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鄱阳湖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自称吴王,为何仍奉小明王为帝?
相关推荐
-
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生是一本复杂的电子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格式,每个人都想要读懂它.可惜,生活中的诱惑太多,生活中的起伏更是大到让人无法抗拒,前一刻我们在 ...
-
成则为陵,败则野坟——陈友谅墓、张士诚墓、明孝陵散记
成则为陵,败则野坟--陈友谅墓.张士诚墓.明孝陵散记 原创2021-07-05 18:18·土圣叹 君向长安城外看,遍山遍野帝王陵. 中国的王陵,多在北地,位于江南的,则屈指可数,其中最为彰著宏大者, ...
-
明史:鄱阳湖之战,北元覆灭,开启新朝代
明史:鄱阳湖之战,北元覆灭,开启新朝代 断代史志 发布时间: 06-0411:04 明史:鄱阳湖之战,北元覆灭,开启新朝代 前因:鄱阳湖之战:灭张士诚 ▲鄱阳湖之战(元末战争) 后果: 讨伐北元:朱棣 ...
-
消灭陈友谅后,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设立百官,设置中书省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 )八月二十六,陈友谅在鄱阳湖身中流矢而死.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被群臣劝进为吴王. 朱元璋模仿元朝的官制,设立百官,设置中书省,废置带 ...
-
刘伯温的计策对朱元璋最终战胜陈友谅有多重要?
元至正二十年三月,刘伯温来到应天,开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此时朱元璋的地盘夹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之间,朱元璋若想进一步向外扩展势力,必须与其中一方发生冲突,而固守现有的地盘无异于坐以待毙. 而且,以朱元璋 ...
-
兵力上弱小的朱元璋为什么能够战胜陈友谅?无非一个“义“字
原则上,天命应该归于那个能体现以"仁义"治国的人. 一. 1363年,朱元璋和陈友谅的最终决战即将到来.而此时张士诚却派了一支部队来攻打安徽西部的安丰,此地正是韩林儿的大本营. 韩 ...
-
用间诱敌、设伏歼敌,朱元璋应天之战灵活机动战胜陈友谅
应天之战,发生于公元 1360 年农历闰 5 月初,是陈友谅率军与张士 诚相约,试图一起夹击朱元璋,朱元璋机动灵活战胜来犯之敌的一场 战争. 一. 战争背景 元朝末期,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红巾军农民大起义 ...
-
历史故事——陈友谅与朱元璋的鏖战开始
上周我们说到陈友谅先将徐寿辉的心腹部将逐一杀害,然后将徐寿辉诱骗至太平附近的采石镇,将其杀害.1360年,陈友谅在武昌(今湖北武汉)登基称帝,建立了陈汉政权. 自至正十八年(1358年)以来,陈友谅势 ...
-
朱元璋怎样处置陈友谅的妻儿?妻妾充实后宫,儿子流放思密达国
元朝末年,群雄四起,其中,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三家实力最强,他们相互攻杀,争的不仅是江南的一亩三分地,更是整个天下的支配权. 1363年鄱阳湖大战,陈友谅在与朱元璋交战时被流矢贯穿头颅,身死当场.自 ...
-
朱元璋视陈友谅为眼中钉,却在杀他后霸占他的女人,还生了个儿子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很多史学家认为朱元璋虽然是个天才,但并不是个好君主.有些人认为朱元璋功大于过,虽然他犯过很多错事,但也推翻了少数民族统治的中国. 毛主席曾给予朱元璋极高的 ...
-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的兵力是朱元璋三倍,为何还会惨败
发布时间: 2019-06-0317:02星问答计划创作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史学界普遍认为,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的水战发生在中国,这就是著名的鄱阳湖之战,是元朝末年,发生在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的一场决 ...
-
从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看看朱元璋的人生计谋和智慧!
元末农民大起义,首先揭竿而起的是栾城人韩山童和颍州人刘福通,时间是正十一年正月(公元1315年).待后星火燎原,大江南北群雄并出,经过成败分合,到十八年时,原本尊奉徐寿辉的陈友谅,率兵攻陷安庆,又破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