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旅途

漫步旅行
巴士旅途
清淼随心
本月23号,部门组织了相关人员去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往返也就是4个小时的行程。我怎么也不会想到,平日里一向热爱浪迹天涯、思想境界丰富的两位老师居然晕的极其厉害。

第二天,老师在诉说自己坐车多么难受的时候,还不忘吐槽我路上一直看手机...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哪曾想去年5月12日,我兴冲冲奔赴南京找小甜饼的时候,坐地铁就很不舒服了,坐公交的时候浑身无力、忍了很久还是没有忍住...
是呀,也不知道这一年是怎么了,一向最晕车的我再也不怕坐车、再也不会晕车了。坐车成了很享受的体验,期间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构思、想念、冥想、拍照、聊天、听音乐、打电话、打瞌睡、学英语、看公众号、自主观察、静静回味、深刻总结...回想起来,除去小时候坐车来昆明一次难受一次之外,还是有很多值得记录的巴士旅途呢。我想,你们也会有的吧?还记得那年那人那些事儿吗?


集体出征
2017年的植树节,经济学院组织下乡植树活动,钟情自然的我积极报名参与其中。三省交界不算什么,四五个小时的车程不算什么,栽了最多的树也不算什么,识别了几个可以铭记一生的伙伴也不算什么。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我们的大巴车在掉头的时候居然滑到沟里去了,任凭司机怎么操纵、车子怎么挣扎,左后轮都只是滋滋滋地空转着,不一会儿便摩擦出一股青烟,刺鼻的轮胎味四处弥漫。其实,那一刻我还挺绝望的,大家也心急如焚。毕竟荒郊野岭的,人生地不熟。
不知道过了多久,党委副书记突然喊了一声:“女士全部让开,男的全部过来这边推车(某种意义上可以算是抬车了)。”真没想到,几十个男人的力气会那么大,随着“一二三”的节奏,车子真的被撬动了——车子恢复了平衡,抓住了地面,踩下油门,一跃而上,重回地面。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觉得这次出行太有意义了,它让我看到了、相信了很多东西。不得不说,有时候,路上的奇遇真的比抵达有意思太多,用心发现、用心聆听,便可一路收获。

2018年职前训练的时候,居然也有植树的活动,真不知道7月28日种下的树苗还会不会成活,能成活的话,要么是树苗的生存能力真的很强,要么就是不够珍贵的树种。半个多小时的路程并不算长,可是我们却聊得很开心呀,果然享受过程、用心感知才是最正确的姿态。她小憩的时候,我就凝视着窗外的风景——左侧相对开阔,右侧群山横亘,近处的浓烟冉冉升起...这里真的是钢铁厂吗?我怎么会莫名其妙地联想到《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采煤的场景?

2019年7月23日(也就是大前天的前一天),我们前往安宁市八街镇接受红色教育,也许是穿着红军装、裹着绑腿、戴着帽子的缘故,刚开始我也晕晕的。后面我睡醒一小觉之后,正值风景秀丽的路段,此时,车上有的人在小声讲话,有的人睡得很熟、偏向一旁的脑袋不时一闪一闪的。我赶紧打起精神,细细打量沿途的布局——去的时候几乎都是下坡,坡也不陡,倒是够大巴车轻轻松松、稳稳当当地滑行了——刚开始是连片的果园,外面也没有栅栏,想必停下车子采摘果实一定会很爽;再然后,果园渐渐变为庄稼地、菜园子;司机走错路口,缓缓倒车的时候大家都醒来了,车子开始进入刚刚修好的双向乡道,道路越走越窄;走着走着,进入了谷底,两岸的青山顿时拔地而起,手机信号也没了,我在山野间发现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树种,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抓拍到、略有遗憾;进山后,当有人怀疑几公里怎么走了那么久之时,当有人抱怨怎么那么远时,我想当时条件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我想这也是游击队选这里作为根据地的部分原因吧——唯有依靠抚今追昔、尝试感同身受,才能够缅怀历史、敬畏先烈。

常在险远
2015年10月3日,在接待完远道而来的老蒋之后,我和同桌匆匆前往武当山,开启人生中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4号清晨,我们早早地买了门票,然后乘着大巴车盘山而上。到了第一个可以下车的站点,我们两个就兴冲冲地下了车,准备徒步登山证明年轻真好。一路上边走边拍照,目睹了山间的白雾、清幽的寒潭、三三两两的猿猴...在得知距离正常登山起点还很远的时候,我们又乖乖地坐上了大巴(名山景区的大巴都是买了票之后按规定随意乘坐)。我记得那天下着雨,我们从早上8点一直走到下午3点多,偶有停歇,那时微信步数还不火,我估计那天应该走了五万多步。下车之后,找着去坐当地公交车,捎带一点特产,踩着点赶上了返程的火车,也是很惊喜了。

