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看看朱元璋的人生计谋和智慧!
相关推荐
-
陈友谅在鄱阳湖中箭身亡,朱元璋为何不直捣武昌,而回师应天?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八月,陈友谅被困在鄱阳湖,时间一天天流逝,粮草消耗殆尽,却想不出丝毫办法解目前的困境. 陈友谅派出五百条船到都昌去抢粮食,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派人悄悄烧毁陈友谅的船只.陈 ...
-
陈友谅:生逢乱世的英雄,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陈友谅:生逢乱世的英雄,更有实力夺天下,为何给朱元璋做了嫁衣 原创2021-07-03 21:23·历史的烟波 历史,成王败寇.关于这一点,元朝末年的朱元璋.陈友谅便是一例经典. 在那个风云际会.群雄 ...
-
在鄱阳湖战胜陈友谅后,朱元璋自称吴王,为何仍奉小明王为帝?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正月,在文臣武将的劝进下,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称吴王.三个多月前,陈友谅在鄱阳湖身中流矢而死. 朱元璋践行"缓称王"的策略,在元末群雄中,朱元璋称王的 ...
-
刘伯温的计策对朱元璋最终战胜陈友谅有多重要?
元至正二十年三月,刘伯温来到应天,开始为朱元璋出谋划策. 此时朱元璋的地盘夹在陈友谅和张士诚之间,朱元璋若想进一步向外扩展势力,必须与其中一方发生冲突,而固守现有的地盘无异于坐以待毙. 而且,以朱元璋 ...
-
龙湾之战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怎么取得胜利的?
你知道龙湾之战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水战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水战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比如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一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在中国历史上 ...
-
张士诚攻打小明王,朱元璋带徐达、常遇春驰援,陈友谅趁机攻洪都
张士诚攻打小明王,朱元璋带徐达.常遇春驰援,陈友谅趁机攻洪都
-
历史故事——决定朱元璋与陈友谅成败的鄱阳湖之战
昨天我们说到龙湾之战大败陈友谅军队.陈友谅在慌忙之中跳到一艘小船逃跑了.朱元璋一方面派兵乘胜追击,另一方面派兵顺势拿下了空虚的安庆.张德胜的军队在慈湖一带追上了陈友谅的残军,纵火烧毁了不少敌人战船.到 ...
-
惊险!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决战中险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七月二十一,朱元璋率舟师在鄱阳湖面与陈友谅展开激战. 由于陈友谅军队人数众多,占据上游,而且楼船巨大,朱元璋军队战船比较小,不利于仰攻,接连受挫,战斗打得异常艰苦. 徐 ...
-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崛起与陈友谅集团的彻底覆亡
发布:2021-02-28 23:23:46 由于地缘政治和技术传承因素,古代的远东从来不是海战频发区域.但被古人视为天堑的长江流域,却发生过无数次的经典内河水战.甚至相比陆上的大型鏖战,更能成为左右 ...
-
朱元璋见陈友谅小妾太美,强行霸占生下儿子,多年后悔恨不已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能力的确很强,另一方面也是时势造英雄,元末的天下大乱在,正好给了朱元璋这样纯草根一次机会. 元末的那场大乱局,跟朱元璋争夺天下的主要有两个人,一个是张 ...
-
战略决定战争的胜负,浅谈朱元璋平定陈友谅之战中的战略思维
在战争中,有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战略是实现全局目标的长远规划,而战术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在战场上的一时之胜败可以通过战术来完成,而战略时势才是整场战争中决胜的根源.本文通过复盘朱元璋四败陈友谅之 ...
-
朱元璋抢陈友谅女人,生下的儿子,成年后,为何朱元璋懊悔不已?
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朱元璋有个叫达兰的妃子,原为陈友谅的妾,大明建立后偷偷藏着陈友谅的玉玺,准备为陈友谅复国,最后不幸被朱元璋发现,惨死在寿诞之上. 由于朱元璋自撰的<大诰& ...
-
陈友谅攻洪都时,朱元璋部将叛降张士诚,李文忠修筑诸暨新城防御
陈友谅攻洪都时,朱元璋部将叛降张士诚,李文忠修筑诸暨新城防御
-
明成祖朱棣:出生于朱元璋与陈友谅生死相拼时,少年时获封燕王
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四月十七,明成祖朱棣出生于应天府. 根据学者分析,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和第五子朱橚的生母是碽妃.据说朱棣建造大报恩寺是为了纪念他的生母碽妃. 有朱元璋的长女临安公主朱镜静与朱 ...
-
明史刘伯温传译文传节选: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刘伯温出谋划策
明史刘伯温传译文传节选: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刘伯温出谋划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