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话(吕思勉)
相关推荐
-
不会用兵屡败屡逃 刘备半生“劳碌命”
刘备像. <火烧连营>连环画. 50岁入蜀之前,刘备大半生都在奔波逃亡的路上. 汉灵帝末年,20来岁的刘备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踏上充军之路.因为痛打督邮,弃官亡命.跟随过大将军何进下属都尉 ...
-
三国死得较冤的六大名将都有哪些人,魏延排第二,排第一的最冤了
广义的三国时期是从东汉末年汉灵帝公元189年去世后董卓乱政开始算的,虽然汉献帝在位,但实际上只是傀儡,一生受人控制,接下来就是群雄并起.军阀混战,直到曹丕220年代汉建魏后,三国才正式进入稳定期,然后 ...
-
东吴最大的悲剧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因为<三国演义>的助攻,可能人们更熟悉的是蜀国的俊杰们,魏国人太多就不说了,江东子弟也多才俊,最出众者当属周瑜,字公瑾. 书生也掌兵 周瑜是个高帅富,他的父辈.祖 ...
-
吕思勉「岳飞秦桧研究」风波
一篇旧稿. "岳飞只郾城打了一个胜战,郾城以外的(抗金)战绩,都是莫须有的,最可笑的,宗弼渡江的时候,岳飞始终躲在江苏,眼看着高宗受金人的追逐"."我说秦桧一定要跑回来, ...
-
作为文学研究者的吕思勉——读《宋代文学》臆札
吕思勉 杨焄 吕思勉虽以史学研究著称于世,可正如他在晚年所撰<自述>(收入<吕思勉论学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中所言,"予于文学,天分颇佳",在 ...
-
吕思勉: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
道家之学,<汉志>云:"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 ...
-
作为文学研究者的吕思勉———读《宋代文学》臆札
杨焄 | 作为文学研究者的吕思勉---读<宋代文学>臆札日期:2021年03月26日 20:23:10 作者:杨焄吕思勉虽以史学研究著称于世,可正如他在晚年所撰<自述>(收入& ...
-
新书摘要(14)吕思勉《论基本国文》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十四篇:吕思勉<论基本国文>(1937-1938)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 ...
-
馆员读书 | 三等奖作品——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吕思勉著《中国通史》推荐
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吕思勉著<中国通史>推荐 王进常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今天给大家推荐中国历史学家吕思勉著的<中国通 ...
-
吕思勉手稿——《宋辽金元明史札录》影印本出版
吕思勉手稿——《宋辽金元明史札录》影印本出版
-
吕思勉先生真的读过三遍二十四史吗?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1922年,撰成<白话本国史>,是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通史.吕思勉的一生,可以四个字概括,曰:埋头读书.他以史学名家,读得最多的,当然 ...
-
【学人】杨宽为吕思勉遗著整理工作所作的贡献
对参与整理工作的杨宽先生,李永圻.张耕华先生这样写道:"20世纪80年代的部分先生遗著遗稿的整理出版,杨宽先生出力最多,各书的出版前言,均由杨先生执笔撰写."其实,杨先生在整理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