2016.10.06遇见翠华山纯属巧合,刚好华山上突刮大风、游客滞留,老蒋也不敢带我去了哈哈。为了满足我混迹秦岭的愿望,他随机应变选择了这里。因为路程较远,加之天气闷闷的,我在车上就晕的不行了。他们偶尔和我说话,我就强撑着清醒一下。后来进入郊区,温度低了一点、空气清新起来,我就慢慢缓过来了。开始留恋沿途难得一见的秀美风光。抵达山脚,我们也选择坐车上去以便尽快登顶、在山上多停留一会。观光车是敞篷的,飞奔起来之时山风灌入,还有点清冷。白雾不时打湿头发,远远的听见一些声响,看着山间翻滚的云雾,一车人也异常激动。我记得当时老蒋一路上都在哼唱《不浪漫罪名》,校稿到这里的时候,我也刚好听到这首歌(2019.07.26.7:29)。


黄山脚下的店家对登山的情况真的是了如指掌。不过,他们不太会考虑到游客基本上都是初来乍到,还要浪费一些时间在寻找路径和纠结方案等问题上。早上5点多起来,不想外面还下着雨,排队买票坐车的人确实已经黑压压的一片了。混入队伍之中,才发现因为流程比较规范、安排相对到位,很快也就坐上了车子。起初,大家也就是平平常常地坐着、休息着。一抵达黄山附近的时候,车上就炸开了锅,有人说快看那边的松树好特别,有人指着远方的云雾大声尖叫,有人一直抬着手机拍个不停——大家萍水相逢,热闹一番倒也不足为奇,谁也没有埋怨过谁,反而置身其中、乐在其中(车上的外国人倒是挺平静的,后来下山的时候发现一波不坐索道,拄着拐杖一个劲的攀登者)。一个人兴冲冲地来到了始信峰,不曾想风雨突作,大家登山更加困难了——好在山雨来得快去得也快,转过几座巨石、几个山头,也就雨过天晴了。沿途反复遇到一群来自山东的汉子们,互相帮忙拍照、也挺聊得来的,索性结伴同行。下山的时候,有两个小伙伴害怕得不行,全程倒着爬下来的...下山后,我们在慈光阁坐上了大巴,因为累了一天,基本上都睡倒了。半路上,他们先下车,我挥手道别,之后返回住处、养精蓄锐准备奔赴下一个地方。

庐山景区内的巴士提供七日服务,验证身份、领取乘车卡之后就可以上车了,是我见过最规范最划算最便捷的服务。不过,最让我难忘的还是2018.5.21从九江火车站到庐山景区的中巴车——速度飞快,在之字形公路上一扭一扭的,随时感觉要飞出去一般。司机一边急着把我们送上去,好返回接下一波游客,一边大喊:“车上有塑料袋,你们千万不要吐在车上..."果不其然,还真有人没忍住。我其实也晕头转向,但是沉浸于云山风雾之中,没有很难受,反而很惊喜。


乐在途中

2018.4.28从西宁到西海镇的一段车程,应该是至今最刻骨铭心的(去年8月4日往返安宁—昆明亦然刻骨铭心,只不过那时还挺拘束的)。一路上都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雪域高原、原野草丛、清流乱石、河谷白杨,简直是激动人心。骑行小队的四个人在大巴上一惊一乍的,想必都觉得不虚此行吧!

2018.6.13从恩施站前往恩施大峡谷的旅途应该是我生平最放松的时刻,即将毕业分离之际,舍友之间的默契已经趋近顶峰。我们三个一路上说个没完没了,就连头天晚上在火车上不睡觉、抛下我和小灰灰跑去和陌生小姐姐唠嗑的狗哥都精神抖擞、放飞自我。我想导游小姐姐估计也是第一次见这样奇葩的组合。路程挺远的,半路上休息的时候还品尝了一下恩施玉露茶(据说含硒量很高)。我们三个初来乍到的行者精力充沛、充满好奇,逛了很远的路程,把小姐姐累得不行。返程的时候,她请我们帮她写点推荐语。狗哥径直把手机递给我,这不,又不得静静坐着了...前不久,小姐姐也关注了这个公众号,我并没有加好友,但是我想下次有朋友去那旅行的话,我们还会推荐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坚持的理由。
孤勇之后,世界尽在眼前。
逐梦路上,你并不孤独,
你的成长有目共睹。
——KK
长
按
关
注
@墨客走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