为中原政权的威胁,战国末期更是成为燕赵等国的心腹之患,到了战国末期,赵国大将李牧为了打击匈奴,营造稳定的边境环境,曾对匈奴展开大战,但是史书关于此战的记载不甚明白,只能 ...
-
《东汉趣事》之一:汉明帝兄弟至亲
当初,光武帝刘秀认为贵人阴丽华为人宽容.仁爱,而且是先娶的,要立她为皇后.阴贵人认为郭贵人已有了儿子,而自己还没有,始终不肯当.建武二年(公元26年)六月,光武帝立郭贵人为皇后,儿子刘强为太子.阴贵的 ...
-
《东汉趣事》之二:贤惠俭朴马皇后
永平三年(公元60年)二月,汉明帝刘庄立贵人马氏为皇后,皇子炟dá为太子.皇后是马援的女儿,光武帝时选入太子宫.她能侍奉顺承阴皇后,和同列友好相处,礼数周到,上下相安,所以格外受宠. 太子刘庄当皇帝后 ...
-
《东汉趣事》之三:寒朗冒死平楚狱
当初,汉明帝听说西域有神,名叫佛,就派使者到天竺国,带回了书籍和沙门.书籍大抵是以虚无缥缈为宗旨,崇尚慈悲不杀生灵:认为人死以后精神不灭,随后转世:生前所做的善恶之事,都有报应,所以提倡修炼精神,直至 ...
-
《东汉趣事》之四:班超再度通西域
当时,天下太平,沒有徭役,连年丰收,百姓殷实富足,国力强盛.明帝派窦融的侄子显亲侯窦固为奉车都尉,与耿秉.耿忠.马廖等多路出兵,攻击北匈奴,打通西域通道. 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窦固在天山打败北匈奴 ...
-
《东汉趣事》之五:耿恭血战疏勒城
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窦固带兵平定了车师国(故址在吐鲁番市西北),设立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任命陈睦为都护:司马耿恭为戊校尉,屯兵车师金蒲城(故址在新疆吉木萨尔县北):谒者关宠为己校尉,屯兵车师 ...
-
《东汉趣事》之六:班超千人定西域
建初五年(公元80年)假司马班超希望完成平定西域的事业,上疏请求章帝派兵,说:"臣见先帝想开发西域,所以向北攻击匈奴,向西域派出使节,鄯shàn善.于阗tián当即归附.现在,向弥.莎车.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