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环形RNA具有抑制胃癌转移的新功能
相关推荐
-
陈玲玲:人类为什么拥有如此少的蛋白质编码基因?
4月28日,首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颁奖典礼在上海音乐厅举行,评选出了35位获奖者以及15位提名获奖者. 在闭幕式上,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陈玲玲做了主 ...
-
人类基因组“暗物质”的解码人
正如宇宙中存在着人类知之甚少的暗物质,在生命体这个"小宇宙"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暗物质"--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重大疾病与非 ...
-
慢病毒载体包装二代与三代的区别
慢病毒载体包装 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 vectors)的特性:在非分裂和分裂细胞中稳定整合.转基因的长期表达.低免疫原性,使其成为基因治疗的理想基因转移载体.转基因可以在非分裂或终末分化的 ...
-
高分综述 | Trends in Plant Science:植物中信使RNA的修饰
编译:秦时明月,编辑:十九.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目前有160多种不同的已知RNA修饰作用,统称为表观转录组.其中,在mRNA中发现了一些修饰作用,揭开了基因调控的新面纱.表观转录 ...
-
PNAS | 发现新环形RNA可调节胃癌中的选择性剪接,抑制胃癌转移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所有恶性肿瘤中第三大死亡原因.虽然有多种治疗方案,但由于转移扩散,胃癌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分子,含有大量 ...
-
我国科学家发现抑制成年神经发生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认知功能
来源:科技部 2021-01-19 12:17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复杂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 ...
-
《自然》子刊:饿肚子能抗炎的机制找到了!科学家发现禁食可以抑制辅助T细胞功能,抑制细胞因子产生,饿得...
说起禁食,很多读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减肥. 还有的读者可能会想到对代谢疾病的治疗,以及抗衰老. 不过今天要聊的,是禁食的另一个奇妙之处--免疫调节! 此前就有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哮喘[ ...
-
虫洞或真的存在,我国科学家发现虫洞生成机制,时空穿越要来了?
如今的地球环境早已天翻地覆,人类想要创造更高程度的文明,必须得重新选择一颗星球.然而人类想要去往遥远的宇宙深处,科技水平仍然是一个限制. 星汉灿烂,宇宙浩瀚.两个相隔数百万光年的星系,即便以光速前进, ...
-
我国科学家发现11个深海铠甲虾新种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3-30 10:00 X 左图为海山中的折尾虾,其中D.E为新种透明折尾虾. 右图为海山中的似折尾虾和折尾虾,其中A为新种雅浦似折尾虾:D为新种刘氏折尾虾: ...
-
我国科学家发现治疗肝癌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
[我国科学家发现治疗肝癌的新型小分子化合物]记者6月21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教育部自然资源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与多个研究团队合作,在国际权威专业期刊<药物化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一项从中药五 ...
-
央视视频|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生肝细胞的来源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器官,肝脏一旦受损,需要新生肝细胞才能修复.科学家发现成体肝脏中新生肝细胞的来源,为治疗肝脏疾病带来了新思路.
-
我国科学家发现飞鸟磁场导航的生理原理,居然深入到了原子的层面
我们都知道包括鸟类在内的很多动物都有极强的路线认知能力,如家燕在越冬返回后还能找到旧的巢穴,信鸽在1000公里外也能飞回家中,大部分迁徙的鸟类往返的地点都准确无误,繁殖的海龟能在很远的地方游回它出生的 ...
-
我国科学家发现14.6万年前新人种
命名"龙人". 河北地质大学特聘教授季强博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国际古人类研究团队宣布,他们于2021年6月25日在<The Innovation>杂志上以封面文章报道了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