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我的父亲时学谦(四)

(0)

相关推荐

  • 灵璧随笔:寻找…

    寻  找 文/尚旭霞 和父亲失散快六年了,一直想在哪里能找到父亲,就怕是见一眼也行. 前几天,姐姐去几千里之外的西宁,看望我们的伯父,父亲的胞兄,她拍来视频,第一眼的感觉就能看到父亲的影子,泪珠子立刻 ...

  • 【温柔雨丝】| 彭年俊作品: 故事中的乡情

      有人问我的家乡在那里,我也说不清,我出生江西南丰,五岁刚懂事的时候随父母迁居南昌,成年后又移居贵州.宁波.但是说到底,南丰还是我的故乡,虽然对南丰的记忆,只定格在奶奶给我讲述的故事中.   春节假 ...

  • 魏景涛|童年的奶奶家和姥姥家

        1962年4月27日,我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大家庭里.我是这一代奶奶家和姥姥家中出生的第一个男孩.当时奶奶快80岁了,她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多么高兴.自记事起,奶奶脸上总是慈祥的笑容,她总是把我揽 ...

  • 我的族人、家人、亲人

    12月24日中午接到父亲来电,告知我三伯父走了!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平安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一个节日,但三伯父却在这一天走了.父亲他们有六姊妹,四个儿子.两个姑娘,父亲最小是幺儿,因此在直系家属中我现在 ...

  • 父亲的山寨:1976年他帮了我们家50元

    五月中旬回到湘西山寨,父亲告诉我,这几天有空,陪他去龙家寨煤矿找一个人. 龙家寨煤矿在永顺县万坪镇,山路弯弯,距父亲的山寨有八十多公里车程,父亲要找的人是谁? 难道是找父亲同母异父哥哥的后人? 前年秋 ...

  • 莫言:人生就是一个个故事,难忘的都是悲伤的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谢谢大家.      --莫言<讲故事的 ...

  • 59年至61年困难时期——缅怀我的父亲时学谦(三)

    邮箱:3125136050@qq.com 父  亲 作者 时三文 1958年2月,父亲辞去陕西省第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总会计之职,下基层锻炼. 1959年至1961年,自然灾害不断.当时,全国干旱持续, ...

  • 再回华县——缅怀我的父亲时学谦(二)

    邮箱:3125136050@qq.com 父    亲 作者 时三文 1948年11月初,父亲辞别当铺老板和义兄贾彭年,带着辛辛苦苦当学徒四年来挣的血汗钱高高兴兴地赶回陕西.当时,河南刚刚解放,交通及 ...

  • 谨以此文缅怀我的父亲——华州莲花寺人时学谦

    邮箱:3125136050@qq.com 父    亲 作者 时三文 我的父亲时学谦,生于民国十七年(1928)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岁月. 父亲时学谦 自民国十七年春闰二月至冬不雨. ...

  • 郭学谦: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常规检查——在城关小学常规检查时的即兴发言

    本来是一次常规检查后的总结发言,这样的发言每个学校都有,而且都不一样,从来也没有想过把这些发言整理成一篇文章.但是在城关小学讲的时候,被朋友全部录了下来,我就按照录音整理了这篇,也不负朋友的好心,以备 ...

  • 女儿十四岁,我开始焦虑(写给女儿十四岁生日的一封信)|| 文字:郭学谦;朗诵:潘音

    (文字:郭学谦:声音:潘音) 宝贝: 眼看就是你十四岁的生日了,爸爸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为你担心,这样为你着急过.而且转眼一想,这样的感觉怎么来得这么快,这么早.14岁,你到底是长大了,还是依然那么小, ...

  • 缅怀袁老,让我们记住曾经的饥饿感 || 郭学谦

    近几日,把所有的心思用来回忆,用来缅怀我们的英雄. 爱人回家,看我眼睛通红,问我为什么?我说哭的.因为袁老去世了?网络上有几千几万几亿的人哭.我是看着为袁老送行的视频哭的,是听着路边不约而同的致哀的鸣 ...

  • 郭学谦 || 每一种相遇都是美好的——为东风小学六年级四班学生作品集《都是手指惹的“祸”》而作

    人生有各种各样的相遇,这样的相遇我分为三种,也作为朋友的三种境界,一是同路者,二是同行者,三是同志者.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相遇,三种境界都会非常美好地发生. 我很少帮人写序,总会一再推脱,但是 ...

  • 课本教材(四年级)|| 郭学谦:从《麻雀》到屠格涅夫

    屠格涅夫与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并称为"俄罗斯文学的三驾马车".<麻雀>是屠格涅夫非常经典的一篇小小说,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本里的一篇文章.而我读的则是,以此为名 ...

  • 郭学谦||音乐气息(永远的九八六连载四)

    4.音乐气息 开学报道是一件非常温暖的事情,高一级的学生9月1日到校,新生9月6日报道.这天,高一级的学生在教学楼前排成一排,含着笑,举着牌子,接到本县的新生带着报名.注册.领物.进班.进宿舍,家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