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篇  玉韘的演变2

(0)

相关推荐

  • 古玉识趣(101):玲珑豆丁小玉鸟 沧沁古工有说道

    一件圆雕小玉鸟的沧桑古拙特征 藏友圆雕玉鸟(图1)求辨: 图1-1 长仅约2.9厘米.高仅约1.2厘米堪称分寸之末的丁点圆雕,看点却颇有说道,不失玩味价值. 图1-2 图1-3 古玉辨识虽然料工型纹沁 ...

  • 菜鸟记294-自带写作助手的WPS,谁不爱?

    万一您身边的朋友用得着呢? 关键词:WPS2019个人版:文档助手:操作难度** 话说小菜已经多次推荐过WPS这款国产良心软件了,身为一名纯业余写手,某一天不经意使用了WPS的文档功能后,大为惊叹,与 ...

  • 唐-元玉凤鸟纹佩

            pingpu

  • 蜀山图歌

    次王公泉坡,周公双崖韵. 我昔西川曾泛舟,赤岸水接银河流. 蜀山嵯峨江路永,飘飘豪气凌沧洲.参棋井钺跨疆域,剑阁去天才五尺. 岷山之源初导江,头乱石森矛戟长.鱼贯舟山九渊飞,涛喷雪随奔川东. 双蹲滟滪 ...

  • 第1160篇  玉韘的演变1

    提要: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相沿至东周战国已趋式微,汉代时不但香消玉殒,取而代之者,竟是不能射箭的装饰用玉韘形佩.时至魏晋南北朝,偶见韘形佩一如凤毛麟角,之后终不复见,似已消失殆尽. 中国古代玉 ...

  • 第1162篇  玉韘的演变3

    (续) X 图二五 另如湖南长沙五里牌7号墓,也出土一件包围式的韘形佩.(图二六)高9.00,宽3.70,厚,0.55公分,外观狭长而扁平,中孔椭圆.当以韘的原形 为主体,其上端突尖处,隐藏在出廓的凸 ...

  • 玉韘的演变轨迹分析

    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发展到东周战国时已有衰落之势,汉代时韘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装饰用玉韘形珮开始流行. 今天我们以中国重要的考古发掘品为标本,结合了相关的历史文献,分析玉韘的演变轨迹. 『 商代 ...

  • 破茧成蝶——玉韘的演变之路

    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发展到东周战国时已有衰落之势,汉代时韘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装饰用玉韘形珮开始流行. 时至魏晋南北朝,偶见韘形珮一如凤毛麟角,之后终不复见,似已消失殆尽.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 ...

  • 玉韘—从骑射之具演变为玉佩和炫富的扳指

    看到标题当中的"玉韘"二字,可能很多小伙伴都还不知道后面这个字应该怎么读吧,其实这个字的读音同"射"同音,而意思也是非常相近的,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物品 ...

  • 古玉界:古玉界:破茧成蝶,玉韘演变之路!

    韘,是商代实用于射箭的器具,发展到东周战国时已有衰落之势,汉代时韘的实用性逐渐减弱,装饰用玉韘形珮开始流行.时至魏晋南北朝,偶见韘形珮一如凤毛麟角,之后终不复见,似已消失殆尽.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通 ...

  • 100件古代玉韘欣赏

    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此消彼長,原始的形制,歷經時代越長,其變化就越繁,甚至發展到最後,因功能與紋飾大異其趣,往往被世人誤以為是兩種互不關聯的玉作,玉韘便是這類玉器之一.曆經數代發展,玉韘不僅造形産生差 ...

  • 『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11. 黄帝内经上卷 素问篇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一

    上卷 素问篇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一 [本章要点] 一.四时五脏脉象的不同,是受着气候影响的缘故,也就是人体适应气候的表现.但由于病邪侵袭和正气虚实的变化,可以形成太过与不及的脉象,并举出了太过与不及的病 ...

  •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全文翻译 71. 黄帝内经下卷 灵枢篇 玉版第三十六

    下卷 灵枢篇 玉版第三十六[本章要点]一.说明针的重要作用.治疗民众的疾病,针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二.具体指出痈疽发生的原因:喜怒无常.饮食不节.三.说明疾病都有逆顺的情况,要区别不同情况,就需要仔细 ...