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案:临床胆病证治举隅】
相关推荐
-
王振涛教授辨治郁病典型案例分享(一百五十六)
一般情况:杨某,女,43岁,青霉素药物过敏史.于2018年10月19日首诊. 主诉:间断胸闷.气短半月余. 现病史: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气短,心急烦躁,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纳眠一般,小 ...
-
十二章少阳篇
少阳篇 少阳经序言 少阳枢机,承启上下,为六经脏腑之枢纽.少阳舒展,三阳才得开泰.如少阳抑郁,必致升降失和,三阳难调难顺. 凡读伤寒者,莫不为少阳而功,莫不为少阳而悦,素不知,少阳经之病远远超过我们临 ...
-
鲍艳举解读少阳病的提纲证及介绍日诊百例经验
少阳病的提纲证 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病,即是半表半里的阳证,由于半表半里位于胸腹二大腔间,为诸脏器所在之地.热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势必上迫头脑,则口苦. ...
-
朱步先一九、胆病证治举隅
一九.胆病证治举隅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 ...
-
临床胆病证治举隅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胆附于肝,胆汁来源 ...
-
【临床医案:临床胆病证治验案】
胆属六腑之一,内藏胆汁,清而不浊,故称"中精之府".因其形体中虚,属之于腑,藏而不泻,又类于脏,所以<内经>又名之为"奇恒之府".胆附于肝,胆汁来源 ...
-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思想探析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思想探析 加入购物车收藏 作者:李瑞, 目录展开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叶氏脾胃学说的理论渊源 叶氏对脾胃脏腑生理及作用的阐发 脾胃病的病因病机 叶氏 ...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证治规律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所记载脾胃病医案进行分析,提炼<临证指南医案>脾胃病的证型以及核心药物,并对证型与药物进行相关性研究,从而挖掘.探讨脾胃 ...
-
【临床医案】苓桂术甘汤化裁治头晕案
Official Account 患者以头晕为主诉,归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为"眩冒".<内经>认为,无论虚实都 ...
-
【临床医案:归脾汤加减治皮肤病】
"归脾汤"出自千金方,治思虑过多,劳心伤脾,健忘怔忡,烦躁不寐,短气自汗,坐卧不安等.笔者用归脾汤加白藓皮.地肤子治皮肤病多例,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例一:张某,男,37岁,干部 ...
-
【临床医案:白薇苍术汤治红丝疔验案】
白薇苍术汤系一民间验方,主治红丝疔,具有清热凉血,消肿止痛之效,近5年来,笔者用此方治红丝疔24例,其中男18例,女6例.本组病例全部治愈,无一例走黄,用药后1至2天止病,随后红肿消退. 方药治法:白 ...
-
【四物汤:134种临床用药加减法(病证特效药)】
一.内科 1 血虚腹痛.微汗恶风.加官桂(七分).倍芍药. 2 嗽痰.加桑白皮.杏仁.麻黄.贝母(各等分). 3 大便秘.加桃仁.大黄.麻仁.枳壳(减半余各等分). 4 血虚头眩.加天麻.防风.荆芥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